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放大

曾海文:纸上作品

日期:
2018年9月15日 - 2018年10月27日以往展览
开幕:
2018年9月15日
空间:
HdM画廊(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4号798艺术区七星东街)
艺术家:
曾海文

展览简介

HdM 画廊非常荣幸将于 9 月 15 日于北京空间呈现已故留法艺术家曾海文(T’ang Haywen)纸上作品展,展览将持续到 10 月 27 日。

关于展览

曾海文生前曾旅居法国多年,与朱德群和赵无极同是西方艺术界被人熟知的中国旅法艺术家。曾海文自幼跟随其曾祖父学习书法和国画,到法国后大量造访美术馆和画廊,接触到当时最前卫的艺术,深入研究了西方大师的作品。从创作具象油画开始,再转变到抽象表现主义。经过不断的尝试,最后回归到了最具有东方精神的水墨之上。曾海文存世的作品以纸本水墨和纸本水彩为主,他善于将自己细腻澎湃的内心情感展现到画作上,其作品介于具象与抽象之间,却又在二者之外,他力图解脱事物本相以摆脱意识世界,透过作品来探索自身的潜意识。曾海文深谙道家哲学,同为天主教徒,他用书法和水墨的形式将自己丰富多重的世界观以及对人、自然和宇宙的思考,以一种神秘并且原始的方式在中国现代水墨画发展史留下了独特的一笔,也成为东学西渐的重要代表之一。

纸墨作为曾海文最重要的创作媒介,贯穿了其一生的艺术生涯。固定尺寸以及双联画是曾海文的个人的创作特色,试图在统一的尺寸上产生多变的构图,这也和林风眠以方形宣纸创作的意图相近。此次展览将呈现曾海文上世纪七十年代期间的纸本创作为主,经典尺寸和双联的形式下涵盖了纸本水墨、纸本水彩、纸本丙烯等多种媒介。七十年代是曾海文确立自己艺术风格的开端,自由、坦诚和抒发内心的主题越发明确,是其整个艺术生涯最为重要的时间节点。

曾海文原名曾天福,1927 年出生于福建省厦门市,1991 年在法国巴黎逝世。十岁便随家人搬迁西贡直到 1948 年远赴法国学习医科。到达法国后,曾海文很快便弃医从艺,进入大茅舍艺术学院进修学习,随后就读于法国高等美术学院。自 1955 年于巴黎 Voyelles 画廊举办首个个展后,曾海文曾在众多国内外机构举办展览,其中包括法国卢浮宫、巴黎现代艺术博物馆、法国兰斯美术博物馆、法国蓬图瓦斯美术馆、法国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新加坡美术馆、德国科隆东亚美术馆、台北市立美术馆、芝加哥艺术学院和香港 M+ 美术馆等。同时曾海文还有丰富的美术馆和基金收藏记录:法国尼斯当代艺术博物馆、法国巴黎现代美术馆、法国蓬图瓦斯美术馆、法国赛尔尼奇博物馆、法国尼斯市博物馆管理部基金会、法国坎贝尔艺术博物馆、法国维特埃艺术博物馆、美国梅尼尔基金会等。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