全部专题 共1811篇

  • 刘礼宾 就问题说事

    刘礼宾 就问题说事

    2015年2月10日 专题话题

    合作不是称兄道弟,而是互为理解共同奋斗的过程。从策划的第一个展览到现在,刘礼宾表示,没有遇到过不合作的艺术家。顺利进行,除了个人认真做事的态度,在于一开始便站在艺术家立场与外界博弈的姿态。

  • aaajiao(徐文恺) 真实和虚拟之间还有没有“之间”

    aaajiao(徐文恺) 真实和虚拟之间还有没有“之间”

    2015年2月10日 专题人物

    aaajiao(徐文恺)的作品有显眼的科技感,他是中国当代艺术中还很少有的“极客艺术家”,正如他的简历所说,“在电脑软件的艺术应用方面,尽力扮演了国内外最新趋势的交流者与先行者角色。”

  • 2015,不可错过的那些展览

    2015,不可错过的那些展览

    2015年2月10日 专题话题

    年初七一过,吃撑“Hi”爆的长假成为过去,随之而来的,将是要人神经紧绷、脑洞大开的工作日。幸好在下一个长假来临之前,还有美术馆、画廊这些宝地解压提神。今年,各大艺术机构纷纷亮出自己的当家花旦,欲意成为年度盘点的大赢家。

  • 杨凯 一破一立,李津,杨凯,宋永红

    杨凯 一破一立

    2015年2月10日 专题人物

    带着对他粗略的了解——一位水墨艺术家,我前往杨凯在阳光上东的工作室。在逐渐靠近到踏入工作室之时,特别的环境与布置在熟悉中透着陌生,使我好奇心空降:这究竟会是一个怎样与众不同的水墨艺术家?

  • 段君 矫枉过正,展望,孙永增,段君,盛葳,王春辰,琴嘎,罗斯科

    段君 矫枉过正

    2015年2月10日 专题话题

    段君,称其为学院派策展人并不为过,清华美院史论系本、硕、博出身。他强调学术研究,也曾尝试构建强大的学术团队,他倾向于强策展,他说独立策展人的概念不如更换为“职业策展人”更为妥帖,他推崇艺术空间展场的改造,作品数量要少才够精致以发挥其最大能量

  • 付晓东 策展人要像艺术家一样工作,贾蔼力,王宁德,,赵亮,王卫,李 大方,梁硕,何桂彦,秦琦,崔灿灿

    付晓东 策展人要像艺术家一样工作

    2015年2月10日 专题话题

    付晓东,国内年轻策展人, 入行十年来,她自营空间站空间,参与运作旨在发掘并推动年轻艺术家的CYAP项目,并受邀为艺术机构策展一系列艺术项目。十年来,她构建了较成系统的策展理念,对于资金分配、资本在策展实践中的利弊有所感悟。

  • 戴卓群  做一个语境的提供者,戴卓群,戴卓群

    戴卓群 做一个语境的提供者

    2015年2月9日 专题话题

    从2007年创办《当代艺术》,戴卓群正式开始了其自身的艺术实践。可惜过去文人出刊办报的时期一去不复返,当代艺术的全面市场化让身在其中的所有人都进入了新的时代和挑战中。对戴卓群来说策展人是语境的提供者,而展览会触及艺术的边界,呈现开放的状态。

  • 以展览介入当代艺术史的书写,何桂彦,王林,易英,何 桂彦

    以展览介入当代艺术史的书写

    2015年2月9日 专题话题

    何桂彦是从学院化的背景走向策展的,从四川美院到中央美院,他的专业方向是中国当代艺术与西方美术史方法论。这样的学术背景决定了他的展览会更强调上下文,注重梳理,呈现出美术史般的绵长浩大。

  • 胡庆雁 雕塑不是指鹿为马

    胡庆雁 雕塑不是指鹿为马

    2015年2月8日 专题人物

    胡庆雁实际上是一个爱纠结、略带偏执的人,这并不是贬义,而是他在雕塑创作中不断重复着与自己抗争、说服的过程,不在乎他人的眼光,将自己打败便是一种胜利。

  • 何桂彦 策展人处于两难境地,鲁明军,吕澎,何桂彦,蓝 庆伟,陈默,K空间,何 桂彦

    何桂彦 策展人处于两难境地

    2015年1月31日 专题话题

    这几年,艺术资本大量进入艺术界,所以,能策划一个相对纯粹、学术性较高的展览是很难的,因为投资人需要回报、机构需要回报。策展人处在两难的尴尬境地,既要考虑投资人(机构、画廊、基金会)的商业诉求,又要策划一个高质量的展览,这实质是很难平衡的。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