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放大

DESIGN POWER 100 X 设计周 | 非遗设计主题论坛成功举办

日期:
2018年9月25日以往展览
开幕:
2018年9月25日 09:00
空间:
故宫·紫禁书院

展览简介

9月25日9时,在故宫·紫禁书院开展了以“传统工艺设计的启示”为主题的设计论坛。该论坛作为北京国际设计周非遗设计板块三大重要内容之一,由北京国际设计周指导,DESIGN POWER 100中国设计权力榜、ART POWER 100中国艺术权力榜、故宫·紫禁书院和观唐文化联合主办,共合设战略支持。现场邀请众多专家学者、著名设计师和研究团队结合实践案例进行了主题演讲与交流,在故宫进行了一场古今对话,解读传统工艺的“当代性”、“文化性”和“艺术性”,找寻当代设计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译码,为中国发展探寻新的契机。

中国在追求现代化的道路上奋斗了百年,其目的是为了国人身处于这个时代可以有尊严的活着,可以平等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是国家发展的最前线,也是我们勇往无前、永不停歇地方向。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设计界的前线即国家现代化的前线,然而疾行在前线的中国设计师们无暇顾盼,一往无前,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中国设计”,以此驱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中国社会正处在深化改革与全面发展的时期,反躬自省,在追求快速发展中我们忽视了传统和日用生活,而这恰恰是一个民族的根基。

所谓“日用”,是厚生养民, 解决切实的生活问题。《诗经·小雅·天保》说:“神之吊矣,诒尔多福。民之质矣,日用饮食。群黎百姓,遍为尔德。”正如明儒、泰州学派代表王艮所言,“圣人经世,只是家常事”,再高深玄妙的道理和光远宣朗的德行,归根到底都要着眼于日常生活。2018年北京国际设计周非遗设计主题展“非遗之美,生活即道——中国传统工艺振兴主题设计展”,天下之道就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把平民的感性生活、感性欲求升格为社会本体开辟了道路。

在当代,不少现代设计创造性地融合了传统文化与传统工艺,也发现艺术与设计所进行的各种跨界合作。当代设计与传统文化、与艺术的边界正在被模糊,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表现形式。在这背后,是许多设计师、设计机构所进行的探索,以“出新意于法度之中”,从传统文化、工艺中提取相关元素,通过解构与演变,以传统的基本元素为基础加以提取,作为母体的传统文化赋予设计完整的灵魂。在当代艺术与当代设计的共通、碰撞中寻找设计的灵感,在探索中创造的一个个优秀的设计案例,彰显着传统文化、艺术与当代设计的无界精神,体现着大设计的文化视野与当代格局,为创新设计思维、可持续设计理念,推动传统文化与艺术融入当代生活提供了重要启示。

学术界、设计界、商界嘉宾出席论坛,并做了精彩演讲和跨界对话。论坛邀请著名艺术设计策展人,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策划总监,中国设计权力榜学术委员会主席——曾辉先生为学术主持并发表了关于东方传统建筑营造再生计划的演讲,邀请了故宫出版社总编辑刘辉女士讲述故宫文化如何融入当代生活,成为中国当代重要的文化名片;台湾《汉声》杂志创办人之一——黄永松先生从中国传统文化出发,讲述了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与新生;中国设计产业研究者、中国传媒大学艺术设计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设计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艺术基金专家委员会专家吴学夫教授带来中国日常生活设计的文化解读,指出应以未来考古学的角度观察今天的日常生活设计;清华大学中国产业发展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观唐文化艺术股份有限公司CEO李挺伟先生讲述了如何借助现代科技进行传统文化保护和美育教育,并在现场发起了“科技传承经典艺术,打造现代美学生活”的设计美学计划,这是继今年4月观唐文化等机构发起“国宝传承计划”之后的又一个重要项目;小米集团资深专家施艳女士阐述了小米生态系统的构建,以及互联网科技公司如何进行文化创新;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副教授、三文建筑创始人、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乡村建筑专委会副主任何崴先生长期从事建筑、城市、灯光、艺术等方面的跨界教学、研究和创作,现场带来了找寻在地传统与设计译码的精彩演讲;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古文字艺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视觉传达设计系副主任,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设计者之一——陈楠教授讲述了现代设计语境中的远古文字再设计命题,解读了中国汉字的深刻内涵,并展示了现代文字设计的方法。

整个论坛分为上、下午两个半场,特别邀请到中华世纪坛艺术馆执行馆长冀鹏程,艺术家杭春晖,设计师刘铁军、张凡、尤红艳、丁奇、吴巍、石海峰、殷志伟,腾讯网设计总监任婕,共十位行业人士共同参与跨界对话环节,围绕话题《设计无障碍:当代设计汲取、转化传统工艺之“技”与“艺”》和《设计无障碍:设计和当代艺术融合能发生什么?》,从设计师自身的设计经验出发,分享设计理念,并与主题演讲专家进行了互动交流。

“非遗之美,生活即道”关乎日久弥新的传统文化与当代设计。为什么有些东西可以持久穿越历史而照耀至今?器物中蕴含古人的智慧,生活即道指导我们如何持久地生活。古人生活的智慧既是我们今人找回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路径,也是克服未来困难的指引。此次论坛主办方之一——DESIGN POWER 100中国设计权力榜,作为被誉为“艺术界的奥斯卡”的ART POWER 100中国艺术权力榜的姊妹榜旨在鼓励创新思维、可持续设计转化艺术、文化、科技,使创意设计导入市场消费,以改善中国人的生活美学,实现社会创新。传统智慧与科技的结合,进一步繁荣整个文化产业、文化生态,以公益的心态、工匠的精神、商业的手法、资本的助力,投身文化市场,共同迎接追求艺术、见证历史的中国新时代。

展览相册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