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放大

狄青个展——青栀涩

日期:
2016年3月6日 - 2016年4月5日以往展览
开幕:
2016年3月6日
空间:
Hi艺术中心(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商务园B36-B座一层)

展览简介

艺术家自述

水墨

狄青

我的作品都饱含了无法言说的情感和艺术带给我的幻想,这大概是我对自己作品能做出的全部解释。对艺术的自述是困难的,我用绘画表达自己的希望,勾勒自己的憧憬,我对艺术的理解,对生活的态度,对美好和善意的向往,都已经体现在我的画面上,我希望自己的作品不仅仅带给观众一段美的视觉,还有一份温暖的体验。

2008年从中国美术学院毕业之后,我在成都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经过一年的思考和选择,我从2009年秋开始走上一个职业艺术家的道路。那时候我的作品以布面丙烯为主,之后的5年时间在不同的地方展出和出售了将近80件作品,这些都是成长为一个艺术家的宝贵经验,但是在这时候创作上的惯性让我强烈的想要创新与改变,这时候便成为了一个契机。2014年秋,我在欧洲四处游历,希望寻找新的灵感,之后顺道去法国参加朋友的展览开幕式,几天时间和艺术家以及策展人的闲聊之间启发了我换一种材料,试一下水墨的想法。我回忆起几年前在大都会博物馆遇见宋徽宗的真迹时那种深深的震撼和感动,我希望自己也可以创作那样敏锐和精致,又那样大气的作品。从欧洲回来后,我便开始自学水墨工笔,一切都是从零开始,忐忑又兴奋,我第一件事情是了解什么是绢,然后是如何将绢绷在画框上,用什么颜料,用什么笔......半个月后我完成了第一张绢本水墨,这件惊人的作品差点就击垮了我的全部自信。于是一切又从头再来,经过仔细琢磨,我终于正式完成了第一件绢本工笔作品《瑝》, 一位熟悉的藏家当天便收藏了这件作品悬挂在公司办公室。虽然自学的时间很短,却带给我一次重要的蜕变,就像穿过迷雾进入到另一个天地,我现在体会到水墨可能是更适合我的方式,我以前很多没有实现的构思都开始慢慢呈现在新的画面上。朴实不张扬的色彩,平实的线条,以及对古典绘画的借鉴都成为我表达主题的手段,可以更好的突出画面上略带调侃和戏虐的形象。我的每一幅作品都是一个故事,都有一个情节,我描绘的每个人物既庄重又诙谐,诠释着生活以及梦想的虚与实之间的平衡和联接。之前五年的西画创作带给我的,是与其它很多中国画系科班出身的水墨艺术家全然不同的思路和视角,我用自己的思维来重新理解和定义笔墨与时代的关系,虽不可能全面,但却可能由此出发而构成我独特的画面体系。

2015年9月,我以大陆地区唯一的名额进入国立台湾艺术大学书画艺术研究所,生活再一次变得不同,广泛的文化渠道和更多的交流都会最终给我的作品带来新的感受和思考。

-----

狄青 须臾光阴

文/吕晓晨 图/hi小店 摄影/董林

柔软的心

————

轻盈的。忧伤的。空灵的。

柔软的。安静的。温暖的。

狄青笔下绽放的画面就是这样的,少女的幻想在肆意染开的色彩间流动,它们化作了一个个柔美的梦境,漂浮在半空中,没有尽头。

2008年,狄青告别学院教育体系,从中国美术学院毕业,在成都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经过一年的思考和选择,2009年秋她踏上职业艺术家之路。

