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步,上海会取代香港吗?
2017年1月4日 专题• 话题
11月份当代艺术的焦点无疑是属于上海的,两场重头的艺博会和连续不断的重磅展览,使上海这个“艺术中心”的事实深入人心,也让不远处的台北黯然失色。近年来上海当代艺术市场的活跃性似乎才开始突然逆势爆发,亚洲艺术中心也无可争议的逐渐向上海倾斜,
11月份当代艺术的焦点无疑是属于上海的,两场重头的艺博会和连续不断的重磅展览,使上海这个“艺术中心”的事实深入人心,也让不远处的台北黯然失色。近年来上海当代艺术市场的活跃性似乎才开始突然逆势爆发,亚洲艺术中心也无可争议的逐渐向上海倾斜,
11月份上海的两大博览会早已尘埃落定,但西岸诸多画廊的新展尚持续散发着余热。曾几何时,西岸的画廊已经堪称“遍地开花”了。仅2016年下半年,就有没顶画廊、艾可画廊、香格纳画廊、马凌画廊、华氏画廊、hiart space相继入驻这片“风水宝地
经过近三年的基建筹备、内部设施调整及工作计划制定,12月24日,北京宋庄当代艺术文献馆成立仪式正式启动,这代表着宋庄当代艺术文献馆系统工作正式步入正轨。
三亚,这座位于海南岛最南端的旅游城市,由于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自然资源优势,早已成为度假首选、过冬圣地。随着近些年连续五届的三亚艺术季、红树林的今日艺术汇、艾迪逊酒店揭幕之际的即空间首展,以及明年1月即将举行的首届“三亚沙滩艺术博览会”……
东莞被称为“世界工厂”,曾几何时,制造业是它经济发展的命脉,娱乐业也一度成为媒体津津乐道的消费对象。道滘作为东莞的一个水乡,在九月底进行了与当代艺术的第一次试水。
在刚刚结束的北京保利中国古代书画夜场,苏宁地产以3.036亿元竞得任仁发《五王醉归图卷》,宝龙集团以1.955亿竞得《咫尺天涯—山水册》,中国书画大有重回顶峰之势头,也让我们看到以这两家公司为代表的房地产公司向文化公司逐渐的转型的具体案例。
2016年对于中国当代艺术市场来说,或许是非常特别的一年。从二级市场的表现来看,今年是最近五年来、亿元拍品最多的一年;但从艺术家个案表现来看,以“F4”为代表的中国早期当代艺术的市场价值面临重新定位。
从1991年最初在日坛公园具服殿的“世纪艺苑”,到2007年798艺术区的“灿艺术”,李剑光和他的画廊已经在起起伏伏的艺术市场25年。
尤洋
卡塞尔文献展、巴塞尔艺术展会、明斯特公共雕塑展三个活动本质不...
2017.07.07
杨天帅
It’s raining Rain Rooms in Chi...
2017.08.16
何 桂彦
看王音的个展,自然会思考绘画与反绘画的问题。“坏画”不知道是...
2016.06.24
高瑀
没有什么是能永远的。艺术家,艺术展,甚至艺术本身。
2018.08.15
樊婉贞
市场带动城市经济。香港开放的市场体制及面向大陆、背向亚洲市场...
2016.05.12
周婉京
“我们就像是被关在一个细菌培养皿里,还在看艺术。”
2020.05.04
唐昕
国内民营的非营利艺术机构比如北京的尤伦斯艺术中心、今日美术馆...
2013.11.23
郑姝
《救世主》的市场成绩一面照出西方艺术交易体系的规范,一面也折...
2017.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