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雕塑艺术家的向京谈路易斯·布尔乔亚
2019.04.08
若如福柯所⾔,语⾔是⼀切被念出的东⻄的喃喃低语,太平的作品会在每⼀个步⼊展厅的⼈⽿旁不断变换着低频振动。这种语⾳的变换源⾃艺术家创作⽅式的偶发性和反抗性,即他对瞬间灵感的捕捉和对既定范式的逆反。正因如此,太平的作品呈现出块状分割感,⽽当我们放⼤去看这些块状区域,则会发现它们由碎⽚构成。作为观者,我们需要仔细观察、⾃省,才能在碎⽚的周围找到那个使其⾃身存在的,像⽂学之连续性⼀样的东⻄。
这种东⻄存在的前提,是太平保持着作为艺术家的⾃由姿态。这种⾃由不是安那其式的,恰恰相反,它是规范⽀配下的⾃由。⽭盾但⼜可理解的是,太平⽆意破坏和毁灭那个由精英阶层所规范的⽂化系统和符号结构。他通过艺术实践作出⾏动,如同在午夜和朋友闲聊般调侃着艺术界所奉圭臬。
太平将⾃⼰假设为⼀个被实验对象、被批判对象,利⽤⾃⼰的实践来讽刺那早已僵化的,意识形态层⾯的欺骗。由此,他成为了⼀种仿真 (simulacre),⼀种与模仿的形象相反的,排除了相似性,以差异为⻝的存在。源于《傲慢与偏⻅》和《善恶的彼岸》之中的作品名称,蓝⿊画⾯中的图腾符号,还有那个洗脑般的“OLLEH”,都是作为仿真形态的反词语 (contremots) 对已有规则的持续僭越 。
在此⽅法论中,仿真变成了破坏范式和复制的狡猾⼿段。这也恰恰证明了,太平以戏谑的态度剥夺旧形式的实体内容,并以戏仿之形式再演的实践在公认范式中被视为失败时,这种“失败”在后现代的形式上是成功的。
向京
同为雕塑艺术家的向京谈路易斯·布尔乔亚
2019.04.08
王礼军
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金耕
刚刚做完彭小冲的新水墨展“水中花”。这个在我职业生涯中用时最...
2014.03.11
邱家和
内地雨雪初霁,香港却已是春意盎然了:由于香港巴塞尔艺博会3月...
2015.03.10
陈 欢婷
其实只靠花了十亿元买画,并不能把一个美术馆推向国际。 感觉...
2015.11.12
胡湖
看艺博会后画廊老板们对媒体说着各种言不由衷的话,是一件有点残...
2015.10.20
黄燎原
黄燎原眼中的迈阿密海滩艺博会有哪些亮点。
2015.12.23
李苏桥
其实昨天我没有能够回到北京、来到嘉德拍卖“现当代艺术夜场”的...
2016.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