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放大

美术所在的那个家

日期:
2019年10月25日 - 2019年11月24日以往展览
开幕:
2019年10月25日
空间:
北京宋庄当代艺术文献馆

展览简介

主办:韩国国际文化交流振兴院、驻华韩国文化院

共同主办:韩国OCI美术馆、宋庄当代艺术文献馆

后援:大韩民国文化体育观光部、松岩文化财团

展期:2019年10月25日(16:30开幕)至11月24日

场馆:宋庄当代艺术文献馆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宋庄艺术区美术馆路

总监:李智铉

策划:金素拉(音译)、朴风铃、李度宪

支援:郑柔燕、李欣悦

设计:黄宣化

文字:金素拉(音译)、李度宪

翻译:梨花女子大学翻译研究所、驻华韩国文化院

参展艺术家:卞宽植、崔禹锡、洪贞旭、金彩邻、梁廷旭、李贤浩、李宇城、柳根泽、朴庆钟、朴钟镐、田惠林、田银姬、许修荣、郑载頀

序 言

若有人构建出独创世界、我们称其“自成一家”。韩国松岩文化财团旗下的OCI美术馆将迄今为止自成的“一家”,通过“美术所在的那个家”展来含蓄展出。

2017年,该展览于首尔的OCI美术馆首次与观众见面。为展现美术馆发展历程,除了OCI美术馆的馆藏作品,还展出在过去的展览及新晋艺术家培养赞助项目中与OCI美术馆结缘的艺术家的作品。为了让观众更加舒适便捷地观展,展览布置成由外至内的参观顺序,给人以被邀请到家中做客的感觉。准备展览的过程像是举办宴会一样很欢乐,幸运的是观众们也很喜欢。该展览入选将韩国优秀文化介绍到国外的“Traveling Korean Arts”项目,2019年在东京与横滨结束巡回展后,来到北京宋庄当代艺术文献馆进行展出。

任凭沧海桑田,世间也定存在相通之处,在这一期盼中我们建起了“美术所在的那个家”。此次展览未对古代美术与现代美术进行区分,也未将作品按绘画、雕塑、装置、影像等进行分类。

在美术这条大河中,彼此间和而不同,为体现这一点,展览以小亭卞宽植创作的表现鲤鱼再水中嬉戏的《鱼蟹图》拉开大门。随后映入眼帘的是来自朴钟镐、柳根泽、李宇城、李贤浩、田惠林、许修荣等表现日常中遇见的琐碎风景与理想中的世外桃源的作品。之后登场的是街道。郑载頀与田银姬表达的建筑与建筑所承载的时间跃然于展厅,朴庆钟更是亲自走上中韩日三国各大城市的街头进行了表演。既有街道便会有人。朝鲜时代的《八道美人图》与李宇城的“折叠绘画(folding painting)”,或是梁廷旭的装置艺术都会使人联想起某个人的人生,想象他们的故事。人们使用的物件给予金彩邻雕塑的灵感,她的作品与鼎斋崔禹锡的《器皿折枝图》,以及《册架图》、白瓷等一同展出。尽管创作年代相隔甚远,但这些作品所展现的和谐之美,正是因为美术之根源乃一脉相承。最后,洪贞旭随造形原理而进化的立体平面作品为展览画上句号。

本次展览无关高深理论或话题,而是基于一条简单明了的原则之上——美术作品给予的快乐超越时空。此快乐更无国籍限制,因此我们深信展览给人的慰藉也能够很好地传递给中国观众。各自不同的视角相叠,加之各不相同的见解,能够创造出更加丰富的涵义,期待本次展览能够为中韩两国相互理解对方美术文化略尽绵薄之力。

韩国OCI美术馆首席策展人

金素拉(音译)

致 辞

宋庄当代艺术文献馆是中国国内目前唯一一家以艺术文献的收集、整理、研究为主要工作内容,同时又兼有一般性的美术馆展览、展示功能的专业艺术机构。宋庄当代艺术文献馆地处宋庄艺术区,所以,本馆的发展方向是“以宋庄艺术区为依托,辐射全国;并积极向国际拓展”。2019年4月16日,在韩国驻华大使馆的支持下,本馆与驻华韩国文化院共同建立了“韩国当代艺术研究中心”。这既是中国国内第一家以其他国家的近现代美术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专业艺术机构,同时也是第一家在韩国本土之外的以韩国当代艺术的研究和推广为主要目的的学术平台。我想,宋庄当代艺术文献馆与驻华韩国文化院共同建立的“韩国当代艺术研究中心”,既是本馆的艺术文献工作积极向国际拓展的一个创始和样本;同时也是本馆与驻华韩国文化院在过去多次友好合作并建立起深厚感情的基础上,双方都本着进一步加深友谊,深化合作的想法,水到渠成地自然发展而来的结果。

中韩两国在历史上都受到过系统的儒家文化影响的过程。时至今日,即使是处于全球化的商业文化和大众流行文化的背景下,韩国主流社会仍然保留着深厚的儒家文化传统因素。反观中国,虽然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但是因为在近现代历史中曾经发生了一系列剧烈的社会变革和思想震荡,对于儒家文化研究的系统性, 以及儒家传统对于社会影响的广泛性,反而并不如韩国的“古风犹存”。我想这应该是每一个去过韩国的中国人发自内心的感慨。

即便如此,儒家传统文化以及在儒家思想的基础上所建立起来的社会价值观系统,仍然是维系着东北亚地区的文化认同和理解的一个具有广泛而根本性的基石。东北亚地区在近代以来的地域政治关系中云诡波谲,并且近代化的东北亚各国各自的政治制度和社会模式都不尽相同,但是基于儒家文化传统基础上的对于家庭的看法的理解,则是可以超越彼此的政治、历史和文化分歧的一个共识。

在儒家传统的理念中,对于一个社会个体所提出的最高的社会道德伦理标准,无非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庭是联系着个人与社会之间的中介和桥梁。它既是一个人关于儒家道德人伦观的起始,也是儒家文化中关于国家和“天下”的治理理念的一个缩影。所以,家庭在儒家传统的地位是,始于人伦,止于理教。用现代的语言来表达,则是代表着一个人由个体融入社会整体中的一种途径和视角。

OCI美术馆此次策划的展览以“家”为核心,并通过以家庭的视角来观察自然,审视世界;让个人在以家庭为基础的社会伦理系统中,去理解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的文化历史和现实判断。这种文化视野和艺术态度,在日益全球化的国际性艺术生态环境中,是一种非常难得的建立在对于传统深入理解基础上的文化自信。我想,这种从文化和民族历史传统的角度,将历史和现实、传统和当代,以及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并置在一起综合分析和研究的艺术方式和社会文化态度,也非常值得中国艺术界和文化界借鉴和学习。

宋庄当代艺术文献馆执行馆长

吴鸿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