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专题 共1812篇

  • 伍伟 专注地、柔软地触摸这个世界

    伍伟 专注地、柔软地触摸这个世界

    2016年10月19日 专题人物

    采访伊始,伍伟的妻子端来两杯水,她也是伍伟工作中的助理,一如既往地支持着丈夫的创作。 从中原腹地,北上来到大城市打拼。时光赋予了伍伟能量,也让他在触摸这个世界的过程中,能更加自如、温暖。

  • 朱青生 永不止步的突击手

    朱青生 永不止步的突击手

    2016年10月18日 专题人物

    其实和朱青生的采访约了许久,只是中间由于他太忙不得不改期了无数次。终于在中央美术学院举行的世界艺术史大会发布会后,我们能有个间隙,在人潮已褪去的会场坐下聊天。大会近在眼前,透过他的眼镜,我能看见他略有疲态却充满睿智的目光。

  • 10×10问答,香港秋拍告诉你当代艺术到底是崩盘还是重启

    10×10问答,香港秋拍告诉你当代艺术到底是崩盘还是重启

    2016年10月17日 专题话题

    当代艺术一级梯队低空划过是否?抽象艺术精品匮乏?年轻艺术家纷纷流拍?内地买家缺席香港市场……10 位资深市场专家回答关于香港秋拍的10个问题,是崩盘还是市场的一次重要转折?

  • 70后 十年磨一剑

    70后 十年磨一剑

    2016年10月14日 专题话题

    “2006年的九月份,《Hi艺术》只有一个编辑,名为主编, 不知道要做什么选题, 和伍劲、房方商量的结果是, 与其去巴结那些明星艺术家,不如从自己身边的年轻艺术家说起, 于是第一期“七零后‘战’出来的选题就诞生了。”

  • 尹朝阳  我发现我对很多事物的兴趣在减弱

    尹朝阳 我发现我对很多事物的兴趣在减弱

    2016年10月14日 专题话题

    即将出行云南西部巍山的前一天,尹朝阳与我开始了这次采访。我们从《Hi艺术》的创刊开始聊起,再到如何给记忆“断舍离”,最后他告知我接下来将开始实现自己多年前承诺的水墨作品。虽然这是我第一次与尹朝阳面对面的采访。

  • 赵旭 也就1%的艺术家被大家记住

    赵旭 也就1%的艺术家被大家记住

    2016年10月8日 专题话题

    随之70、80后年轻艺术家群体的崛起,“中国新绘画”概念的推出也逐渐被艺术市场所熟知。不仅于此,保利拍卖也早在两年前进驻香港资本市场,随后扩大至厦门、山东、澳门及紧接下来的上海。

  • 张锰 起风了,风越来越大……,张锰

    张锰 起风了,风越来越大……

    2016年10月4日 专题人物

    9月24日,由盈艺术中心主办,今日美术馆协办,卢迎华策展的“起风-张锰个展”在今日美术馆2号馆开幕。展览作为艺术家张锰近十二年创作的一个小结,展出了艺术家20件作品,其中以新媒体为媒介的作品8件,11件水墨作品以及2件雕塑。

  • 安德生 并不暴力的破坏者,安德生

    安德生 并不暴力的破坏者

    2016年10月4日 专题人物

    脸庞清秀的安德生蓄着长马尾,一丝不苟的扎在脑后,背着同一年前那次个展开幕时相同的帆布包。被介绍的时候没有怯弱也没有殷勤,坐定后收拾了桌上的茶具,为我泡了杯茶。腾腾热气和白茶若有若无的香气,随着谈话的慢慢展开,蔓延至作品,几盏之后是淡淡的回甘

  • 当我们再谈抽象的时候,到底在谈什么?

    当我们再谈抽象的时候,到底在谈什么?

    2016年10月4日 专题话题

    相较于西方艺术中脉络清晰的抽象来源,中国抽象艺术难以找到根源,而新的年轻艺术家很快将接受到国际化市场和语境中来自西方当代抽象的压力。对于抽象艺术的未来,丁乙似乎并不看好:“市场不会一直追逐抽象艺术,抽象艺术也不会成为市场的大板块,更不会有一

  • 喻红  在798的最东边,喻红

    喻红 在798的最东边

    2016年10月1日 专题人物

    范迪安策展的“中央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年度提名·2016——喻红:游园惊梦”,于2016年9月29日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喻红:游园惊梦”将展出艺术家近两年创作的19件架上绘画作品,及远赴捷克创作的3件玻璃雕塑作品。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