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放大

薛继业水墨展:老薛的小画——《新周刊》18周年“成人礼”邀请展

日期:
2014年6月22日 - 2014年6月27日以往展览
开幕:
2014年6月22日 15:00
空间:
今日美术馆(北京市朝阳区百子湾路32号苹果社区4号楼)

展览简介

6月22日,“老薛的小画——《新周刊》18周年‘成人礼’邀请展”将于今日美术馆开幕。

展览由《新周刊》杂志社和生活方式研究院主办,现场将展出艺术家薛继业2013年以来创作的204幅水墨作品,题材涉及花草鱼虫、动物、钟馗、手抄心经、生活小品等内容。

此次个展是艺术家薛继业的第一个水墨作品个展,也是《新周刊》18周年“成人礼”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展览开幕现场,《新周刊》杂志社、生活方式研究院将与艺术家薛继业签约,后者将成为《新周刊》和生活方式研究院的首位签约艺术家。

“生活方式研究院”,全称“北京大学生活方式研究中心”,于2010年11月10日在北京大学博雅酒店大学堂正式挂牌。从成立之初起,“生活方式研究院”就持续关注当代艺术领域,曾多次举办“新梦•2011”当代艺术新作展,“未来大师发现展”等活动,在当代艺术领域具有广泛影响力。

2011年8月19日,“生活方式研究院”与《新周刊》联手举办的“新梦•2011”是《新周刊》创刊15周年系列的重要一环。参展的艺术家们均为当代中国艺术领域最顶尖的人物,其中包括陈丹青、叶永青、钟飙、岳敏君、苏新平、曾梵志、杨少斌、毛旭辉、周春芽、徐冰、何多苓、杨宏伟、米丘、唐志纲、方力均等。

秉承《新周刊》杂志社和“生活方式研究院”的推新原则,此次“老薛的小画——《新周刊》18周年‘成人礼’邀请展”上展出的全部作品皆为新作,展示了艺术家薛继业近两年在水墨领域的最新创作成果。

在此次邀请展上,艺术家薛继业将成为《新周刊》和“生活方式研究院”的首位签约艺术家。《新周刊》与“生活方式研究院”希望以此为起点,与更多优秀艺术家深度合作,推动优秀作品和优秀艺术家的发展。

艺术家老薛

薛继业是同时期艺术家中崭露头角最早的那批人之一。1989年,他的油画《最后的柑子》和版画《玛尼边边红》同时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后者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和“看起来就是个艺术家”相比,薛继业有一副摇滚歌手的皮囊。耳钉、大个儿戒指、T恤,还有一脸愤世嫉俗的表情。这样一个看起来和体制格格不入的人,却在一本体制内杂志做了19年的美术编辑。

薛继业说,能留在杂志社那么多年,就因为这份工作清闲自在,留给他足够的时间搞创作。

这些年,薛继业一直是个高产的艺术家。他每天都坚持至少两个小时的创作,最多时,一年画了30幅油画,最少那年,也有两幅作品产出。

除了画室和办公室,薛继业在广州最喜欢去的地方就是酒吧,混酒吧的人都认识他,他逮个人就能聊整个晚上。他说,在他的世界里,酒和画有着微妙的关系,缺了哪个都不行。

2008年,薛继业因为个展“视觉手术刀”而定居北京。2013年起,他开始对水墨材料感兴趣,进而成为一位水墨画高产艺术家。

水墨小画儿

薛继业向来不是个专一的创作者。版画出身,却画了油画,还做雕塑,什么门类都想试试。一年多前,他喜欢上了水墨画,闲来无事就画上两笔。画的都是小画幅,他和朋友管这些作品叫“小画儿”。因为要办展,他开始整理这一年多来的画的水墨画。各种尺寸的小画摞在地上,共有300多幅。