那时狄青还是以画丙烯为主,飞鸟、游鱼、花……饱含了对生活的憧憬和对真善美的向往。她说,希望带给大家的,不光是美的视觉,还有一份温暖的体验。

从丙烯走向水墨

———————

接下来,做展览、出售作品,一切都顺其自然。但创作上的惯性却让狄青强烈的想要创新与改变。2014年她游历欧洲去寻找灵感,却在去法国参加朋友的展览开幕式的间隙,通过与艺术家和策展人的闲聊,萌生了尝试水墨的想法。回忆起曾经在纽约大都会第一次看到宋徽宗的真迹,那种精妙绝伦的水墨画所带来的震撼,狄青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说干就干。狄青从欧洲回来,开始自学水墨工笔,了解什么是绢,用什么颜料、什么笔,花了一个月时间琢磨怎么把绢绷在内框上,怎么把颜料均匀的晕染在绢的表面……忐忑却也兴奋。

半个月后她完成了第一张绢本水墨,但“这件惊人的作品差点就击垮了我的全部自信。”于是一切又从头再来。经过仔细琢磨,狄青终于正式完成了第一件绢本工笔作品《瑝》,一位与她相熟的藏家当天便收藏了这件作品。

古典的,现代的

———————

初涉水墨,狄青笔下的人物形象和环境的设置方式,一开始都是来源于以前画丙烯时的思路。经过2015年一整年的创作和摸索,她已经逐渐形成了关于自己的水墨画的想法。从前丙烯画面上的飞鸟、游鱼、花团锦簇的场景,还是会出现在她的画面上,只是描绘的方式发生了变化,用狄青自己话说:“我尽量用水墨画的思考方式来创作。”

生活中的狄青,既喜欢看最新最现代的东西,又喜欢那些经典的古老的东西。她按照自己的喜好来设定画面,却不会给作品预设某一个立场。一落笔就是呈现的效果,觉得符合自己的想象,也就这样一直画下来了。

从西方材料走向中国传统材料,竹子、仙鹤、桃花、蒲苇等具有中国传统元素的意象在画面中也逐渐增加,有人说狄青的画面越来越注重传统了。但这却不算是有意为之,而是狄青做出的、最符合画面情境的选择——狄青不是个很传统的艺术家,她笔下那些在看似古典的画面里,有时表现的却是这个时代的心境和意味。比如她会画一个人突然流鼻血,或者是一个人羞答答地躲在树丛里面吃水果,以及同性之间隐晦又微妙的感情……这些都不是传统水墨画的题材,但是她把这些都设置在一个古典的画面氛围里面。

值得一提的是,狄青的大部分作品画面色彩都有一种清新脱俗的淡雅,似乎画面的背后是冷静与克制。就连每一幅作品的名称都是淡雅的:《倥偬》、《离离》、《柔荑》、《夜馨》……这些带有传统美好的名字,仿佛被狄青揉碎了,挤成汁,一点一点,渗透在一尺绢上。

在这里,你看不到任何功利与野心。

庄重又轻松

—————

一个眼睑低垂的忧伤男子,时而伫立在花下叹息,时而呈托腮状思考。似少女春梦中时常出现的朦胧剪影,这个形象便是狄青笔下常见的男子形象。“他”有着细长的丹凤眼、永远是向下弧度的双唇……白净、忧郁。这个人没有具体的来源,是自然形成的一个人物,来自于狄青平时看到的想到的东西,这个温顺的人物在画面上做了很多有喜剧色彩的事情,典雅和调侃同时产生。或许,“他”承载着狄青那些“无法言说的情感和艺术带来的所有幻想”,庄重却又轻松。

狄青说自己的每一幅作品都是一个故事,都有一个情节,她笔下那个既庄重又诙谐的人物,似乎讲述了一个个在生活与梦想的虚与实之间、平衡和联接的一个个小故事。“我要的是一种特殊的、有我个人特色的感觉,让观众一眼就能记住,但是我又不喜欢太夸张,我尽量保持自己的态度来作画,带给自己也带给观众一份单纯的温暖和感动。”

