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人物 共772篇

  • 田畑幸人 面向东方

    田畑幸人 面向东方

    2014年11月4日 专题人物

    1950年,东京画廊在日本成立,它选择了走在世界艺术最前沿的欧洲和美国作为成立之初的方向和价值标准。二十年之后,它有了第一次方向上的调整,视野逐渐转入亚洲。就在前两年,东京画廊进驻北京的第十个年头,田畑幸人回到经济危机后的中国艺术圈。

  • 于彭  看天地间生生不息

    于彭 看天地间生生不息

    2014年11月4日 专题人物

    知道于彭此人并了解到他的创作,是这位从未谋面的先生羽化归去的那天。在他的山水里,没有可以通天的路,也没有岸边待去的船。“身临其境”是用铺天盖地的山山水水,呈现出无数条向上升腾的路,搅荡在这片生生不息的大山大水中。

  • Johan Creten:中国有新水墨,欧洲有新陶瓷

    Johan Creten:中国有新水墨,欧洲有新陶瓷

    2014年11月3日 专题人物

    今年,贝浩登画廊将香港10月的黄金展期交给Johan Creten的个展“花火(Fireworks)”。他对陶土的热爱和坚持贯穿整个创作生涯,令我联想起新水墨。每种文化中都有这样致力于使传统孕育出新的生命力的人。

  • 阿布拉莫维奇说:“千万不要再和艺术家谈恋爱。”

    阿布拉莫维奇说:“千万不要再和艺术家谈恋爱。”

    2014年11月3日 专题人物

    和《Hi艺术》的专访末尾,阿布拉莫维奇谈起乌雷时说:“这段感情对我来说是唯一的,分手意味着失去这个人,也失去我们的创作……千万不要再和艺术家谈恋爱,没好处。哈哈,算是个建议吧。”

  • 刘建华  一个“场”的三重回想

    刘建华 一个“场”的三重回想

    2014年10月31日 专题人物

    刘建华2014年佩斯北京的个展“方”,墙面的黑色把空间向后拉伸,力量同时被四周金色的线强制在矩形的方阵里。融化的“金水”凝固在地面,光跳跃在其中,当我们以45度角的视线向下看去时,那些物质的金色会慢慢升腾,并充斥整个空间。

  • 杭春晖 作为观念的水墨

    杭春晖 作为观念的水墨

    2014年10月31日 专题人物

    对杭春晖来说,工笔画是符合自己天性的选择。在复杂的制作工序中,他需要协调手工的痕迹和层层递进的控制,这样的慢条斯理的工作方式和他本人的温文尔雅的气质相当贴合。

  • 鲁晓昆  从商业到文化转型中的艺术广东

    鲁晓昆 从商业到文化转型中的艺术广东

    2014年10月30日 专题人物

    拥有十几年商业博览会运营经验的鲁晓昆,2010年开启了她策展人生一个新举措——艺术广东。与商业展会模式的截然不同,如今已经走过五个年头的艺术广东,从最开始的慢慢摸索直至找准定位,以“立足本土,打造华南地区最顶级的艺术博览会”为目标。

  • 庄辉 大漠西行 看沧海桑田

    庄辉 大漠西行 看沧海桑田

    2014年10月30日 专题人物

    年过50,恐慌的不是老去,而是回看20年的光景中丢了自己,丢了艺术的初心。庄辉带着他的作品一路西行,去寻找那片最熟悉宁静的土地。三个展场,遥隔千里,用来观看的不再是眼睛。在这个真实存在又只能想像的空间里,我们看艺术、聊人生,望尽沧海与桑田。

  • 李津 率意笔墨 半世浮生,张晓刚,莫毅,易英,胡子,张羽,齐白石,李叔同,傅抱石,栗宪庭,李津

    李津 率意笔墨 半世浮生

    2014年10月29日 专题人物

    李津的形象在朋友们的字里行间不断被勾勒,别人在看他,他也在看自己。恐怕再细数不出第二个像李津一样画了如此多自画像的画家了,“我不能在画自己的时候都不真诚。”他与画中的自己有着高度的默契,色彩鲜艳的衬衫,一副呆萌可掬不谙世事的模样。

  • 乐大豆:这可以是一个“艺术节”

    乐大豆:这可以是一个“艺术节”

    2014年10月27日 专题人物

    苏州东北,阳澄湖畔。10月16日,在欧洲拥有九大购物村的维泰集团(Value Retail)在中国的首家精品旅游购物村——奕欧来苏州正式开村。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