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齐物等观:2014年国际新媒体艺术三年展”,是自国际瞩目的2008北京奥运文化项目“合成时代:媒体中国2008”艺术展开始,继2011年 “延展生命:媒体中国2011” 正式以国际新媒体艺术三年展推出之后,由中国美术馆举办的第三届大型国际新媒体艺术展。前两届展览受到了广泛的社会关注与媒体报道。
该3年展系列探讨在技术时空建构的当代语境下对新型社会文化现象的认知及发展趋势,为国际前沿媒体艺术创作,论述与展示提供了重要的平台。2014年的展览将展出包括由22个国家和地区,65位艺术家及艺术家组合创作的58件作品,绝大部份作品将首次与中国观众见面。
从逆引力而动的金属軸承的诡异运动到独角拔地而起的维多利亚式家具;从要借助放大镜才能窥其典雅的缩微乐器到缠绕伸展直至充满近500平方米空间的纪念牌式的充气自动体,从冥冥中微博的喃喃自语到18世纪田园风情在数字时代变幻无尽的任意组合,从穿梭在银河系的芸芸万物到生态垃圾所衍生的新生命形态,展览围绕“独白:物自体”; “对白:器物之间”;“合唱:物之议会”三个相互作为的主题展开,以物,器,人贯通一体的“齐物等观”的视野,并以技术媒体独有的潜力触发物之能动性,回应目前知识界对于包括非人类主体在内的多重主体的反思,为庄子“齐物平等”的大同理念注入新颖的当代解读与启迪。新媒体艺术所揭示的自在,自创,自生及自主的活力, 对于摆脱媒介工具论的固有思维并颠覆被符号及语义解析垄断的艺术评价系统,拓展艺术想象新的可能,构建美学的新表述提供了契机。
与展览同时推出的画册是集特约论文及作品图录为一体的学术出版物,由中国美术馆与利物浦大学出版社联合出版并在全球发行。撰稿者包括卡洛琳·克里斯托弗·巴伽基夫( Carolyn Christov-Bakargiev ), 格拉汉姆·哈曼( Graham Harman ), 马克·H.B·汉森( Mark B. Hanson ), 肖恩·丘比特( Sean Cubitt ),蒂莫西·莫顿( Timothy Morton ),汪晖,张尕。
参展艺术家:
Aaajiao 徐文恺 | CN, Keith Armstrong | AU, & Lawrence English | AU, Cécile Babiole | FR, Ralf Baecker | DE, Christopher Baker | US, Rosa Barba | DE, Catherine Béchard | CA, Julius von Bismarck | DE & Benjamin Maus | DE, Rejane Cantoni & Leonardo Crescenti | BR, Chen Shaoxiong 陈劭雄 | CN, U-Ram Choe | KR, Revital Cohen & Tuur Van Balen | UK, Jessica Deboer | NL, Noa Dolberg | IL, Zoro Feigl | NL, Ken Feingold | US, Benjamin Gaulon | FR, & Tom Verbruggen | NL, & Gijs Gieskes | NL, Jean-Pierre Gauthier | CA, Petra Gemeinboeck | AT/AU, & Rob Saunders | UK/AU, Michael Joaquin Grey | US, Gustav Hellberg | SE, Hu Jieming 胡介鸣 | CN, Sabin Hudon | CA, Yunchul Kim | KR, Pe Lang | CH, Margareta Lekic | HR, Marcos Lutyens | UK/US, Chico MacMurtrie | US, Lawrence Malstaf | NO/BE, Wade Marynowsky | AU, Jennifer & Kevin McCoy | US, Ronald van der Meijs | NL, Martin Messier | CA, Erwin Redl | AT/US, Carl-Johan Rosén | SE, Adriana Salazar | CO, Björn Schülke | DE, Karolina Sobecka | US/PL, Saša Spacal | SL, & Mirjan Švagelj | SL & Anil Podgornik | SL, Wolfgang Staehle | DE/US & Jan Gerber | DE, Thomson & Craighead | UK, Jacob Tonski | US, Jonathan Villeneuve | CA, Silvio Vujicic | HR, Wang Chung-Kun 王仲堃 | CN/TW, Wang Yuyang 王郁洋 | CN, Gail Wight | US, Wu Juehui 吴珏辉 | CN, Yang Jian 杨健 | CN, Yang Zhenzhong 杨振中 | CN, Pina Yoldas | TR/DE, Zhang Peili 张培力 | CN, Zimoun | CH
