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专题 共1811篇

  • 三亚 看不见的海

    三亚 看不见的海

    2015年1月22日 专题生活

    夜里的大海一片黑色,我却因为风看见了一切。现在回想起来,这与追寻艺术的过程差不多。很多时候,我们痴迷眼前看得见光,却忘记了深夜看不见的海。如果我们知道如何与猛虎作伴,并勇敢地走进那即将逝去的良夜,是不是才能遇见大海深处的波澜壮阔和星光璀璨。

  • 周洁  生活就是那个样子,周洁

    周洁 生活就是那个样子

    2015年1月22日 专题话题

    2014年,“周洁个展—36天”在北京现在画廊展出后,这个作品的开场便引来无数热议。当人们还在讨论她裸体与铁艺床接触是否必要的时候,周洁已经在画廊的空间中进入了她平日的生活。铁丝里那种隐藏的,不易察觉的伤害,更贴近人在生活中真实的状态。

  • 不在图像中行动,艺术还可怎样做?

    不在图像中行动,艺术还可怎样做?

    2015年1月22日 专题话题

    从“当态度成为形式”开始,资本一点点地消化了在当代艺术的进程里产生的所有的艺术形式,即使只是个艺术家放的屁。艺术在这个时代是否还需要一 个展览去拓展它的边界,给予这些没有被机制认可的作品以认可,这其中的动机都是值得深。

  • 李承九 小学一年级的DDINGGU

    李承九 小学一年级的DDINGGU

    2015年1月22日 专题人物

    “我来中国都七年了。打比方的话,我就相当于一年级的小学生。如果可以的话,我真心希望自己能回到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回到之后我要通通甩掉在我心目中已经形成的看法和偏见,然后开始追求最本质的东西。”

  • Edouard Malingue 一二三四五六

    Edouard Malingue 一二三四五六

    2015年1月22日 专题人物

    Malingue的名字在欧洲现代艺术界分外响亮,然而Edouard Malingue2010年在香港创立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当代艺术画廊时,一切从零开始。四年多过去,这位来自法国的画廊主亲历了香港当代艺术的迅速发展。

  • 盖瑞·贝斯曼 你说艺术家应该什么样儿?

    盖瑞·贝斯曼 你说艺术家应该什么样儿?

    2015年1月22日 专题人物

    有人说贝斯曼是“世界上最和蔼可亲的人”,也有人觉得他是个一辈子画不好画的混混。贝斯曼自己说得好:“我是一个艺术家,如果我不能完全符合某人对艺术家的定义,那也没有关系。”

  • 杨黎明 划过虚空的迷雾

    杨黎明 划过虚空的迷雾

    2015年1月21日 专题人物

    风止于此,日光中的尘埃只因人的移动、呼吸,浮沉作舞。进入杨黎明的工作室,一边宛如隔世,用以待客遐想,明清家具、石制小池、古玩之物,营造出娴静之美;一边寻常无它,用以聆听作画,颜料、书籍装饰的空间,留住了杨黎明作画时的影子。

  • 于光 画,不向现实妥协,于光

    于光 画,不向现实妥协

    2015年1月21日 专题人物

    一不小心,就会被他漫无边际的幻想所诱,误闯的异界。工业文明制造的城市景观不复存在,海洋、大地与天空回到盘古初开的新生状态。进行中的场面,或如八仙过海般逍遥自在、或如大闹天宫般气势磅礴。

  • 高鹏 改变需要勇气,隋建国,瞿广慈,崔岫闻,高鹏,厉槟源,高鹏,阿克曼

    高鹏 改变需要勇气

    2015年1月21日 专题话题

    一年零四个月前,高鹏上任今日美术馆馆长,这是一份年终答卷。对高鹏而言,在当代艺术面临发展疲软,传统赞助企业经济不景气的当下,顺应是无意义的,必须要往前走。推动美术馆的基础建设,推动跨领域的艺术讨论,推进未来馆对公共空间的思考,这是一份高鹏特

  • 杨圆圆 这个世界上已经有太多图像

    杨圆圆 这个世界上已经有太多图像

    2015年1月21日 专题人物

    杨圆圆的《在克拉科夫的十日》和我们印象中的“摄影画册”很不同,包含了大量对电影、动漫、旧照片以及文学作品的引用。这是一种致敬?是一个视觉艺术家,一个用图像作为表达方式的人对图像过剩时代的批判式思考?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