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han Creten:中国有新水墨,欧洲有新陶瓷

Photo:Guillaume Ziccarelli
今年,贝浩登画廊将香港10月的黄金展期交给Johan Creten的个展“花火(Fireworks)”。题目本意“烟花”,象征快乐的迸发;陶瓷需要经过火烧的锻造,“因此每一个瓷质雕塑都是‘火之花’”。他对陶土的热爱和坚持贯穿整个创作生涯,令我联想起新水墨。每种文化中都有这样致力于使传统孕育出新的生命力的人。

艺术家首次香港个展
当代语境下的陶土
小的时候,陶土像个保护神,使Johan Creten免受其他人欺负。1963年,他出生在比利时,小时喜欢自己一个人看书、听音乐、逛美术馆,不喜欢运动也不太爱和别的孩子们一起玩,被几个小朋友欺负。有一天,这几个孩子看到他用黏土捏的小人如此活灵活现,对这个“不合群”的小孩产生了敬佩。借着自己美术的天赋,Johan Creten和这几个孩子竟成了朋友。
然而,进入美术学院之后,他逐渐发现,泥土在当代艺术中并不受欢迎。“在我还是年轻艺术家时,当代艺术领域比较忌讳这种材料,因为泥土代表着体力劳动,令人联想起在田野上用双手劳动的农民。而在八十年代的欧洲,艺术家自诩脑力工作者,他们是提供概念,而非用双手劳作的人。”这种材料一方面过分工艺品,不够艺术,另一方面比较女性化:“那时,大家觉得一个严肃认真的男艺术家不该使用陶土。”但Johan Creten依然热爱这种材料:“锻造的过程近乎炼金术,有一种神奇的效果,我们可以通过火烧,使一种相对贫瘠的材料变成丰富的艺术品。”

这位艺术家第一次香港个展,选择了“群落”“花火”等几个不同主题系列 Photo:Joyce Yung,Courtesy Galerie Perrotin
既然陶瓷没有发展空间,那我来为它开拓空间。“我对自己说,要让陶瓷雕塑重新进入当代艺术。不是手工艺品,而是纯粹的艺术语境下。”1993年,他被邀请和其他艺术家一起,在尼斯的阿尔松别墅(Villa Arson)举行陶瓷雕塑主题展,之后在法国、美国、墨西哥、意大利等地学习工作。“我需要找到对我的作品有信心,会展览、购买、向美术馆推荐我作品的人,艺术经纪人的角色十分重要。我相信陶土的力量,也可以为它加入与传统不同的理念和意义。”多年坚持下,Johan Creten的作品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屡屡进入欧洲各地美术馆展览。2005年,他的作品参加卢浮宫的群展“Counterpoint 2”,当代陶瓷雕塑和古典油画大师作形成对话。贝浩登画廊创始人Emmanuel Perrotin看了展览后,开始和这位艺术家合作。

“花火”系列新作 Photo:Joyce Yung,Courtesy Galerie Perrotin
有观点,不激进
Johan Creten的作品中,女性和动物是两个经常出现的元素,常常经过变形,加入巴洛克元素,隐晦地表达艺术家对社会的思考。“我希望通过作品表达我对各种主题的观察,比如两性对抗、个体与社会的关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少数派等等。但是不会用直白的宣传式语言。我比较喜欢研究如何通过表现美好的事物,做些可以简单地潜移默化表达的作品。”
从16世纪陶瓷艺术家伯纳德·帕里西(Bernard Palissy)在创作中以蟋蟀、蜗牛、蛇等动物,寓言似地表达观点得到灵感,Johan Creten在“群落(Community)”系列中用鸡、老鹰、昆虫等动物代表社会中不同的群体,从而表达社会分化、恐同主义、社会歧视等等问题。他像是讲谜语的行吟诗人,笑眯眯把想法藏在图像背后,有时甚至会开心地讲述观众如何在最近的展览中才找到他藏在早期作品背后的寓意。他因此评价自己是“有观点,不激进”。

前面的作品被命名为“Hong Kong Beauty”
艺术家对女性主题的处理,也遵循这种态度。他用繁复的花瓣表现海水的厚重,象征母性;花瓣的变形也令观众联想到女阴,象征人性。从八十年代末,他通过半身像“Odore di Femmina”系列,思考女性的特质。“我不是要研究女性主义,也不是那种清晰地站队的人,我更关注人们可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讨论女性的魅力、柔弱、力量、神秘……这是个持续的过程,一个性别对另一个性别的认识。”
作为最早在当代语境下推动黏土创作,复兴现代陶瓷艺术的艺术家之一,Johan Creten怎么看“当代”和“传统”之间的关系?
“‘当代艺术家’这个词只说明这是一位在世艺术家,他可以选择很多不同的表达形式。我们不应该抛弃我们的根,传统是我们的养分和遗产。然而,我们也不应该一味因怀旧而退回到过去。对待传统,应该像对待自己的父亲一样,不能与其割裂,并从中发展出新的元素。”从他的作品中,我们看到当下。它们从历史中生长出来,带着对未来的期待。
作为最早在当代语境下推动黏土创作,复兴现代陶瓷艺术的艺术家之一,Johan Creten怎么看“当代”和“传统”之间的关系?
“‘当代艺术家’这个词只说明这是一位在世艺术家,他可以选择很多不同的表达形式。我们不应该抛弃我们的根,传统是我们的养分和遗产。然而,我们也不应该一味因怀旧而退回到过去。对待传统,应该像对待自己的父亲一样,不能与其割裂,并从中发展出新的元素。”从他的作品中,我们看到当下。它们从历史中生长出来,带着对未来的期待。

《Glory 8》 Photo:Joyce Yung Courtesy Galerie Perrot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