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Hi艺术写过两篇批评蔡国强的专栏,第一篇是《“烟花强”,...
2014.09.23
策展人: 戴卓群
艺术家: 冯良鸿 石心宁 梁硕 付泓 梁远苇 康靖 徐小国 王光乐 史晶 宋建树+方上 赵赵 张小涛 龚剑 武小川 黄宇兴
《15日:合作制绘画》是一次对艺术家之间相互干预和介入式绘画体验的崭新尝试,也是一次对现有展览结构及艺术家个体工作方式进行反思的实验项目,我们双向消解了策展人中心制和艺术家中心制的日常形态,让自由秩序在自发自为的外部条件下渐次呈现。同时,也意图拓展艺术家个体化创作和公共性思考之间的维度。现有的展览主要是以艺术家个体工作方式进入联展或个展的结构体系,《15日:合作制绘画》试图建立一种平行于现有结构新的创作与展览关系。项目旨在借用 “合作制”的概念建立一个不同艺术家集体进行创作的公共实验模型,在集体实验过程中公共空间、个体艺术家、集体项目形成三角关系,从而产生介入、对抗、干预等复杂的实验过程。
在这个项目中,我们邀请了15位工作方向各异的艺术家共同参与,集体创作一幅15平方米的拼合绘画作品。在我们预设为15天的工作周期内,每位艺术家一平方米,一整天(24小时)创作时间;而最终以项目形态呈现出的拼合绘画则有15张一平方米的既相互干预又各自独立的绘画作品构成。
该项目采用现场创作的方式,场景预置为白盒子艺术馆中央展厅,主办方提供条件如下:升降机一部、绘画操作台2个、丙烯与油画颜色刮刀及各种画笔若干、气泵一台(包含大小喷枪各一只)、视频播放设备15个、一平方米画布15幅、专业的现场摄影及摄像记录。艺术家可根据私人习惯自带绘画工具。
艺术家参与拼合作品创作的次序由集体抓阄来决定,每位艺术家只需参照上一位艺术家一平方米创作内容进行拼合创作,拼合衔接方式和拼合位置由接替艺术家自定,前后作品的关联性无任何形式与意义之限定,每位艺术家可使用或者不使用自我绘画方式及习惯,由自行决定。整个项目最终将以一幅拼合绘画作品,15个视频文献,画册文献构成。
苏坚
我在Hi艺术写过两篇批评蔡国强的专栏,第一篇是《“烟花强”,...
2014.09.23
刘钢
现实中的裸体一目了然,其视觉效果取决于所处的周边环境。绘画中...
2012.07.24
刘钢
我有时跟我老伴说,我真正的恋爱对象是绘画,而不是你。
2020.06.04
周婉京
疫情时期的写作就像是站在自己的历史之外,回看自己的过往。
2020.05.10
酒仙桥一姐
没有线下,线上就是个寂寞。
2021.04.06
崔灿灿
他离开了,上升成夜空里的星星,照亮着我和朋友们,也照亮着石节...
2021.03.18
王晓松
从纽约回来的朱先生常对朋友说的一句话是:“人真多啊”。
2023.07.10
杨天帅
It’s raining Rain Rooms in Chi...
2017.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