收获芬芳

————

在当初自学了一个月的水墨之后,狄青就希望找个地方学习一些专业的知识,并体会一下不一样的生活环境,于是就开始考虑留学这件事。恰好2015年国立台湾艺术大学书画研究所唯一的一个名额招收大陆研究生,狄青拿到了大陆地区的第一名,拿到了这唯一一张踏上海峡对岸的“通行证”。一切都完满得刚好。

台湾地区对中华传统的保留度很高,有多元的文化环境和健康的生活环境。“在台湾的生活和以前很不同,更广泛的文化资讯和更多的交流都会给我的作品带来正面的影响,这些生活的点滴感受最终都会呈现在我的画面上。”狄青说。

2015年对于狄青来说是收获的一年,完成了艺术上的蜕变,找到了现在最适合自己的绘画方式。

另外一个改变,就是去了台北,并且还会在那里继续生活几年。面对新鲜的事物,总是能够满足她不断涌现的好奇心。

绢本工笔的完成速度很慢,要积累够数量的作品来参加各地的展出,就需要更多的工作时间,日子长了,狄青就被琢磨成宅女了。所以她的生活变得越来越简单了,除了画画几乎没有时间做别的事情。以往画画累了,她还会看看日本漫画或者美剧稍微放松一下,但是现在,这样的闲暇越来越少了。所幸,狄青已经安排好了2016年北京、香港、台北、高雄、台南、成都等各地的展览,时间允许的话,她还是会继续带着收获旅行。

在须臾开落的光阴中采摘碧色,待守春期。那绢本上最浓的一笔,冗沉而留恋,不带叹息。

-----

狄青

1986

生于中国浙江

2004-2008

中国美术学院壁画系

2015-2017

国立台湾艺术大学书画艺术研究所

现工作及生活于台北

个展

2016

青栀涩 Hi艺术中心 北京

2015

镜 环球中心 成都

2014

反光的梦境 MIND美学馆 成都

群 展

2015

ART KAOHSIUNG 城市商旅 高雄台湾

晴山艺术中心邀请展 Shin Kong Mitsukoshi 台南台湾

Hi21新锐艺术市集 复兴SOHO 上海

中国国际青年艺术周视觉艺术展——个体状态 华侨城创想中心 成都

怪谈 艾和拉维 成都

Hi21新锐艺术市集 郎园vintage 北京

慢城24x24 环球中心 成都

中法艺术家交流展 环球中心 成都

2014

Art Bridges Cultures 芬兰大使馆官邸 北京

承·变:艺术新图景 金陵美术馆 南京

中国艺术品博览交易会 上上国际美术馆 北京

敏感的细节 高迪画廊 成都

寓居·王国 蓝顶美术馆 成都

CYAP女性艺术家联展 Waldorf Astoria 北京

法国滨海省议会艺术邀请展 和平饭店 上海

成都城市艺术博览会 锦江宾馆贵宾楼 成都

青华年会艺术邀请展 环球中心 成都

记忆的切片——艺术成都 世纪城国际会展中心 成都

2013

这么近,那么远 中亚美术馆 德阳

艺术·家 世纪城会展中心 成都

2011

元老·镜厅——周欣、狄青作品展 文艺之家 成都

镜·观——女性艺术展 仁恒置地广场 成都

写意霓裳——女性文化艺术展 西村艺术空间 成都

2010

首届新星星艺术节——最受公众喜爱作品奖 世纪城新会展中心 成都

都市心语 妇女儿童美术馆 成都

她视界—国际当代新锐女艺术家邀请展 齐盛艺术馆 成都

生活秀---青年艺术家作品邀请展 艺术场 南京

2009

她视界—国际当代新锐女艺术家邀请展 江山美术馆 重庆

CIGE—GREEN 当代艺术展 中国国际贸易中心 北京

2007

中国当代名家及青年油画作品展 杭州

中国美术学院与韩国蔚山大学交流展 中国美术学院 杭州

2006

中国美术学院色彩优秀奖 中国美术学院 杭州

中国美术学院壁画系“MINE”展 中国美术学院 杭州

展览相册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