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参展艺术家:陈伟才、陈融、邓筱、冯晓峰、胡庆雁、刘展、钱亮、钱威衡、宋建树、覃博、汤杰、王朝勇、王从义、王立伟、肖彩、杨心广、占研、战杨、文豪、金釹、娄金、卢征远、刘洪楷、李洪波
策展人:殷双喜 唐尧
展览地点:成都龙泉洛带古镇中国艺库
《泉山唱集——当代、青年、雕塑》学术研讨会
学术主持:唐尧
特邀嘉宾:殷双喜、陈默、何桂彦、黄宗贤、鲁虹、鲁明军、孙振华、吴鸿、吴永强、俞可、邓乐、黄啸容、焦兴涛等
时间:2014/1/18下午4--6点
地点:成都龙泉洛带古镇中国艺库
观念与材料:当代雕塑的扩展
文/殷双喜
近年来,中国雕塑界涌现了一批很有思想深度的青年雕塑家,他们积极探讨对于物质材料的解构与重构,大大丰富了雕塑艺术的表现力。评论家何桂彦博士将当代雕塑的发展概括为“媒介与观念”、“身体与观看”、“时间与场域”、“叙事与想象”、“日常与景观”这五个方面。而雕塑理论家、策展人唐尧则注意到当代雕塑家正在寻求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开拓,从形式语言与精神价值两个方面,进行当代转换与重组。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唐尧先生和我在成都艺术粮仓策划了本届“中国当代青年雕塑邀请展”,邀请了来自全国的26位青年艺术家,共同呈现中国当代雕塑发展的最新趋势。他们的作品,材料丰富、形式多样,从前述不同角度深入到当代雕塑艺术的前沿探索。如果说现代艺术发展的成果是视觉形式的拓展,后现代艺术则是把艺术变为无所不在的“生活—感觉”状态,这是从“形”到“态”的演变。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当代雕塑艺术一直在不断地丰富和拓展自身的领域,“雕塑与空间”、“材料与观念”、“身体与观念”等概念的引入,不仅使雕塑艺术在空间、形态以及形式语言上有所突破,也使得传统的惯性思维得以解放。当代雕塑进入了传统雕塑难以涉及的视觉和心理领域,特别是多种材料的材质与形态,形成丰富多样的形式结构。当代青年雕塑家对于各种材料表现语言和现成品的运用,推动了富有人文精神特质的新雕塑的生成,正在成为当代雕塑创作中的重要力量。在21世纪的今天,物质材料空前丰富,如何善于利用这些身外之物,表达现代人丰富的内心世界,是当代中国雕塑家面临的重要学术课题。
本届展览得到中国艺库董事长陈学建先生的全力支持,在此对陈学建先生中国艺库工作团队的全体成员表示衷心的感谢。他们的工作,有力地推进了中国当代雕塑的发展,大大提升了成都地区当代雕塑与公共艺术的学术水准。
王礼军
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向京
同为雕塑艺术家的向京谈路易斯·布尔乔亚
2019.04.08
邱家和
内地雨雪初霁,香港却已是春意盎然了:由于香港巴塞尔艺博会3月...
2015.03.10
胡湖
看艺博会后画廊老板们对媒体说着各种言不由衷的话,是一件有点残...
2015.10.20
陈 欢婷
其实只靠花了十亿元买画,并不能把一个美术馆推向国际。 感觉...
2015.11.12
金耕
刚刚做完彭小冲的新水墨展“水中花”。这个在我职业生涯中用时最...
2014.03.11
李苏桥
其实昨天我没有能够回到北京、来到嘉德拍卖“现当代艺术夜场”的...
2016.11.16
黄燎原
黄燎原眼中的迈阿密海滩艺博会有哪些亮点。
2015.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