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放大

私人迹象 Private Signs

日期:
2017年2月25日 - 2017年4月25日以往展览
开幕:
2017年2月25日 19:00
空间:
梵耘艺术空间
艺术家:
顾亮、洪丹、贾政、雷本本、孙大棠、张秋实
策展人:
宋振熙

展览简介

策展人Curator :宋振熙

展 期 Duration:2017.02.25 - 04.25

开 幕 Opening:2017.02.25 19:00

艺术家 Artists : 顾亮 洪丹 贾政 雷本本 孫大棠 张秋實

私人迹象

文/ 宋振熙

艺术史家很多时候更像是一位侦探,通过艺术家创作的作品找寻在他们身上发生的“历史”。实证主义者希望证据来说话,一切没有证据组成的逻辑链接都不能构成历史的存在。然而,要证明存在的历史,或者说是真实的存在,同哲学家一样,艺术史家们陷入到的难题是多面的。回到侦探的身份来看,那些艺术家的作品仿佛成为了某种遗迹的图像,在“存在”中寻找存在的理由,而艺术史家们往往都会沉浸在艺术作品的“迹象”之中。当然,对于“迹象”的创造者来说,艺术家们的角色并不那么被动。他们并不满足于为艺术史家的研究提供痕迹和材料,反倒是很多艺术家们比艺术史家更接近于“侦探”或者“考古家”,他们用图像的逻辑重组来挖掘视觉物象背后的真实存在,为那些“理所当然”、“约定俗成”的历史逻辑提出质疑。另外一些艺术家们的创作本身就是自己肢体行为的痕迹历史,他们形成的作品的“象”成为一部关于个体经验的历史性重塑,在这个意义上,艺术家更像是一部“自传”的撰写者。此外,不少艺术家选择将历史的痕迹作为“象”的对象,从模仿、还原、再造、虚构等多个路径入手,做一个知识的生产者和社会进程的发问者。从这几个角度上看,艺术家要比艺术史家更加享受对“存在”和“象”把控的自由,也更有艺术挑战的欲望了。

很多时候,我们的艺术家都在做这样一些有趣的艺术创作,仿佛在形成自己的“私人迹象”。他们的“即刻”都在不断变成历史,在这个关于历史的生产机制中最为重要的标志就是对“存在”的肯定。艺术家们正在还原那些由文字系统所不能完全感官化的世事象貌,在打开“存在”的宽广维度。然而,我们似乎并不是这么在乎“存在”的维度,因为后现代的现象是一切被“冲刷”和“复制”不断留下历史中“象”的空白,剔除了存在的感受力。我们不断复制着“良好”的消费模式,去刺激人们的感官经验,同一化个体的差异性,“冲刷”每个人所在自己历史的轴线上所留下的独特痕迹。回头再看,个人的“朋友圈”仿佛成为了不断频闪的闪光灯,让我们不断失去过往的记忆。被冻结的感受力,让我们频繁看不到那些本应该属于自己的生活印记。眼睛的物理性近视在这里变成了一种精神性的象征,模糊而看不清事物的面貌。于是,我们在本无安全感的人生中又添加了几分恐慌。虽然每天忙碌的生活停不下来,充实的行为集合背后同样还是充满了虚无感和空虚感。因为在我们的感受中,没有留下任何来自自己的生活“迹象”。从社会性的意义上看,怀着自由和敏锐感受力的艺术家们正在不断通过“私人迹象”的撰写,提醒大众被麻痹和同一化的大众经验的历史,行为的历史、文化的历史,或许这是艺术作品中“迹象”的另一层意义。

参加本次展览的很多艺术家都通过包含影像媒材在内的不同材料的综合运用做到对“象”的把控。激进的说,任何关于痕迹的事情都是历史性的时空想象。涵盖材料性作品呈现背后所包含的事实、情感、想象本身并不像“历史”两个字这样写的如此坚决和肯定。我们喜欢用一套逻辑系统来得到最后关于“真实”的消费。在当代艺术的语境中,消费“真实”或许并不是那么有吸引力。艺术是激活这个被固化感官世界的一条路径,不确定性的活力正是消费“真实”欲望的反向延伸。在艺术家看来,一切的痕迹感所带来的都是感受力的重新激活,关于自己,也关于观者。参加本次展览的几位艺术家,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创作材料语言,从作品的材料性中打开对“痕迹”形象的创造,最终将它们变成私人情感和生活感受中最相关、最准确的表达。材料是物态的存在,它具有物的时间性、空间性、叙事性及情感伦理,而很多综合材料的创作就是介于二维绘画和三维性装置之间那种边界上的艺术语言,很多时候,在这个形态下的作品,常常能够打动人们的多维感官,同时找寻到更加个性的创作语言。任何“迹象”都没法成为相同的两条路径,它克服了复制性的诱惑,也让我们找到了属于个人化的感受力。如同古生物学家在发现不同的物种时,大多数是根据他们留下的不同相貌的痕迹。同样,不同风格和形式背后携带着情感和意识形态,决定了一个艺术家无可复制的“迹象”。当然,面对“迹象”的面貌,我们并不是希望在这里将它与所谓的形式的问题等同起来,更不是要求艺术家通过“私人迹象”建立起样式主义的作品符号。“迹象”只是艺术家个体创造过程中的一次次切片的映像,他们相互关联,充满推演性的逻辑,他们之间不可等同,相互挪移。它搅合着社会意识形态、物象的历史性、个人经验问题等等无法分离,这是“形式”根本无法包含和呈现的。艺术家对某种“迹象”面貌的摸索过程中,很有可能带来某种艺术形式和风格语言上的饱满和沉淀,而艺术生产的特别价值更在前者,而非对后者的迷恋。

正是如此,本次展览的六位艺术家,一方面向我们展示了艺术家出众的创造力,另一方面,他们也在用这些作品,传达他们私人的性格、情绪、经历、感受、记忆、观念还有未来。当这些创作中,被抽离开人的强势介入时,它并不是一种主体性的缺席,而是观者被艺术家给予信任后的入场,走进“私人迹象”现场留给人们的开放性阅读。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