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画”流行,你怎么看?
2016年5月18日 专题• 话题
从三月底段建宇在维他命艺术空间的个展“杀,杀,杀马特”到王音的个展“礼物”再到四月廖国核的展览“一万幢房子”。引起了学术界的一系列关于“坏画”的讨论,那段建宇、王音、廖国核的作品算不算是一种“坏画”呢?
艺术北京vip之夜,手忙脚乱的同时,热闹非凡, 画廊普遍反映人气较去年更旺,更多的新藏家入场。 买什么?就成为了眼下较为棘手的问题。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句话显然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已经不适用了,哪怕是看似和网络技术离得很远的艺术圈。非“技术宅”出身的艺术圈同仁们,已经开始用技术手段,通过APP、个人公众号、网站……进行艺术创作、交易、传播。
4月的艺术圈和天气一样,逐渐热了起来。这一点从Hi艺术微信阅读率也能看出。 因此我们按照整个4月Hi艺术微信公众平台所推送所有文章的阅读量,整理出了阅读率TOP10的文章。 下面小编就带大家回顾一下,这个4月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4月9日下午3时,位于798艺术区706北三街的明轩空间将举办“默·像”私洽展。 九位致力于抽象探索的艺术家将呈现各自在艺术前行道路上的不同攀爬脚步。
在“互联网+”浪潮狂野地席卷各个行业之后,如今正过境一向对技术慢热的当代艺术圈。过境之后,会是一片残花败柳还是蓬勃生机?从2000年初开始的艺术品电商,到微博时代,再到时下名目繁杂的App、微信自媒体,再到依托互联网的创作形态……
前不久,保利香港和香港苏富比都在近现代版块有刷新艺术家个人成交记录的捷报传来,随即佳士得展出估价2.1亿元的莫奈《睡莲》的消息也接踵而至。但也有“好事之人”将这几幅作品拿来比对。在中国藏家大手笔购入西方艺术品的今天,这些艺术品的未来会怎样?
对于走到转折点上的微信公众号,未来如何转化资源的方式目前也不是很明朗。但有一点每天在朋友圈变着法儿赚取眼球的邸特绿是很明白的,有用别人才会关注你。
尤洋
卡塞尔文献展、巴塞尔艺术展会、明斯特公共雕塑展三个活动本质不...
2017.07.07
杨天帅
It’s raining Rain Rooms in Chi...
2017.08.16
何 桂彦
看王音的个展,自然会思考绘画与反绘画的问题。“坏画”不知道是...
2016.06.24
高瑀
没有什么是能永远的。艺术家,艺术展,甚至艺术本身。
2018.08.15
樊婉贞
市场带动城市经济。香港开放的市场体制及面向大陆、背向亚洲市场...
2016.05.12
周婉京
“我们就像是被关在一个细菌培养皿里,还在看艺术。”
2020.05.04
唐昕
国内民营的非营利艺术机构比如北京的尤伦斯艺术中心、今日美术馆...
2013.11.23
郑姝
《救世主》的市场成绩一面照出西方艺术交易体系的规范,一面也折...
2017.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