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放大

纽利‧库祖詹:name

日期:
2018年5月13日 - 2018年6月17日以往展览
开幕:
2018年5月12日
空间:
马凌画廊(西岸)
艺术家:
纽利‧库祖詹

展览简介

触摸与注视

文 / 奥斯门·尔登

“为何我们满足于模糊地谈论一个红鼻子,却不说明是哪种红,即使红色的深浅可以单位微毫米的波长来分别;而至于一个人刚好位在哪个城市这样如此复杂的问题,我们却总是坚持要清楚了解?这只会让我们对更重要的事情分心而已。”

奥地利作家罗伯特.穆齐尔《没有个性的人》

纽利‧库祖詹毕业于土耳其米马尔.希南艺术大学绘画系与研究所,除了参与过无数联展外,也举办过五场个展。2004年“开放空间”、2006年“交通”、2008年“你快乐吗?”,2010年“计划”,乃至最近期2011年“内部与外部”,全部于伊斯坦堡的x-ist画廊举办。各自拥有独特主题的五个展览,由一个共同概念串联:个人居住空间或是日常生活与城市的关系;每个展览都是对现代化的反思。库祖詹最初偏好压克力颜料与画布的绘画方式,并以抽象形式表现。然而,近期作品使用的媒材让他在绘画领域独树一帜。库祖詹开始运用媒材表现主题,纸胶带强化了他意图在观者身上产生的冲击。他发展出对艺术历史主题的独特诠释,在现代主义中批判现代化;其作品中的批判,可透过尼采文本描述现代人体验到的断层背景来理解。根据尼采所言,现代人之所以现代,是由于内在与外在的自己之间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断层。这两者间的断层在都市生活中尤其显著。库祖詹早期创作主题为室内空间。室内空间唤起亲密感,这种亲密感在描绘私人物品的画作中被加强放大。私人生活中最主要的动作便是“触摸”。在一个属于你的室内空间,你可以触摸任何一切。这一观点在1995年《工作室》以及1998年《冰箱》两件作品中,便清晰可见。而1998年《艾达的桌子》、1999年《法尔哈特的工作室》,仿佛是库祖昌私人生活的写照。“生活便是留下痕迹。”德国犹太裔哲学家瓦尔特.本雅明曾这么说。这样生活的痕迹在室内空间更表露无遗。这个时期的绘画作品中,观者可以观察所谓感受到断层的现代人的精神层面。这些室内空间中,另一个吸引人的元素便是“窗户”。几乎在库祖詹所有的绘画作品中,都可以看见一扇窗户。这扇窗是现代人感受断层经验中的连接点。它代表从内在到外在的转变,也就是从“触摸”到“注视”这种行为上的转变。我们在2004年“开放空间”一展中可以看见这样的转折。《伯库的橱柜I》、《伯库的橱柜II》、《脚踏车》三件绘画作品中,依稀可见早期创作的影子,我们再度看见库祖詹选择“窗户”作为主题。然而,展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作品《另一边》。库祖詹开始从室内空间转换到室外空间。我们最初看见“交通”,“交通”是人类经验中充满相对活力的一个主题。在库祖昌后期绘画中,主题是现代都市的表象或是外在空间。在室外空间,现代人克制自己不要触摸,而采用说话、倾听与注视的方式。因为库祖詹在创作时不会加入人像,作品所表现的便仅有“注视”这个行为。在他最新创作中,构图中完全去除人像。库祖詹只想站得远远地当一名观察者。“缺少接触”就是现代人感受断层的主要肇因。德裔政治理论思想家汉娜.鄂兰曾表示,若一个人害怕接触便表示他不想存活于世。所以,库祖詹要问现代人的问题便是:“你快乐吗?”他的个展“你快乐吗?”中最强烈的作品莫过于2008年的《建构-毁灭》。这幅画中,主要媒材的纸胶带仿佛随时都要脱离画布表面,其脆弱性创造出与绘画永久性背道而驰的冲突感;库祖詹试图彰显现代化创造的环境即便看来稳固扎实 ,却随时可能崩解。我们居住的环境,影响我们、形塑我们的感官经验、我们因为它是钢筋水泥所造便以为安全无虞;事实上,却是由纸构成。即便颜色创造冰冷视觉印象,这却是一幅充满生命力的绘画,因为它描绘的并非已然崩坏的结构,而是崩坏正在进行中的状态。库祖詹并非在暗示我们所处的体制可以被瓦解,从而提供对未来的希望。他想创造的不是对未来的洞见,而是对现状的觉察。他的重点并非“当下”,而是“过程”。他运用大型画布营造一种氛围,加强了构图对观者的视觉冲击。

库祖詹持续在创作中延伸“缺少接触”的概念,2010年个展“计划”中,许多画作不再是城市中的凝视,而是高高在上的俯瞰视角。2011年个展“ 内部与外部”呈现多元主题,作品《内部》是他回归室内空间概念的创作,尽管这个空间不再触碰“亲密感”的议题。我们在《炼油厂II》、《新居所:JW 1482》看见室外空间,但主题不再是现代都市的拥挤建筑。展中最引人注目的作品是《自然》与《新自然》。反抗现代化的德国表现主义派,曾一度梦想回归自然。但库祖昌描绘的是一种完全脱离自然的断线状态。《自然》中,唯一表现自然的元素是天空;《新自然》中,观者却完全看不见宽广蓝天。在此个展中可见库祖昌终于完成其创作脉络的中心思想,那是一曲以现代人所经历精神断层为题的主旋律。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