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上海之后,深圳是艺术市场的第三极吗?
2016年10月21日 专题• 话题
金九银十,第四届“艺术深圳”、深圳e当代美术馆、有空间、谷·仓当代艺术空间等当代艺术主办方/机构,纷纷选择了在九月中下旬的“黄金时期”举办活动。繁华落幕后,谁会为这一场饕餮盛宴买单呢?当代艺术在深圳,究竟能激荡起多大浪花?
金九银十,第四届“艺术深圳”、深圳e当代美术馆、有空间、谷·仓当代艺术空间等当代艺术主办方/机构,纷纷选择了在九月中下旬的“黄金时期”举办活动。繁华落幕后,谁会为这一场饕餮盛宴买单呢?当代艺术在深圳,究竟能激荡起多大浪花?
2015年,深圳GDP1.75万亿,香港1.79万亿,广州1.8万亿,新加坡1.83万亿,北京2.29万亿,上海2.49万亿。 深圳这个湿热的南国,它一直不曾停下追求金钱的脚步。但在追赶艺术的征途上,还仅仅是刚刚起步。
翻阅《Hi艺术》十年前的第一本杂志,欧阳春、陈可、仇晓飞、尹朝阳、韦嘉等熟悉的面容在眼前掠过。也是这本书起,《Hi艺术》开始了第一次的年度拍卖榜单整理之路。至今已有十次拍卖总榜单及十次70后年轻艺术家TOP排行榜。
美术馆是个良心企业,所有的努力都是润物细无声的,所有的实践都需要精耕细作,因此成就感远比别的平台来得慢。这的确会挫伤耕耘者的积极性。但在这条路上,美术馆人不忘初心才是最重要的,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近几年市场总是“间歇性”地笼罩着遇冷的阴霾,所以拍场自然而然就成为人们断定“水温”的刻度仪,收藏家的出手也便成为媒体的镁光灯、市场专家的目光所向。
无论是2004年出现的井喷也好,还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的回落也罢,当我们在谈论中国当代艺术这十年发展大事的时候,考量的因素似乎更偏重拍卖行上所爆出的吸人眼球的数据。但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在一级市场中是怎样的一种趋势呢?
可以说,一个好的展览很大程度上离不开一个有独立思考和判断的策展人。在过去的十年中,艺术圈内活跃着大批著名的策展人、批评家,他们是中国当代艺术真正的幕后推手。
当代艺术一级梯队低空划过是否?抽象艺术精品匮乏?年轻艺术家纷纷流拍?内地买家缺席香港市场……10 位资深市场专家回答关于香港秋拍的10个问题,是崩盘还是市场的一次重要转折?
尤洋
卡塞尔文献展、巴塞尔艺术展会、明斯特公共雕塑展三个活动本质不...
2017.07.07
高瑀
没有什么是能永远的。艺术家,艺术展,甚至艺术本身。
2018.08.15
杨天帅
It’s raining Rain Rooms in Chi...
2017.08.16
周婉京
“我们就像是被关在一个细菌培养皿里,还在看艺术。”
2020.05.04
樊婉贞
市场带动城市经济。香港开放的市场体制及面向大陆、背向亚洲市场...
2016.05.12
唐昕
国内民营的非营利艺术机构比如北京的尤伦斯艺术中心、今日美术馆...
2013.11.23
何 桂彦
看王音的个展,自然会思考绘画与反绘画的问题。“坏画”不知道是...
2016.06.24
郑姝
《救世主》的市场成绩一面照出西方艺术交易体系的规范,一面也折...
2017.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