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专题 共1811篇

  • 落选沙龙 秦思源个展“也可以是”,,秦思源

    落选沙龙 秦思源个展“也可以是”

    2012年8月31日 专题人物

    和秦思源聊他的个展,实在有趣。忙于布展的他,被追了几个电话之后腾给我中午的时间,采访时,也是语速极快。说来惭愧,一开口就被猜中了大致要问什么,一个问答下来,我发现提纲的问题已经被解决了大半。

  • 引刀成一块,不负少年头,邱志杰,杨福东,李超

    引刀成一块,不负少年头

    2012年8月30日 专题人物

    不得不说,李超的骨子透着一股小清高。就像他笔下的“红梅”,仿佛是在喻己,“孤傲”是它的代名词。生于六朝古都南京的李超,幼承家学,从父及祖辈习诗文书法,他所承袭的不仅仅是技法,更多的是不同于世俗、不随波逐流的精神风范和一种自信的人生态度。

  • 张子康 双年展会激发新疆当代艺术创作,张晓刚,黄笃,张子康,徐冰,王广义,蔡国强,刘小东,岳敏君,陈丹青,曾梵志

    张子康 双年展会激发新疆当代艺术创作

    2012年8月24日 专题人物

    已经拆掉的乌鲁木齐三屯碑巴哈尔路路口的“飞天”雕塑或许让您对新疆艺术的好感碎了一地吧。但25日,在新疆艺术中心举办的中国•新疆首届当代艺术双年展绝对不会让您失望,包括蔡国强、徐冰、张晓刚、陈丹青、岳敏君、王广义、曾梵志在内的150多位国内当

  • 林天苗 请把我的作品放入正常的架构中去,林天苗

    林天苗 请把我的作品放入正常的架构中去

    2012年8月16日 专题人物

    虽说先入为主不是好习惯,却常常难以避免,在开始采访之前,准备资料的时候就会拼凑起所谓的“第一印象”,于是“最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当代女艺术家”被提炼出来,然而在采访的过程中,你会发现艺术家本人其实并不希望这一概念被证明,而是希望它最好被忘掉

  • 杭春晓 史论宅男的策展副业,梁铨,那危,杭 春晓

    杭春晓 史论宅男的策展副业

    2012年8月10日 专题人物

    他用“宅”来形容自己的生活,说策展只是他的副业。可若考虑其作为策展人、批评家的活跃度,这显然有些令人惊讶。但要是再加一个标签,这一切又都说得通了。“研究历史,是我最主要的工作。”杭春晓说道。

  • 周才敏 狂热实验者,李邦耀,周 才敏

    周才敏 狂热实验者

    2012年8月9日 专题人物

    对周才敏而言,绘画是一种理想,而当绘画变成一种职业时,虽少了些激动人心的感觉,也依旧是自由而个人的。他有一种浓重的架上情节,他所有关于艺术的探索和尝试都是在画布上进行的。

  • 吴小琛 以生命探索生命,吴 小琛

    吴小琛 以生命探索生命

    2012年8月3日 专题人物

    “人们误以为我在着意描绘那些偶像以及诉说他们的生平,其实那些偶像以及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意志只是存在于宇宙中的表象,它更本质的体现是宇宙中的一种内在程序和构成方式,大千世界的丰富影像,不过是宇宙里一系列有序编排的信息流。我们是被宇宙编程的人。

  • 姚华 精灵在二次元,姚 华

    姚华 精灵在二次元

    2012年8月3日 专题人物

    虽然画面中的世界不超过身边100米的范围,姚华却可以在这一片小小的场景中不断地叠加故事的片段,不同的时间维度里发生的不同的故事,最终让画面呈现出分崩离析的气质,却又因为姚华敏感的情绪隐隐地透露出某种关联。

  • 周轶伦 他们讲的都是真的吗?,孙宁,周轶伦

    周轶伦 他们讲的都是真的吗?

    2012年7月30日 专题人物

    今年是站台中国参加在瑞士巴塞尔举行的Liste年轻艺术家博览会的第三次,去年他们以“蜜蜂之家”命名其带来的四位艺术家群展;今年同样的中心地段,展出的是1983年出生的周轶伦个展——“如果你们说的都是真的”。

  • 董梦阳:我们和香港没有什么可比性,王广义,董梦阳,安迪•沃霍尔

    董梦阳:我们和香港没有什么可比性

    2012年7月14日 专题人物

    5月结束的艺术北京,已经给人以一枝独秀的感觉。但毋庸置疑的是,艺术北京还不那么令我们满意,至少看起来不那么高级、洋气,更像是一个大杂烩的市集。紧接着的香港巴塞尔的火爆使人们很快淡忘了艺术北京热卖。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