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s raining Rain Rooms in Chi...
2017.08.16
昊美术馆荣幸地宣布,持续性项目“我与博伊斯”的第五个展览,将于2021年7月17日在昊美术馆(上海)2层展厅开展,此项目每4个月邀请一位艺术家,用作品的形式与馆藏的博伊斯展览进行对话,并在博依斯展区以“展中展”的形式展出。项目由策展人杜曦云主持。
第五个展览,艺术家王广义用《人脸识别-寻找鞑靼人后裔》与博伊斯展开对话。
人脸识别能找出鞑靼人后裔吗?
文/杜曦云
种族(Race),是在体质形态或遗传特征上具有某些共同特色的人群,划分时可以根据外在特征(如肤色、眼色、眼型、发色、发质、鼻型、嘴唇的厚薄、头型、脸型等)、基因、以及自我认同等为标准。“人种”这一概念以及“种族”的具体划分,都是相当具有争议性的课题,在不同的时代和文化中都有差异。
对于种族的研究,至少在两个范围(国家范围和国际范围)进行,各种研究的目的不同,讨论非常复杂。目前,围绕着人种概念展开的辩论横跨多个学科,对于人种是什么、是否存在、到底有几个、应该如何定义、如何理解、如何分析等问题,尚无定论或共识。
许多演化学家和社会学家认为,基于近年来的生物学研究结果,任何对于人类种族的定义,都缺乏科学分类的严谨性和正确性;人种的定义是不准确的、随意的、政治化的和约定俗成的,随文化视角的差异而变化,种族应该视为一种社会建构。
但也有其他科学家认为,人种概念并非毫无根据,人种概念和多位点基因数据之间的确有关联,而试图摒弃人种概念的真正动机,主要为科学以外的其它原因。例如,科学界对诸如“高加索”、“尼格罗”、“蒙古”人种等词汇的支持,在近一百年里有明显的下降。但这些词汇原先指的是颅骨类型,源自颅面测量的技术,目前在法医人类学等领域继续使用。
鞑靼人(英语:Tatars,鞑靼语:татарлар,俄语:татары),先祖为柔然,是多个族群共享的名称,包括以蒙古族为族源之一的游牧民族、在欧洲曾被金帐汗国统治的部分突厥民族及其后裔。中国的塔塔尔族和俄罗斯等地的鞑靼族,都源自古代蒙古草原上的鞑靼人。如今的鞑靼人主要分布于中亚、阿富汗和欧洲(俄罗斯的喀山、乌克兰的克里米亚、白俄罗斯、波兰、立陶宛、芬兰)各地。
在博伊斯讲述自己神话般的濒死经历里,他说他的飞机坠毁在克里米亚的荒原上,鞑靼人发现了他,用毛毡包裹使他保暖、用油脂敷伤来治愈他。这个故事中,和祛魅后心底虚无的现代人相比,鞑靼人似乎保留了人类源远流长的某种神秘能力,提供给博伊斯开启艺术生涯的契机。博伊斯则从这个故事出发,对接和萨满、神学相关的大量寓言和符号,为他那些向着无限开放的艺术言行赋魅。
王广义在美术馆展厅里安置了人脸识别设备,让观众亲眼目睹自己和鞑靼人的面部相似程度。对观者而言,这可以是不期而遇的庄重“寻根”,也可以是变本加厉的轻松游戏,或者皆而有之。在中世纪至20世纪初的欧洲人绘制的地图里,鞑靼人的游牧区域被称为鞑靼利亚(拉丁语:Tartaria)。在欧洲文献里有时将“China”理解为汉人聚居的关内十八省,而将元、明、清朝境内北部的蒙古族和满族列入“鞑靼利亚”中,两者并列。在博伊斯的语境中,鞑靼人让失魂落魄者返魅后元气饱满的重新出发,鞑靼人-萨满-神学-政治-艺术之间环环相扣、起承转合。他认为艺术=生活,艺术=人:解放人类是艺术的目标,对我而言,艺术是关于自由的科学。在沉浸式遭遇人工智能、大数据的当代人眼里,“人脸识别”的意味是什么?鞑靼人的后裔长什么样?
2021年6月30日
杨天帅
It’s raining Rain Rooms in Chi...
2017.08.16
尤洋
卡塞尔文献展、巴塞尔艺术展会、明斯特公共雕塑展三个活动本质不...
2017.07.07
郑姝
《救世主》的市场成绩一面照出西方艺术交易体系的规范,一面也折...
2017.11.18
何 桂彦
看王音的个展,自然会思考绘画与反绘画的问题。“坏画”不知道是...
2016.06.24
樊婉贞
市场带动城市经济。香港开放的市场体制及面向大陆、背向亚洲市场...
2016.05.12
周婉京
“我们就像是被关在一个细菌培养皿里,还在看艺术。”
2020.05.04
高瑀
没有什么是能永远的。艺术家,艺术展,甚至艺术本身。
2018.08.15
唐昕
国内民营的非营利艺术机构比如北京的尤伦斯艺术中心、今日美术馆...
2013.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