“好玩”一直是他创作的动力,和雕塑一样,薛继业开始画“小画儿”也是出于“好玩”。

虽然没系统地学习过,但薛继业对水墨画并不陌生。从小,他就临摹邮票上的山水画、老虎下山,再加上多年的版画、油画和美术编辑工地,材料的改变,并没有成为他的创作障碍。

歌手萨顶顶是薛继业作品的忠实藏家。从早期的油画,到雕塑,再到2013年完成的西藏题材油画,她都有收藏。萨顶顶说:“看到老薛这些水墨画我挺惊讶的,他的油画和雕塑那么阴暗,那么雄性气质,这些小画却那么接地气儿,那么轻快,原来老薛心里还有这么柔软的一面。”

薛继业的“小画儿”上有些什么?白菜、菠萝、野马、猫狗、鸟儿、鱼、勺子、碗筷……他画生活中的一切,一切的生活皆可入画。偶尔他还把嘴上插科打诨的功夫落在笔上。他画蛤蟆脚踏风火轮,在乌龟肚子上抄《心经》。他还画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悟空没抓住妖精,却抓掉了妖精的衣裳。

薛继业的大部分水墨画上都有一段话,有时三五字,有时长篇大论,时而大俗,时而大雅。“蜗牛不是牛,因为它没有奶”,这句俏皮话被演员陈坤转发,网友封他为段子手。薛继业说,自己有那个机灵劲,能给一幅画配上两句俏皮话,有时甚至会为一个好句子配上一幅画。

艺术观

虽说是玩玩的心态,但这两年,薛继业的画风变得轻松、明媚却是有意为之。

薛继业的油画作品调子灰暗,风格压抑,一出手即自成风格。除了早期的少量山水画,他的油画里很少渲染环境和时代,画中人连穿衣服的都少见。画里那些肌肉健硕的人在阴沉的色调里互相残杀、卷入战争,或是日复一日地做着徒劳的工作。画里的人强大却脆弱,从画里透出的绝望和压抑有时令人害怕。

2013年,薛继业在西藏办了场个展。这场主题为“山外”的展览展出了他的40余幅油画作品。这是薛继业第一次在油画作品中使用明亮的色彩,他画笔下的西藏都是写实的,却平添了几分超现实主义的戏剧性。

薛继业生活上放纵不羁,年近五十还活得像个摇滚歌手。但在艺术上,他却是个彻头彻尾的保守主义者。他喜欢旧东西,推崇米开朗基罗的人体,向往古希腊文明。他一不看活人的展览,二不看活人的书,作为艺术家,薛继业对艺术风向没有概念,全凭直觉创作。

画油画和做雕塑时,他的人物线条有《大卫》雕像的影子,他希望像米开朗基罗一样自由地运用身体。在接受采访时,薛继业曾说:“我的任何作品都没有涉及过任何政治上的东西,我隐去时代、种族,别那么多东拉西扯,只表现人类共有的东西就够了。人的欲望、选择、痛苦、快乐,这些是相通的。”

开始画水墨画之后,薛继业的态度依然是向古人学习。他不看现代人的水墨画,也不看活人的书法,他买回一本本画册,都是宋代前后的作品。他有时看,有时临摹。

关于风格,薛继业懒得总结。对着眼前的几百张水墨画,他说不出思想轨迹,也联系不出20年的油画创作对水墨画有哪些影响。他唯一信奉的是物理学里“基因漂移”的概念:“每个出色的画家的作品里都具有这种各自不同的气质,这种气质需要多年工作的浸淫,从每一张你自己的作品里发现那些你所擅长的手法和你关心的问题,这些发现会慢慢地让你与众不同。我认为艺术家建立自己风格的唯一捷径就是长期不断地努力工作。”

无论是早期的油画、雕塑还是此次展出的水墨作品,薛继业都风格多变,却始终对传统技法怀有敬畏之心。

他曾说:“当杜尚的《泉》出现在展览馆里,一切标新立异都出不来那个尿兜子了。”和艺术家相比,他更愿意说自己是画家、雕塑家,在这个范围里,他有传统可寻,能在有所限制中打破禁锢,这是他最享受的状态。

展览相册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