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专题 共1811篇

  • 理查德•汉密尔顿  超越波普艺术的波普艺术之父,安迪•沃霍尔,里奇腾斯坦,汉密尔顿,毕加索,达明•赫斯特,Sarah Lucas

    理查德•汉密尔顿 超越波普艺术的波普艺术之父

    2014年1月16日 专题人物

    人们每每说到理查德•汉密尔顿(Richard Hamilton),就会提起这位波普艺术之父著名的《是什么是今天的家庭如此不同,如此迷人》。不过,八十多岁时,汉密尔顿曾把这件令他有点厌烦了的作品称为“小小的印钞机”。

  • 李燎 有惊无险的2013,李燎

    李燎 有惊无险的2013

    2014年1月16日 专题话题

    以“潜伏富士康”自ON | OFF展览崭露头角的深圳艺术家李燎以其作品的独特面貌引起了众多关注。在邮件采访中,李燎以言简意赅的回答讲述了他有惊无险的2013。

  • Leo Xu Projects 致敬艺术家的项目平台,李青

    Leo Xu Projects 致敬艺术家的项目平台

    2014年1月15日 专题话题

    从负责前波画廊在北京的筹建,到在上海主持科恩画廊的运营,离开美术馆策展人工作的许宇在画廊延续着自己与当代艺术的关系。两年前,许宇卸任科恩画廊在上海的总监职务,与好友搭档创办了自己的画廊——Leo Xu Projects。

  • 李苏桥 2013拍卖有大事件,曾梵志,刘野

    李苏桥 2013拍卖有大事件

    2014年1月15日 专题话题

    苏富比40周年征集到了原则上很难征到的东西,这个专场也创造了一些天价艺术品的神话,我觉得这是最重要的一件事。这种独立的现象,与艺术家今天的创作,包括他的作品的一级市场、普通作品的二级市场,也没有任何关系。

  • 咖啡机与普洱茶

    咖啡机与普洱茶

    2014年1月15日 专题话题

    艾可画廊创始人Roberto Ceresia说,“作为在上海的意大利画廊主,可能我的咖啡机算得上数一数二的,不过我肯定不能泡出最好的普洱茶”。我猜这一定不是什么外国谚语,但是正如静竹所言,这句话用在这篇文章的开头,简直是太赞了。

  • 季大纯 魂兮归来,季大纯

    季大纯 魂兮归来

    2014年1月15日 专题人物

    1月19日,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即将推出季大纯个展——“季大纯:无家可归”。这场展览是季大纯在北京的首次美术馆级别个展,作为一种回望与再出发的讯号,包括专为本次展览创作的一系列新作品和过去十年来带有鲜明个人烙印的四十余件代表作品将同时展出。

  • 张明放  悲观主义的商儒,张明放,谭军,荒木经惟,游莉

    张明放 悲观主义的商儒

    2014年1月14日 专题人物

    2013年12月末,亦安画廊扩大空间重新装修后第一次正式开放,同时推出中国摄影家游莉、阿根廷艺术家艾瑞尔•哈桑(Ariel Hassan)和日本雕塑家伊藤一洋三人的个展。笔者采访了画廊创始人张明放,“人活着总是要死的”,他这样说了一句。

  • 张颂仁 用艺术切时代的脉,方力钧,王广义,邱志杰,余友涵,张颂仁,栗宪庭,李山,高士明,马路

    张颂仁 用艺术切时代的脉

    2014年1月13日 专题人物

    “这个小个子、行事干练的人成天穿着那件过时的农民粗布衣服,但是在简朴的装束下,却隐藏着深邃的思想和一颗炙热的心,但这一切只为艺术。”

  • Larys Frogier  不做最多只做最好

    Larys Frogier 不做最多只做最好

    2014年1月11日 专题话题

    外滩美术馆依旧按照自己一年3展的步调,要求着自己。在2013年,它更是通过Hugo Boss亚洲艺术大奖,创下了参观人数的历史新高。支持艺术家全新创作的它,将在2014年,带着全新打造的研究平台,怀着去年的佳绩,继续推动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

  • 王颉 坚固的,隐没的,王颉

    王颉 坚固的,隐没的

    2014年1月10日 专题人物

    七十年代末出生的王颉,用他的年轻试验着前无古人的生存方式,在义无反顾的反叛精神中亲历着当代艺术最风云诡谲的十年。从对千篇一律的集体主义的征伐,到抛却肉身的存在,王颉的画面从少年记忆来到了当下的思考,而精气神始终都篆刻在灵魂的纪念碑上。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