视觉形象设计: Pentagram: Natasha Jen 任黛珊, Pei Y Ni 倪珮怡
中国美术馆与利物浦大学出版社合作出版
展览组委会
主席:范迪安(中国美术馆馆长)
艺术总监|策展:张尕
顾问委员会
阿历克斯·阿德里安森斯(V2,主管)Alex Adriaansens, (Director, V2)
卡洛琳·克里斯托弗·巴伽基夫(第十三届卡塞尔文献展,艺术总监)Carolyn Christov- Bakargiev (Artistic Director, Documenta 13)
比约恩·诺伯格 Bjorn Norberg (瑞典Bonniers konsthall艺术馆)
安德里·杜歇(莫里奥集团,主管)Andree Duchaine (Director, Groupe Molior)
克里斯托弗·甘兴(Transmediate,主管)Kristoffer Gansing (Director, Transmediale)
格拉汉姆·哈曼(开罗美利坚大学,教授)Graham Harman (Professor, American University in Cairo)
鲁晓波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
金·马产(MAAP,主管)Kim Machan (Director, MAAP)
欧佳·玛契申(Kontenjner,主管) Olga Majcen ( Director, Kontenjner)
约尔·斯雷顿(ZERO1,主管)Joel Slayton (Director, ZERO1)
迈克·斯塔布斯(FACT,主管)Mike Stubbs (Director, FACT)
汪晖(清华大学,教授)WANG Hui (Professor, Tsinghua University)
彼得·韦贝尔(ZKM,主席)Peter Weibel (President, ZKM)
鸣谢
Peter Anders,Monica Bello,Sabine Himmelsbach, Caroline A. Jones,Benjamin Weil
合作机构
V2_Institute for the Unstable Media (NL)
V2_ 多变媒体中心,荷兰
Le Groupe Molior (CA)
莫里奥集团,加拿大
Academy of Arts and Design, Tsinghua University (CN)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
TASML | Tsinghua University Art and Science Research Center Media Lab (CN)
TASML | 清华大学艺科中心媒体实验室,中国
Goethe Institut (China) (CN)
歌德学院(中国),中国
Kontejner (HR)
Kontejner,克罗地亚
Liverpool University Press (UK)
利物浦大学出版社,英国
MAAP, Media Art Asia Pacific (AU)
亚太媒体艺术节, 澳大利亚
FACT | The Foundation for Art and Creative Technology (UK)
艺术与创意技术中心,英国
Transmediale (DE)
超媒体艺术节,德国
ZERO1, The Art and Technology Network (US)
零点媒体艺术中心, 美国
王礼军
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胡湖
看艺博会后画廊老板们对媒体说着各种言不由衷的话,是一件有点残...
2015.10.20
向京
同为雕塑艺术家的向京谈路易斯·布尔乔亚
2019.04.08
李苏桥
其实昨天我没有能够回到北京、来到嘉德拍卖“现当代艺术夜场”的...
2016.11.16
陈 欢婷
其实只靠花了十亿元买画,并不能把一个美术馆推向国际。 感觉...
2015.11.12
邱家和
内地雨雪初霁,香港却已是春意盎然了:由于香港巴塞尔艺博会3月...
2015.03.10
黄燎原
黄燎原眼中的迈阿密海滩艺博会有哪些亮点。
2015.12.23
金耕
刚刚做完彭小冲的新水墨展“水中花”。这个在我职业生涯中用时最...
2014.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