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雕塑艺术家的向京谈路易斯·布尔乔亚
2019.04.08
方由美术呈献 “???. ??平米公海” : 由策展小组 Xn Office 策划,二十多位艺术家包括:杉本博司、秦一峰、彭剑、倪有鱼、杨泳梁、李青、杨勋、杨劲松、刘任、蔡东东、丁蓓莉、丁世伟、邵文欢、刘国强 、东松照明、石至莹、张施烈、林清、尚一心、马灵丽、Gregory Halili和李舜的集体展览。
香港 - 2018 年 10 月 23 日 - 方由美术很高兴能呈献 “???.??平米公海” 。这个汇聚了 20多位来自大陆/香港/日本当代艺术家,使用不同媒材和形式的作品呈现海景或抽象的海,为它造图腾。
海即历史。一万年前冰原融化,海水涨潮淹没了新几内亚群岛与澳大利亚之间的陆地,吞没了白令陆桥。此后,就像巴别塔彻底倾塌了一般,各类微小的文明被困在各自的天地中,在漫的岁里相互遗忘。大航海打破了僵局,随着“伟大航道”的开拓,原本欧洲地图上标有巨龙神怪出没的空白区域逐渐被贴上殖民地的标签。全球化就是一个码头航行至另一个码头的故事,在广袤的空间中流动的仅仅是洋流,还有贸易,金钱文明的各种型态。香港就从这海流之上的海流中生长出来。当然,人与海的纽带不止于生存范畴。西方风景画里有一项子类目,称为海景画。但是以陆地文化为核心的古代中国艺术,罕有海景绘画的踪迹可寻。古人认为中国是一块位于世界中心,四面环海的大陆。陆地之外广袤的海洋属于居住在蓬莱,方丈,瀛洲的仙人,以及人面鸟身,脚踏日月的海神。从上古至今的文学中,海的精神形象通常都用以与河川,大陆做对比和参照。庄子以海神的智慧广博反衬河伯的愚昧无知,孔子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对于中国人而言,海洋就像看不见的月球背面,自由,丰沛,神圣,可以承载无尽的想像。
与中国相反,日本与海的关系密切深刻,日本的古代经典《古事记》里甚至将国土的诞生归 功于天神搅动大海。日本的艺术家使用各种媒材刻画日常生活里的海,也通过瞭望大海深思 存在与消亡。三岛由纪夫将海与陆地比照生死,“陆上的残渣蜂拥而来,而得以在此面永恒...就像人归终只能以最为脏淤最为丑陋的姿容直面死一样。”他还将矗立在陆地上,拥有极致美感的金阁寺,比作“ 像是一艘渡过时间大海驶的美丽之船”。陆地满载的琐碎的,令人失望的现实,与光洁平整的海面比起来微不足道。当东松照明赴冲绳拍摄《太阳的铅笔》系列作品时,波照间岛还在美军的侵占之下,他却将镜头对准倾斜海面上的一朵奇趣的云,人间难以言尽的劳累苦痛倏然湮没在这空荡荡的一片水波中。作为战后日本宗师级的摄影家,这片云朵投影下的海面似乎还有很多隐喻。香港的海,又与前者大不相同。当香港艺术家开始审视海的抽象意义时,它已经满载地域政治,经济贸易的现实纠葛。环抱这座岛屿的海浪不断向更远处退去,让位给新填的陆地。如果不在城市天际线的高处,难得见到周围的海景。今天的艺术已经无法完全按照地域背景来划分,但海的意义没有变。以别具风格的影像艺术闻名的杨泳梁,利用现代数码技术,通过多屏影像的方式还原了一千多年前宋代马远的水图。这种直观而单纯的转换看似简单,但实际拍摄的难度却很大,艺术家也是借此暗示了“海”在人类文化上超时空的单纯度与永恒性质,是对历史的致敬。而艺术家邵文欢则采用了另一种方式致敬。他参照古代绘画( 譬如五代董源的《潇湘图》),借用美国大片电影特效渲染技术虚构一片海上的仙岛奇境,这种图片本质上是“反摄影”的,是数码科技世代的一种新的“绘画”。
以拍摄精准冷峻的海景肖像照享誉世界的日本艺术家杉本博司认为,海与陆地如同两个宇宙,拥有截然不同的时间轨迹和运行方式,他确知海自有一套计时方式,所以他用虚焦、长时间曝光的镜头引导一道脱离时空的目光,透过海面眺望混沌之初的远古时代。而从 80 年代就开始实践抽象表现主义绘画的艺术家秦一峰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明式家具的收藏家与研究者, 他从 8 年前开始尝试利用大画幅相机,在不同光照时段,不同温湿度的环境中拍摄明式素工家具的局部,在这个过程中,他努力追求一种去体积的平面化和抽象化,以极尽精微的方式拍摄的一张明代条案的局部。木质天然的水波纹与磨损的痕迹相交织,随着体积感的淡去,画面上显现出恒长的时光与衰变。我们在这一片极度具体的物像中阅读出了如同杉本博司般海天一线的景象。当然,“海”在更多的时候并不那么具体,而是一种抽象化的符号,是一种想像和寄予。倪有鱼的《逍遥游》系列拼贴作品中的海景,就是一种海的集合。他多年来在世界各地收集了上万无名摄影师拍摄的风景老照片,他将其归纳分类,最终以一种“反 photoshop”的方式将这些老照片裁切、重组、逐渐拼贴一幅主观的风景。摄影于是不再是摄影,而成为不同时间和空间上的碎片。李青将收集了两年的海的电影片段剪切在一起,组成影像作品《海》,人与海的互动从缓慢到激烈,最终再回到静静涌动的海平面。同时,他从日常常见的图像中挪用海景创作绘画,却刻意挖去画面的中心,缺席的风景反而唤起更多遐想,与他的影像作品相得益彰。每位参展艺术家都提供了一块或几块海的碎片,碎片聚合在一起组成了一片小小的公海。我们将根据最终的参展作品,计算出公海的面积,最后为展览定名。安伯托艾可在《无尽的名单》一书中谈到无限,他说画框的目的在于暗示我们在面里所见到的是无限大集的一个示例。在香港方由美术空间中的一片公海,自然也在暗示无限大的艺术之海。
向京
同为雕塑艺术家的向京谈路易斯·布尔乔亚
2019.04.08
王礼军
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金耕
刚刚做完彭小冲的新水墨展“水中花”。这个在我职业生涯中用时最...
2014.03.11
邱家和
内地雨雪初霁,香港却已是春意盎然了:由于香港巴塞尔艺博会3月...
2015.03.10
陈 欢婷
其实只靠花了十亿元买画,并不能把一个美术馆推向国际。 感觉...
2015.11.12
胡湖
看艺博会后画廊老板们对媒体说着各种言不由衷的话,是一件有点残...
2015.10.20
黄燎原
黄燎原眼中的迈阿密海滩艺博会有哪些亮点。
2015.12.23
李苏桥
其实昨天我没有能够回到北京、来到嘉德拍卖“现当代艺术夜场”的...
2016.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