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放大

探索云水圣境 窥见沙漠绿洲 ——中国制造005/006

日期:
2018年3月17日 - 2018年5月27日以往展览
开幕:
2018年3月17日
空间:
银川当代美术馆(宁夏银川市兴庆区禾乐路12号)
艺术家:
李洪波、松本秋

展览简介

银川当代美术馆“中国制造”系列展览,在前四场中重新定义了“中国制造”的影响力和深远意义,此次“中国制造005/006”邀请到中国艺术家李洪波与日本艺术家松本秋则,他们取之于自然之物与社会对话,赋予作品日常物品外形的表象之外,更突显作品变化中蕴含的朴素匠心与人文情怀。

唐代诗人王维在《山水论》中写到:“远水无波,高与云齐。”李洪波说这句话就是此次“中国制造005”的灵感初源。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民间美术系与实验艺术系的他,近年来以“纸”为媒介的作品赋予作品日常物品外形的表象之外,更突显作品变化中“无常”的哲学性内涵。2017年9月在银川当代美术馆参展的作品“石头”让观众看到意想不到的“纸”的更多可能性。此次展览,艺术家用10000个夹子,6000个曲别针与4吨的白色卡纸,在银川当代美术馆470平方米的展厅空间完成的新作“中国制造005”,志在探索纸更多可能性的表达。

艺术家李洪波将其作品称之为“云水”,他说自古先哲们就有“仰望天文,俯察地理,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思考与体悟,正是这种拟物喻人的情怀,使中国人对待物的态度有了更深一层的“寓意”,其中云和水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云水无形,却又风情万种,中国人偏爱云的高洁与悠远,水的自在与无碍。中国山水画离不开云的意境、水的灵秀,诗歌离不开云的胸怀、水的逸趣。如宋·陆游在《长相思·云千重》中有:“云千重。水千重。身在千重云水中。”另如管道升曾填写的《渔父词》:“南望吴兴路四千,几时闲去云水边。”等经典名句。丛林有“云水僧”,借喻广游四方,身心无碍。僧人也常常以云水作为偈语的眼,唐·李翱问道开悟后曾写《赠药山高僧惟俨》,其中“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广为传颂。这些都是世人对行云流水诗意生活的渴望及寓意的深邃言说。云水有情却无形,但人们为了表达对自然物态的喜爱,往往极力抽象出可描述或可再现的样式,以达到抽离出原始环境的艺术呈现。云水逐渐被符号化,可视可读。描绘云水的艺术作品也不可计数,艺术家也试图以他的方式来呈现心中的云水,以纸为媒介运用抽象的符号语言,搭建出一个自己心中的云水圣境。

艺术家松本秋则说此次“中国制造006”灵感来源于丝绸之路,虽然银川不是丝绸之路上的核心,却也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个栈,艺术家想象这里曾是一处绿洲,于是模拟了西域沙漠的自然风景,构建了一条想象中的丝绸之路。他在722平米的展场整体铺设了200多辆灰斗车的沙土,用500根竹子和600平米的宣纸搭建的建筑通道,观众掀开入口处的丝绸门帘就会进入一个白色的圆顶建筑空间,它既象征着清真寺又象征着中国曾经与西域之间文化交流繁盛。观众可以漫步在纸制隧道中,从隧道两边的圆形窗户观看荒凉的沙漠景象,悬挂的剪纸作品、干枯的芦苇,3000多块老旧的砖像古老遗迹的残痕,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荣枯盛衰。转角处窥见沙漠中的绿洲,这里有着丰沛的水源,是能够消除旅人疲劳的休憩场所。天山山脉的冰河消融后注入到沙漠绿洲艺术家则使用了消解的冰块配合着水滴落盘的回响声及水波纹引发历史的长廊与水资源的保护问题!

这次展览为制造光影和水的波纹映像而使用的LED灯、表现声音空间的马达、接合器、计时器等悉数为“中国制造”的产品。而“宣纸”与“竹子”的结合应用,是源于艺术家儿时的记忆,在日本传统建筑中,推拉的门便是用这两种材质所做,他从小生活在这种环境中耳濡目染,在记忆中便留下印记,后来便多次运用到创作中去。像飞鸟,像游鱼,像风铃般手作竹制的“梦想飞行物”是艺术家标志性的艺术元素,此次展览,他又加入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举足轻重的“竹子”和“绸缎”,包括银川当地的民间“剪纸”、“沙子”、“水”和“芦苇”等,艺术家说他想更多的结合当地与中国的材质来丰富“中国制造”的概念及体现中国的历史沉淀和银川的风土地域,那些偶发随风的光影是银川附近自然风景的剪影。那些竹磬之音是中国浩瀚无垠的历史回声,谨以中国制造献给中国的这片土地及人民。

康德说,有一种纯粹的美,是不涉及概念和利害计较的,有符合目的性而无目的的纯然形式。而本次的“中国制造005/006”都有纯然的形式,洋溢着自然光之精神情境创造,移步换景,为观众呈现一种“浸入式”的艺术体验。

关于中国制造

“Made in China”是世界上认知度最高的标签之一,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制造发展迅速,中国制造的商品在世界各地都有广大的消费文本。银川当代美术馆旨在邀请国内外艺术家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中国材料制作艺术品,重新定义“中国制造”的影响力和深远意义,改变人们普遍观念里对“中国制造”的固有认知。

“中国制造”系列展览于2016年创立,2016年7月, “中国制造001/002”邀请了两位中国(台湾)艺术家游文富和黄沛滢,以竹与羽毛等自然媒材进行创作的游文富,带来的《倒影》诠释了新的东方情境。黄沛滢利用瓦楞纸为创作材料,逐渐发展出一系列以“蔓延”为概念的有机生长作品。2017年3月,“中国制造003/004”邀请了两位中国当代艺术家毛同强和孟柏伸分别利用土地(作品《盐碱地》)和树(作品《悬置》),通过艺术的处理手法,将“荒芜复化为神奇”。前四场始终贯穿着开放式的实验性展览的初衷,展现中国制造的独具匠心。即将开展的“中国制造005/006”邀请到中国艺术家李洪波与日本艺术家松本秋则,他们取之于自然之物与社会对话,赋予作品日常物品外形的表象之外,更突显作品变化中蕴含的朴素匠心与人文情怀。

展览相册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