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雕塑艺术家的向京谈路易斯·布尔乔亚
2019.04.08
艺术家:苏菲·卡尔、延斯·梵歌、洛朗·格拉索、莱斯利·休伊特、加藤泉、尚 - 米歇尔·欧托尼耶、与泽维尔·维扬
阿那亚艺术中心与贝浩登欣然宣布携手举办春季群展“目之所及”,展览 于3月6日面对公众开放,展至5月16日。苏菲·卡尔(Sophie Calle),延斯·梵歌(Jens Fänge),洛朗·格拉索(Laurent Grasso),莱斯利·休伊特(Leslie Hewitt),加藤泉(Izumi Kato),尚 - 米歇尔·欧托尼耶(Jean-Michel Othoniel),与泽维尔·维扬(Xavier Veilhan)将在展览中呈现其代表性作品。集结于此的 7 位艺术家因各自长期发展的艺术实践而在全球范围内备受认可,展览试图透过他们基于不同媒介与文化语境的创作,将艺术的生命力再次引入观众的视野,借以重新“观看”被打断的现实世界。
观看是认识艺术最直接的途径。在艺术的世界中,观众与作品共同处于核心的地位。艺术以最为简单有效的“观看”启发人类,这就是艺术使人类感到惊讶的原因。美国作家与诗人约翰·厄普代克(John Updike 1932-2009)正是怀抱着观看的好奇心,展开了对于艺术的书写,并留下了三部艺术文论《Just Looking》《Still Looking》与《Always Looking》。
约翰·厄普代克没有太多时间用以研究艺术理论或术语,但他相信自己的眼睛所提供的信息:“观看”存在于眼前的事物,有时也能捕捉到那些并不存在于眼前的东西。这使得艺术成为“观看”永恒的对象。
呈现于此次展览中的艺术创作囊括了绘画、雕塑、摄影与装置等多种媒介,它们具有迥异不同的特质,构成视觉的呼应和信息的交织,这激发了“观看”的可能性:尚 - 米歇尔·欧托尼耶与泽维尔·维扬以场域特定的雕塑与装置创作著称,此次带来了一系列标志性作品;而莱斯利·休伊特则通过摄影铺陈出记忆的变奏,黑影相片、数字显色照片与极简雕塑勾连着艺术家的个体身份认同与更广泛的社会政治语境下的集体历史;洛朗·格拉索作为长期活跃于国际舞台的当代艺术家,将于展览中呈现其影像作品电影《OttO》,作品中,艺术家延续其对无形之物的表现,以科学乌托邦、理论和神话为基础,推进他对美学、虚构、诗意之变体的研究;加藤泉标志性的织物作品也将占据展厅一隅,赋予空间神秘的灵光。此外,展览还专设展厅集合苏菲·卡尔,延斯·梵歌基于“肖像”主题的创作,以种种无声无息的凝视回应我们自外部投去的“观看”。
与此同时,这些作品与展览空间在物理层面上的互动,为“观看”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角度,也让我们的“观看”更为真实可靠。2020年,处于社交隔离中的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刻都更加依赖技术构造的数据世界,正如美国视觉文化研究者尼古拉斯·米尔佐夫(Nicholas Mirzoeff)所预言的那样,此时此刻,“世界的景象都是通过屏幕获得的,而不是直接观看的结果”。此次展览邀请观众造访的将是一个与屏幕无关的艺术世界,这个世界中的艺术无法被修改,连同它们所包含的那些个人的、政治的、经济的、精神性的、 美学的或日常的观点。“Just looking, Still looking, Always looking”或许可以被视为一句借自约翰·厄普代克的箴言,它提醒着我们不要丢失“观看” 的品质,唯有眼睛所见的最为真实。
向京
同为雕塑艺术家的向京谈路易斯·布尔乔亚
2019.04.08
王礼军
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邱家和
内地雨雪初霁,香港却已是春意盎然了:由于香港巴塞尔艺博会3月...
2015.03.10
金耕
刚刚做完彭小冲的新水墨展“水中花”。这个在我职业生涯中用时最...
2014.03.11
胡湖
看艺博会后画廊老板们对媒体说着各种言不由衷的话,是一件有点残...
2015.10.20
黄燎原
黄燎原眼中的迈阿密海滩艺博会有哪些亮点。
2015.12.23
陈 欢婷
其实只靠花了十亿元买画,并不能把一个美术馆推向国际。 感觉...
2015.11.12
李苏桥
其实昨天我没有能够回到北京、来到嘉德拍卖“现当代艺术夜场”的...
2016.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