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专题 共1811篇

  • 展览是可以阅读的

    展览是可以阅读的

    2015年3月3日 专题话题

    一个好的展览,它的语言定是恰到好处的。如何体会到这语言的厚度,除了熟知现有的语言结构,还需要学会遣词造句,这看起来如同对优秀的作者的标准,实则也是对一个好的策划人的要求。

  • 刘威 耕作于星空下,刘威

    刘威 耕作于星空下

    2015年3月3日 专题人物

    橘子的柑香、西瓜的清甜、萝卜的爽脆,生活的味道弥漫开来。小憩,可聆听夏夜蝉鸣的美妙;独坐,可静待万物长成的繁茂。比起宏大场景的磅礴气势,刘威偏爱江南水乡的田园气息。日常之物的朴实让他感受到最为本真的美。

  • 卢迎华 平庸的工作和庸俗的价值观始终占主流,卢迎华,谢南星,苏伟,刘鼎,郑国谷

    卢迎华 平庸的工作和庸俗的价值观始终占主流

    2015年2月15日 专题话题

    她是始终活跃于当代艺术圈的少数女性策展人、批评家,她以一贯的研究性视野的“创作”和思考展开,至少(或参与)为我们贡献了“小运动”、第七届深圳雕塑双年展、“从艺术的问题到立场的问题”等展览项目。

  • 盛崴  我不靠策展生活,王广义,盛葳,王春辰,杭 春晓,康剑飞,小满,王友身,张培力,杨劲松,何桂彦

    盛崴 我不靠策展生活

    2015年2月15日 专题话题

    出身媒体的策展人,在艺术界并不是一件稀罕的事情。对于盛葳来说,无论是媒体或是策展工作,其目的都是完全一致的——为自己的研究服务。以艺术史和当代艺术 的研究为线索,寻找错位和误读的美术史课题,需要一段耐得住寂寞的时光。

  • 张离 十年后的回归,余德耀,翁菱,张离,戴汉志

    张离 十年后的回归

    2015年2月13日 专题人物

    张离,90年代毕业于央美美术史系;偶然成为戴汉志助理,亲历当代艺术发展;十年前,参与创建多家艺术机构;五年前,自营空间围绕绘画展开讨论;去年兼任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艺术总监,持续推动当代艺术;2004年任沪申画廊策展人,十年后以回归沪申。

  • 崔灿灿 做一个“乱来”的人

    崔灿灿 做一个“乱来”的人

    2015年2月13日 专题话题

    崔灿灿说自己是这个圈子里一个“乱来”的人,与他采访也跟打仗一样。他不停地否定你,同时也否定自己。他也知道我想问什么,但会故意不告诉你。作为策划人如何针对展览、针对艺术的发生,以及整个时代做出自己的判断和选择,正是他所思考的问题。

  • Alec Soth 种在Instagram里的小棕蘑菇

    Alec Soth 种在Instagram里的小棕蘑菇

    2015年2月13日 专题人物

    Alec Soth的新展聚焦网络时代人们日益孤独的社交生活,在Sean Kelly画廊展览期间,他却同时在Instagram上发布日常拍摄。这也再一次印证了Alec Soth说过的:“摄影是让你参与世界的一个借口。”

  • 马克·布拉德福德 要抽象,不要刻板印象

    马克·布拉德福德 要抽象,不要刻板印象

    2015年2月13日 专题人物

    刻板印象是许多人都难以避免的,许多情况下也并非出于恶意,可它会使封闭的人更封闭。我们从布拉德福德的抽象画中看不出直白的诉求,但这位艺术家用自己的每一件作品,甚至自己的每一个行为、每一句话,打破人们的思维定势。

  • 鲍栋 每个展览都是具体的

    鲍栋 每个展览都是具体的

    2015年2月11日 专题话题

    采访之前,鲍栋就强调要问他一些具体的问题。针对展览的语言,策展人的每一处思考和动作都是具体至极。对鲍栋来说,一个展览的真实之处,不在于它提出了怎样的口号、宣言或者意识形态,而在于人们感性层面的知觉。

  • 柳淳风 体制内的温和改良派

    柳淳风 体制内的温和改良派

    2015年2月10日 专题话题

    “我们迈出的每一步都很小,但是每一步都是必须且有效的。”柳淳风以温和其表、尖锐其里的方式,回应那些对中国美术馆展览独立性和学术判断质疑的声音。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