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为上 ——香港本土画廊观察
2014年3月2日 专题 •话题
提及在香港开画廊,“不容易”是脱口而出的感慨。是该牺牲掉可发挥更自如的展览空间选择中环,还是找个相对便宜的地儿成全了空间?在合作艺术家上是该专注于某一特定地域还是不做此番限制,还是说专注于某一媒介,还是说不在乎门类,强调的是概念?
1965年出生的艺术家洪浩经历过中国全面红色化的年代。09年他在北京公社的个展《负部》展示的是艺术家最具代表性的创作形态:数码扫描。然而仅仅两年之后,同样在北京公社的洪浩个展中,艺术家在创作视界上展示出了不同以往的全新拓展。
杨天帅
他知道大主教需要一面人像花窗玻璃,只是他对这一决定感到疑惑。...
2014.07.08
刘钢
现实中的裸体一目了然,其视觉效果取决于所处的周边环境。绘画中...
2012.07.24
尹朝阳
关良画作近几年逐渐成为热门。大凡热门出现,离他冷却之时想必也...
2016.01.08
崔灿灿
他离开了,上升成夜空里的星星,照亮着我和朋友们,也照亮着石节...
2021.03.18
李振华
当代艺术的第一次洗牌应该从89大展算起,这次洗牌的结果是当代...
2014.01.07
夏可君
西方开始的现代性,就一直在欲望与虚无之间打转,陷入了如同长蛇...
2015.02.28
刘钢
很早以前就在画册上看到过何孔德的自画像。虽然仅仅是图片,但画...
2013.11.10
孙振华
大画家毕加索1944年加入法国共产党,这让处在反法西斯战争中...
2012.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