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选沙龙 秦思源个展“也可以是”

作者:廖冬云 来源: hiart.cn 2012年8月31日 专题人物
和秦思源聊他的个展,实在有趣。忙于布展的他,被追了几个电话之后腾给我中午的时间,采访时,也是语速极快。说来惭愧,一开口就被猜中了大致要问什么,一个问答下来,我发现提纲的问题已经被解决了大半。
但这么有趣的聊天怎好这么轻易就结束,况且是这么有意思的展览和这么坦率的采访对象。他不会怪问题唐突,也不回避通常“被嫌弃”的关于作品销售的问题。只是问及作品价格时,他迟疑了下,幽默地说道:“价位这个我不好说,我的东西不贵,感觉说出去挺丢人的。”

请稍微解释下,我最早是艺术家

知道他是策展人,年初才在长征空间策划张慧个展《空地》,也知道他曾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任副馆长,还知道他曾是上海当代国际艺术展的2009、2010年的总监。可说实在的,当看到“也可以是——秦思源个展”的展讯,包括下面署名策展人是汪建伟时,我第一反应是:“这,给弄反了吧。”

或许我误解太深,了解太浅,也总很直接,张口就问:“‘也可以是’这个展览主题,作为一个句式的话,后面接应的是什么?艺术家,是指你自己也可以是艺术家吗?”“没有没有,不会那么简单,我也不会这么去阐述我自己。”

于是,也很直接的,我的采访对象对我提出了要求,“可不可以报道时,稍微解释一下,我其实首先是当艺术家的。2003年我来北京时,租了工作室,参加展览,都是以艺术家的身份,那时候我没有组织过展览,只是自己做作品,然后参展,后来为了养活我自己,我开始做一些艺术组织工作。也许是策划的事情比较多,我的名字总是跟策划这个事情联系到一起了。”许是很在意,秦思源耐心地跟我解释了一通。

近两年来,秦思源逐渐地退出了一些组织机构的工作,策展仅是偶尔为之,更多地是参与一些艺术家自发组织的展览,好比隔日(9月5日)开幕的香格纳的群展“编辑——图片强迫症”。“我慢慢放弃做策划,或者担任艺术机构的一些职位,是因为那些事情很大,而我很小,我在其中总是很被动的状态。那做作品呢?我和作品都很小,我可以稍微主动一点,就是很自觉的那种状态,我想要回到创作的状态中。”

事实上,这是秦思源的第四次个展,之前曾在北京艺门画廊举办过两次个展,分别是2009、2011年,且去年(2011年),上海五五画廊也带来了一次他的个展。忙完九月份的展览之后,秦思源还将带新作品参加广州三年展。

“也可以是”,策展人的旁观者清

不得不注意的是,秦思源的这场个展有太多的艺术家参与了,而且小有名气,只不过展览是属于秦思源的,不是策展人而是以艺术家的身份。“这是我的个展,我找了28位艺术家要他们废弃的作品。当然也有拒绝我的,有两位,不到10%。可能他们有顾虑,觉得不太合适。”

展览中秦思源将他搜集来的这些作品分为两类,一类是艺术家们已经认定是废品的,秦思源针对每一张废画的物理特性的创作新的混合作品,这些画作将会被切开,在改造之后完全以新作品的形式呈现,这部分的展览被安置在艾可画廊展出,所有的作品均可用作销售;而另一类则是艺术家们虽认定为废画,但又不能完全割舍,还在“纠结”中的作品,秦思源将其凑齐到一起,作为他这次创作的材料,整体以一个装置的形式在非盈利性空间ART-BA-BA流动空间呈现,展览完后这些废画将归还给它之前的主人。

在后一章节(ART-BA-BA流动空间)的展览部分秦思源借用了1863年巴黎传奇的《落选者沙龙》概念,当时展出的包括爱德华.马奈等受到官方沙龙拒绝的艺术家作品。他说:“其实落选沙龙比真正的沙龙重要得多,很多艺术史上重要的艺术家都和这个沙龙有关,而那些真正的官方沙龙中的艺术家反而全部被遗忘了。我就想把这些废画做成一个落选沙龙,但这里不同的是,这些参展作品是艺术家本人拒绝的,而不是体制拒绝的。”

“我的一些特别好的朋友都是画画的,他们每天面对画布,面对自己的作品,这个过程既愉快又纠结,而绘画在实验过程中总会有大量的失败。但是如何来判断这些东西是失败的,怎么来判断这个东西不应该存在,其中就涉及到存在与不存在的关系。”这是秦思源在做这些作品时的些许思考。许是当局者迷,去年起他就开始琢磨这事儿了,但一开始他认为想法不够好并没有实施,直到今年才有了清晰的结构。

而找汪建伟策展,也不是第一次了,秦思源在担任上海当代国际艺术展总监时就曾邀汪建伟合作策划展览。“其实之前呢,我只是朦朦胧胧知道要怎么做,和汪建伟一聊,他梳理得特非常具体,文章也写得很有意思。”对于秦思源有关这些废画到底是否能以作品形式存在的想法和秦思源个人的暧昧身份,一向喜欢“不确定性”的汪建伟给出了“也可以是”的回应。

相关人物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