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放大

王音个展

日期:
2014年5月10日 - 2014年6月30日以往展览
开幕:
2014年5月10日 16:00
空间:

展览简介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将于2014年5月10日迎来艺术家王音的个展“王音”,该展览集合了王音2009-2014年的最新创作,是对王音多年来创作思路和方法论的一次完整呈现。

在这个以不断地“告别”为意识形态的现代文化中,重访中国早期油画先辈的绘画经历使王音的作品线索明确却面貌复杂。在他的作品中,我们曾看到他涉及到的问题包括中国民间绘画与学院绘画之间的权力关系,对苏派画法与苏俄文化的精神联系,苏派画法与父辈的文化环境,边疆题材与现代意识的相互观看,延安美术中思想解放的政治关联。这些绘画体制的种种因素纠缠在一起相互牵绊着构成了中国现代艺术的历史。但在他的作品中,他永远不充当讲演者,画面上没有暗示,不导向引申,而是制造一些连结方式让它们暴露或呈现。于是,对中国早期油画先辈的重访,对于王音来说不像是一项知识复习或对历史成败的清算,更重要的是他要让自己的创作有个安身立命的上下文。

——舒可文

从根本上来说,王音试图表现的是绘画的口音,他试图让自己在画所有对象时都倍感艰难,他只能以结结巴巴的方式画画。他因此也只能和流畅的绘画,同时代保持紧密关系的绘画,在时代的轨道上快速行驶的绘画保持距离。但是,和时代保持距离意味着什么?这或许就是一种当代性。越是脱离时代的,也许就越是当代的。什么是当代性?让我们用阿甘本的话来结束吧:“当代性就是指一种与自己时代的奇特关系,这种关系既依附于时代,同时又与它保持距离。更确切而言,这种与时代的关系是通过脱节或时代错误而依附于时代的那种关系。过于契合时代的人,在所有方面与时代完全联系在一起的人,并非当代人,之所以如此,确切的原因在于,他们无法审视它;他们不能死死地凝视它。”或许,正是因为脱离了当代的绘画主流,王音的绘画才更具有某种当代性。

——汪民安

艺术风格史中的范式与艺术社会史中的题材总是表现着互隐的亲缘关系,王音的工作是把两者剥离,逼迫它们各自脱离其自然状态而还原其话语性,再把它们的话语系谱互相嫁接。于是,我们看到了外光写生与民族题材、人体与静物或风景、自画像与石膏像……等等一例例的绘画史折叠,在它们引发的话语地层的褶皱与断裂中,绘画释放出了其内部的能量。这种通过反复包揉而打通经验的活计,王音也用在自己身上,一再地重作旧画或持续的自我引用,于是芒果、女人体,乃至一种特殊的绿色被散播在一大片绘画的田地中。用最概括的说法,王音的每一次绘画都包含着对历次绘画的评论,既是对美术史的翻检,也是对自身绘画经验的重整。

——鲍栋

关于艺术家

王音1964年生于山东济南,1988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现工作生活于北京;从90年代至今,王音一直保持着对中国当代绘画的持续性实践。

王音的主要个展有:

《开始—王音独立项目》,站台中国当代艺术机构,北京,中国(2013);《苏联人和加油站》,玛吉画廊,马德里,西班牙(2011);《王音2009》,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北京,中国(2009);《王音在鄂尔多斯》,鄂尔多斯美术馆,鄂尔多斯,中国(2009);《王音》,亚历山大•奥克斯画廊柏林北京,柏林,德国(2007);《王音》,湖南省博物馆,长沙,中国(2007);《王音2006》,空白空间,北京,中国(2006);《记忆的深渊》,何香凝美术馆,深圳,中国(2003);《在那里》,艺术文件仓库,北京,中国(2003);《王音近期作品》,艺术文件仓库,北京,中国(2001);《王音绘画作品展》,中央美院画廊,北京,中国(1994)。

主要群展有:

《与绘画有关》,西安美术馆,西安,中国(2014);《当代艺术在中国,1990-2012》,中画廊,柏林,德国(2013);《各行其是—艺术家群展》,品画廊,北京,中国(2011);《超有机——CAFAM泛主题展2011》,中央美院美术馆,北京,中国(2011);《碧山计划》,广州时代美术馆 ,广州,中国(2011);《趣味的共同体——2000年以来的中国当代艺术》,圣保罗当代美术馆,圣保罗,巴西(2011);《民生现代美术馆开幕展——中国当代艺术三十年历程》,民生现代美术馆,上海,中国(2010);《线索Ⅱ》,和静园艺术馆,北京,中国(2009);《第三届广州三年展》,广东美术馆,广州,中国(2008);《DIE WAHREN ORTE》,亚历山大•奥克斯画廊柏林北京,柏林,德国(2008);《中国新绘画展》,镰仓画廊,神奈川,日本(2007);

《7,8,9,10——王音、卢昊、杨茂源、萧昱联展》,艺博画廊,上海,中国(2007);《地狱与天堂:亚历山大•奥克斯画廊十周年》,亚历山大•奥克斯画廊柏林北京,柏林,德国(2007);《情感与形式》,丹麦艺术中心,北京,中国(2007);《第六届上海双年展》,上海美术馆,上海,中国(2006);《麻将——希客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展》,汉堡美术馆,汉堡,德国(2006);《2006江湖》,提尔顿画廊,纽约,美国(2006);《亚洲:身在何处?》,亚历山大•奥克斯画廊柏林北京,柏林,德国(2005);《线索——方力钧 | 王音 |萧昱 |杨茂源》,空白空间,北京,中国(2005);《麻将——希客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展》,伯尔尼市立美术馆,伯尔尼,瑞士(2005);《第一届广州三年展》,广东美术馆,广州,中国(2002);《第一届成都双年展》,成都现代艺术馆,成都,中国(2001);《中国当代绘画展》,VILLA BREDA,意大利(2001);《不合作方式》,东廊艺术,苏州河113号,上海,中国(2000);《疼——王音、萧昱、杨茂源作品展》,北京设计博物馆,北京,中国(2000);《中国当代艺术四人展》,ODDEN LADEGAARD,丹麦(1999);《开启•通道》——东宇美术馆收藏展,东宇美术馆,沈阳,中国(1999);《中国油画双年展》,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1993)。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