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洋 奖项需明确好供需关系,做好不同站位的配合
2016年7月27日 专题• 话题
作为艺术圈的活跃分子,以主持人或评委不同的身份、参与了很多奖项的尤洋看来:奖项说白了就是特定供需关系的产物,因此其自身的短板来源于行业环境的缺乏。改进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是独善其身,而是处于各个不同位置的参与者,携手做好不同站位的配合。
作为艺术圈的活跃分子,以主持人或评委不同的身份、参与了很多奖项的尤洋看来:奖项说白了就是特定供需关系的产物,因此其自身的短板来源于行业环境的缺乏。改进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是独善其身,而是处于各个不同位置的参与者,携手做好不同站位的配合。
随着近两年KAF不断推出与国际重量级艺术机构的合作计划,不单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新生代艺术家们在国际平台上得到展示的机会,也让我们看到他们在艺术及文化事业上发展的决心。习惯主动出击的K11,除了艺术购物中心。
从5月中旬 “AAC艺术中国·巅峰之夜”到6月初 “中国艺术权力榜ARTPOWER100”,整个国内艺术圈似乎进入到了“奥斯卡”模式。从光影交错的故宫博物院到大牌云集的诺金酒店,明星主持人助阵。
这也许就是黄小鹏所理解的,“艺术最重要的是推动社会的改变,每个时代所呈现的方式也不一样,一个艺术家的潜力在于他/她的工作系统开放性有多大,而不在于她/他是否偶像化。”
“出名要趁早”的偏门成功学理论在今天的社会环境下似乎格外受用。自中国第一波艺术市场兴起之时,艺术奖项的出现可以看做是艺术体系运作、发展的必然产物。
通过四年的努力,无论是从“三亚艺术季”的格局上还是“华宇青年奖”越加成熟的评选环节与奖励机制上,都在为今天的中国艺术生态呈现着一次又一次的惊喜。从“华宇青年奖”一炮而红的90后艺术家胡为一。
摄影和雕塑这两个当代艺术领域独立的门类,和架上绘画比起来算是“少数派”。哪怕是在奖项如快餐文化普遍且多样的当下,专门针对雕塑和摄影的,也是屈指可数。
“明天当代雕塑奖”是由四川美术学院、中国当代艺术院、四川明天文化艺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面向青年雕塑的奖项。虽然无法预见雕塑艺术在明天的可能性,但至少当下,它又的确是一份青年雕塑的现状样本。作为四川美术学院当代艺术研究所所长的何桂彦
在采访中,王庆松毫不避讳地表达了他对当下艺术圈奖项“没兴趣”,并不留情面地指出奖项中的存在的暗箱操作、评委不作为等弊端。从艺术家的身份出发,王庆松操刀2015年首届长江国际影像双年展,他要为摄影界的天空带来更新的一抹蓝。
对于从事摄影的艺术家来说,“三影堂摄影奖”和“集美·阿尔勒发现奖”无疑是至高的荣誉。90年代后出生的朱岚清在大学还没毕业时就获得了第六届“三影堂摄影奖”,第二年又继续捧走“集美·阿尔勒发现奖”的20万奖金。对于一个年轻摄影艺术家来说,这是笔
尤洋
卡塞尔文献展、巴塞尔艺术展会、明斯特公共雕塑展三个活动本质不...
2017.07.07
杨天帅
It’s raining Rain Rooms in Chi...
2017.08.16
何 桂彦
看王音的个展,自然会思考绘画与反绘画的问题。“坏画”不知道是...
2016.06.24
高瑀
没有什么是能永远的。艺术家,艺术展,甚至艺术本身。
2018.08.15
樊婉贞
市场带动城市经济。香港开放的市场体制及面向大陆、背向亚洲市场...
2016.05.12
周婉京
“我们就像是被关在一个细菌培养皿里,还在看艺术。”
2020.05.04
唐昕
国内民营的非营利艺术机构比如北京的尤伦斯艺术中心、今日美术馆...
2013.11.23
郑姝
《救世主》的市场成绩一面照出西方艺术交易体系的规范,一面也折...
2017.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