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参展艺术家:颜磊、周铁海、张培力、艾未未、丁乙、段建宇、王兴伟、麦志雄、刘安平、张恩利、郑国谷
曾居于北京的荷兰籍策展人、学者和艺术经纪人戴汉志为奠定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基石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于1986年进驻中国南京,2002年去世。他创立的新 阿姆斯特丹艺术咨询公司(NAAC)为中国艺术家、国际艺术收藏家和策展人建立了沟通平台;他所联合创立的中国艺术文件仓库(CAAW)则是国内最早的鼓 励实验性艺术项目的空间之一;他在1993年策划的“中国前卫艺术展”更为影响深远,此展览是中国当代艺术在欧洲的第一次展出。
“戴汉志:5000个名字”是致敬和纪念这位重要人士的一次文献展,铭刻他对中国艺术界的贡献和他于中国艺术家而言的特殊意义,遵循时间顺序展出大 量戴汉志的信函、文件、照片、曾编辑的书目、曾策划的展览, 以及关于他的生平的详实资料。展览将在UCCA最大的展厅空间内呈现,展出一系列曾与戴汉志密切合作、并出现在其研究范畴内的中国艺术家的作品,包括颜 磊、周铁海、张培力、艾未未、丁乙、段建宇、王兴伟、麦志雄、刘安平、张恩利和郑国谷等。戴汉志曾普及性地将大量的西方艺术史知识和图像介绍给中国艺术 家,并为他们的创作提供建议,这些行为对其后的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催化作用;与他工作过的张离(黎)为本展特别策划了一个项目,重现曾在 戴汉志策划过的展览中出现的历史性作品,包括李永斌和“新刻度”小组等艺术家在内。展览标题指向一个戴汉志生前未能完成的伟大项目,一部收录了5000个 ——几乎所有中国当代艺术家的名字和介绍的集册(或辞典),现场包括绘画、摄影和一些关键项目的原景重现,旨在通过讲述戴汉志的故事,再次回望上世纪90 年代中国的艺术环境和那些被遗忘的片段。
展览由玛丽安娜·布劳沃策划,与UCCA馆长田霏宇、魏特德维茨当代艺术中心馆长德芙内 · 阿亚斯、魏特德维茨当代艺术中心策展人塞缪尔 · 萨勒梅克斯合作推出,分为UCCA(北京,2014年5月至8月)和魏特德维茨当代艺术中心(鹿特丹,2014年9月至2015年1月) 两个现场。
王礼军
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向京
同为雕塑艺术家的向京谈路易斯·布尔乔亚
2019.04.08
胡湖
看艺博会后画廊老板们对媒体说着各种言不由衷的话,是一件有点残...
2015.10.20
邱家和
内地雨雪初霁,香港却已是春意盎然了:由于香港巴塞尔艺博会3月...
2015.03.10
陈 欢婷
其实只靠花了十亿元买画,并不能把一个美术馆推向国际。 感觉...
2015.11.12
李苏桥
其实昨天我没有能够回到北京、来到嘉德拍卖“现当代艺术夜场”的...
2016.11.16
金耕
刚刚做完彭小冲的新水墨展“水中花”。这个在我职业生涯中用时最...
2014.03.11
黄燎原
黄燎原眼中的迈阿密海滩艺博会有哪些亮点。
2015.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