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桂彦 策展人处于两难境地

采访:史伟 2015年1月31日 专题话题
Hi艺术=Hi 何桂彦=何
 
Hi:2014年你在成都策划了几档展览,谈谈对于成都艺术生态的认识。
何:2014年在成都策划和参与策划的有四个展览。其中,“日常之名——中国当代艺术中的日常话语与观念生成”、“社会风景——中国当代绘画中的风景叙事”是两个专题性的展览,强调在当代艺术的文化语境中,提出新的问题。这两个展览在成都引起了较大的关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我认为成都艺术生态的特点非常鲜明。第一,它在当代绘画领域有很深的根基和良好的传统。第二,成都当地各级政府非常支持当代艺术,比如第五届成都双年展就是政府支持的,又比如“社会风景”展就属于“艺术•锦江”的学术项目。第三,成都有许多美术馆、画廊、非盈利性机构、成规模的几个艺术区,共同构建出非常好的艺术生态,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像蓝顶美术馆、成都当代美术馆、K空间、A4等,几乎每一个周末,在成都都会有与当代艺术相关的展览。第四,成都本地的媒体非常关注当代艺术,纵观国内,成都市民对当代艺术的了解、熟悉程度,至少是排在前列的。第五,有几位当代艺术批评家工作、生活在成都,如老一代的吕澎、陈默,年轻一代的鲁明军、蓝庆伟等,再加之成都本土有几位大收藏家,这些都对成都当代艺术的发展做了很大的推动。
何桂彦策划的“社会风景——中国当代绘画中的风景叙事”  展览现场
何桂彦策划的“社会风景——中国当代绘画中的风景叙事”  展览现场
Hi:你的策展以美术史视角介入讨论,谈谈你的策展系统或理念是怎样的,或者说重点关注的方面是什么?
何:每一位批评家或策展人都有自己的工作方式,研究领域也会更有侧重。其实,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既有的批评家阵营与批评家的身份、批评立场均已出现分化。有的为画廊工作,有的为美术馆工作,有的为官方的机构工作,有的作为西方某些机构的中国代言人。由于工作关系、身份关系、价值立场的差异,都会影响到展览的策划。我个人的工作关系虽然在学院,但我希望与体制、画廊、美术馆保持一种游离而自主的状态,既然没有明确的利益关系,反而能让自己做一些与美术史相关的展览。在过去的六年中,我策划的展览有一半是立足于当代美术史的上下文,以某一个形态、一个现象、一个话题切入,对其进行梳理与研究。譬如2007年策划的“四川画派”三十年回顾展,2008年的“走向后抽象”(这个展览的初衷是对抽象艺术这三十多年的创作现象进行研究)、2009年参与策划的“人民•历史”——20世纪中国美术研究展、2011年的“清晰的地平线——1978年以来的中国当代雕塑”,2013年的“大同国际雕塑双年展——当代雕塑的方位”,以及2014年的“日常之名”等等。它们主要涉及到抽象艺术、当代绘画、当代雕塑、装置与影像艺术。我策划的展览不太“前卫”、也不追求对抗,更不需要“事件”或制造噱头。我希望将我的研究,将某种批评性的视角注入展览中,每一次展览解决一个有意义的问题。2015年,我的策展思路会有一些改变,会做一些具有实验性、前瞻性的展览。总之,以展览的方式介入到当代艺术的书写,这是我更愿意出做的事情。
何桂彦在深圳观澜中国版画博物馆策划的“线索——谭平1984-2014”   展览现场
何桂彦在深圳观澜中国版画博物馆策划的“线索——谭平1984-2014”   展览现场
 
Hi:艺术策展与艺术批评之间的关系你是怎样理解的?
何:策展人和策展都是新词汇,在中国,是90年代初才开始出现的。80年代的当代艺术展览绝大多数都是由批评家完成的,最具代表性的是1989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中国现代艺术展”。到了90年代中后期,批评家阵营逐渐分化,慢慢地,伴随着双年展制度以及艺术机构的出现,展览开始变得职业化、也开始国际化。于是,“独立策展人”也出现了。2000年以来,随着各种机构、美术馆、博览会、双年展制度的形成,展览策划在展览理念、文化立场、价值取向、展览方式等方面也日趋多样化。在这种新的条件下,策展会越来越职业化。当然,对策展人的综合素质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但是,当下有一种普遍的看法,认为策展人就是展览执行,不需要很高的要求、这个职业门槛是很低的。其实不然,一个好的策展人,也一定是一个优秀的批评家。我们会发现,一个好的展览不仅会孕育新思潮,推出新现象,抛出新的学术话题,而且,它也有自身内在的线索、路径,及其上下文。所以,没有批评家的眼光与学术判断,没有对当代艺术上下文关系有一个深入的了解,那么,这个策展人是很难在既有的学术问题、展览方式、展览制度等方面提出新的看法、开辟新的可能性的。不过,反过来说,一个好的批评家并不一定会是一个好的策展人。因为,策展人除了有美术史的基础、批评性的观点,还得做大量的事务性工作。当下,我们的策展人更像是一个项目经理,或一个“包工头”。只有在良好的展览制度下,策展与批评的内在关联与互动才会更清晰地显现出来。
何桂彦策划的“日常之名——中国当代艺术中的日常话语与观念生成”  展览现场
何桂彦策划的“日常之名——中国当代艺术中的日常话语与观念生成”  展览现场
Hi:2014年艺术策展圈子你认为有什么明显的变化或者特点吗?2014年是否有新的趋势?
何:总体说,2014年的展览质量,尤其是学术明确性、展览的执行、规范程度等等,都有很大提高。北京、上海的展览,尤其是超级画廊的展览,都很规范,而且国际化。但就策展人而言,最大的特点就是个人身份、价值判断、学术态度越来越分化。就以当代艺术来说,我们可以简单地将其划分为四个类型:西方艺术机构、画廊认可和推崇的当代艺术;今天当代艺术市场所接纳的“去政治化的”、小清新的当代艺术;官方可接受的当代艺术;具有实验性的、草根性、潜在对抗性的当代艺术。我们会发现,这四个领域,都有批评家和策展人介入,而且个别策展人与某些相对应的机构、组织的利益是绑在一起的。而且,这几年,艺术资本大量进入艺术界,所以,能策划一个相对纯粹、学术性较高的展览是很难的,因为投资人需要回报、机构需要回报。策展人处在两难的尴尬境地,既要考虑投资人(机构、画廊、基金会)的商业诉求,又要策划一个高质量的展览,这实质是很难平衡的。因为市场有市场的逻辑,展览有展览的评价标准,而学术则有学术的原则,今天,总体来看,它们是彼此脱节的。2014年的展览最集中的还是在水墨、新工笔,以及抽象领域。这主要与艺术市场的推动与需求有关。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