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放大

秋实——90后女性艺术家群展

日期:
2021年10月23日 - 2021年12月6日以往展览
开幕:
2021年10月23日
空间:
金杜艺术中心(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中路1号环球金融中心东楼201)
艺术家:
陶显、王浔、谢玄玄、杨蝉翼、张凯惠

展览简介

正在成长中的五位90后学院派女性艺术家,通过她们的作品,使人看到了每个人生活在时间的绵延中,她们运用各自理性的感知,敏锐的直觉,展现着自我的灵感交汇和生命认同。

——策展人 曹紫恬

用全新的图像来反观她们对电子时代的印象。从个人角度出发,探讨身份、情感、物质与社会之间的关联。通过真实与虚拟、主体与客体之间的转换进行创作,并不断拓展材料的运用空间。

——艺术总监 郭小力

金杜艺术中心(KWM Art Center)于10月23日举办《秋实》绘画群展,策展人曹紫恬精心策划,特别邀请五位90后学院派女性艺术家绘画及装置作品。展现目前年轻女性艺术家群体的崭新面貌,呈现一种新的绘画语言。五位女性艺术家用自己特有的直觉和生命内在的感受力,描绘出了对数字时代的看法。

在今天看来,90后艺术群体已经是在崛起中成长的非常重要的艺术群体。他们的教育背景、生活经历和艺术理念不同于上一代人,他们的艺术表达和创作方法都带着强烈的个人风格和可贵的独立性。90后艺术家的艺术审美趣味呈国际化趋势,有开阔的眼界和敏捷的思路,知识层面亦非常丰富,语言精确,思考也有力度,且创作心态上还带有一种游戏精神。当然,他们的才华也体现在个人的纯粹性上,以及对待艺术执着的态度,不断突破自己的勇气。

展览名为《秋实》,策展人曹紫恬认为用这样一个非常朴素的名字概括五位年轻的当代女性艺术家的群展非常合适,她们作品中的自我身份界定、对真实边界的思考、诗意且又孤独浪漫的独白,以及质疑日常生活中的种种物质性,在这个深秋的时间中,很从容的展现出来。

陶显的作品在于探讨个体与社会的关系是如何在由电子科技主导的今天不断发生改变的。她尤其关注在电子科技和社交网络的影响下的个人情感,身份和亲密关系。陶显选择与人像和身体相关的图像,利用电子设备重新结构图像的内容,并从技术系统的故障里寻找灵感,将这种“失灵”转变成画面里的视觉效果,仿佛绘画平面变成了发生故障的屏幕。

绘画、摄影、版画都可以成为陶显的艺术表达方式。她自发性地用电脑软件改变图片形态,扭曲、虚化等等,来创造一种新的叙述方式,挑战观众的视觉体验。陶显是近年来一位非常活跃的年轻艺术家,她的作品曾多次在美国,中国和日本等地展出。

王浔作品的母题是她自己认为的“诗意且无能的人”。她的自我解读是“当代社会展示出了一种最伟大的景象,即人不应孤单地活着。它向我们许诺团聚,只是我们依然无法梦到天堂,因为团聚的联结向我们要求着劳动分工。于是人被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于是人不应并且不能孤独地活着,不然他就会丢失指称其为某人的社会性的锚,且再无任何发生行动的可能。”

王浔作品的气质极为独特,诗意又孤独,她自身有种天然的哲学倾向,思考也很有深度,对画面的构思很自由到位。王浔同时也是善于探讨材料的艺术家,其中展出作品《神圣人》对于材料的运用就非常巧妙和成熟。

谢玄玄的作品多与被激活的童年记忆相关,如民间游戏、希腊神话、童话故事所关联,混杂的元素诙谐地描绘日常奇观,追问事物的生涩性,构造出一个温暖、浪漫又充满童趣幻想的世界。通过对自身的认可及身份鉴定,依靠作品来最后形成自身的呈现方式。

对于谢玄玄来说,日常与记忆都是她想言说的一部分,画面中每个时刻,都连接着过去的虚拟与不断延续的现在。在寓言与经典中,在琐碎、片段、繁复中寻找着次序感。作品《望星星望月亮》就是一件很有代表性的作品,很充分的体现了艺术家的将现实奇观化。谢玄玄作品的复杂性体现在她刻意制造的层次感中。《今天吃什么》系列采用自问自答的形式互动展现,是每天必须所要提出的一问。看似不经意的提问,其实是对今天普遍的物质性的追问。

杨蝉翼认为“思考也会在我们的大脑中产生热量。” 所以她借科幻小说家特德姜的话:“得以存在便是一个奇迹,能够思考就是一件乐事。我觉得我有权告诉你这一点,因为在刻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我就是这样想的。”

杨蝉翼的作品将丝网印刷的汉字、英文、符号、代码、和数字“0”和“1”切割后重新编排组合,以一定的进制转化为逻辑,层层叠叠,由内向外组合起来,构成一个全新的视觉图像。作品中的最初的文字信息来源于作者近些年来个人经历的梳理、以及对这件作品的创作意图的梳理。然后把这些文字通过程序编码转化成16进制、10进制、2进制的符码。从而让作品的文字的可读性被消解,文字背后的情感被单纯的0和1符码解构。作品的影像部分利用AE和TD等软件的生成技术,生成特定的光线变化和符号,使之与作品更完美的结合。

杨蝉翼说,它描述了信息时代算法的有穷性,存储了我因思考产生的热量。

张凯惠以绘画的方式尝试探索人的身份和空间与虚拟代码的关系,关注虚拟世界与现实生活的关联,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之间的多重身份。她还关注以不同的色彩和材料来记录当下,通过皱褶、汁液,图纸去表现各种状态。从日常入手忠实体现着自己的真实感受。

究竟什么是美?答案是不确定的,但她通过被丢弃物而发现着被日常忽视的美。什么才是真实的记忆?电子时代是不是所有记忆都是模糊的、被隔离的、被覆盖的?她运用“空无” 的哲思来做为诠释的路径,提供了一种可能性;怎么看待(观看)当下的世界?全球电子设备化、大数据背景,虚拟世界和数字成为另一个窗口,无法描述概况,但从个人化视角做出尝试,将虚拟抽象反转为物化图像重现真实。

她们用全新的图像来反观对电子时代的印象。从个人角度出发,探讨身份、情感、物质与社会之间的关联。通过真实与虚拟、主体与客体之间的转换进行创作,并不断拓展材料的运用空间。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