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放大

塔博尔·罗巴克(Tabor Robak):禁止停车

日期:
2020年11月10日 - 2020年12月31日以往展览
开幕:
2020年11月10日
空间:
Edward Ressle(上海市黄浦区北京东路 205-215号)
艺术家:
塔博尔·罗巴克(Tabor Robak)

展览简介

Edward Ressle 荣幸呈现美国艺术家塔博尔·罗巴克(Tabor Robak)个展《禁止停车》,精选艺术家职业生涯中的九件作品以呈现其极具先锋性的数字实践。与历史上诸多开创性艺术家的作品一样,罗巴克以其精准渲染并极具视觉震撼性的动画创作拓宽了艺术的边界,挑战了传统艺术类别,并为新的表达可能性开拓了道路。作为艺术家在亚洲的首次个展,《禁止停车》囊括三张最新创作的喷墨打印影像作品及其职业生涯中具有开创意义的超现实沉浸式动画装置,呈现数字美学的潜在魅力以及对其被动消费后所产生的令人不安的虚无。人类正步入一个被全新社交和运行秩序所激进改变的世界,此次展览中的作品为我们与网络生活的关系提供了及时的反思。尽管罗巴克的创作美学充斥着潜在的焦虑和明显的质疑精神,其根源依然是艺术家对数字媒体作为想象力和可能性场域的持久的衷情。

《禁止停车》将展厅转变为一座停车库的样貌迎接观众,但与那些在城市中随处可见的混凝土空间不同,它很大程度上是为无人驾驶车辆所设计的,传统的手动或自动汽车不得入内。随着机器学习的发展和算法复杂性的增长,物理现实和数字系统之间的边界变得更加模糊。借助矩形模块和单向交通模式,停车库实质上可以对人类的驾驶行为进行编程。但是在无人驾驶汽车的车库中,这种建筑组织与智能汽车的数字编程并存,并被转换成为一种特殊的站点——在这里,在线/离线从价值和结果层面几乎没有区别。塔博尔·罗巴克的艺术创作也是如此。

罗巴克精通After Effects、CINEMA 4D、Photoshop、Unity等一系列软件程序,将此前作为商业设计师的经验注入艺术实践中,创作出一种炫目的数字超现实主义形态。在他充满想象力的构图和动画影片中,所有的结构和组成部分都被同等清晰地渲染为生动的色彩,呈现在人们眼前。在《潮池》(2016)和《暗房》(2016)这样的动画作品中(这两件作品都是程序生成的,可以无限运行),罗巴克极致利用了数字工具之所能,培育出浪漫主义崇高理念的一种当代推演。每件作品含有十亿种缤纷色彩,依照艺术家的原创软件进行运行,不断衍生为图案和纹理渐变的无缝旋涡。《至强》、《韦斯特米尔》、《维希拉》(均开始于2013年,完成于2020年)这三件照片作品,灵感来自CPU密集的电路系统和饱和的色彩。画面被尽可能地放大,直到这种无处不在的硬件意象被转化为一种类似几何抽象美学的作品。作品背部的光线晕染让人联想到当今的云计算设备,并体现出艺术家如何通过对数字艺术媒介的纯熟掌控,将其转化为一种看似可触的、物化的艺术作品。

本次展览的亮点作品之一《我的水在哪里?》(2015),曾于2016年展出于上海余德耀美术馆;该作品的其中一个版本近期被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收藏。在组成作品的十二块拼接屏幕上,书写文具、家用餐具和牙刷等物件填满了空杯和塑料容器。每一处图案都充满了不断变化着的华美细节。钢笔和马克笔的锐利轮廓从天而降,经过弹跳后静落;在这里,没有一处细节会被忽略。正如布鲁斯·瑙曼自省的、以耐受力为基础的工作室表演审视了艺术创作的过程,罗巴克在这件作品中的实践同样具有某种乏味的本质。《我的水在哪里?》是艺术家对劳动的深度个人反思成果,以动画的形式描绘了工作与生活平衡的消失状态,使其既令人着迷,又让人难忘。

《醉鸟宇宙》(2018)在两种情绪感受之间占据了一个不确定的空间:一边是令人痴迷的关注状态,一边是引人思索的焦虑感。一块人们熟悉的手机锁屏画面被放大到一个纪念碑般的令人瞩目的尺度,成为背景上一池艳丽的流动色彩。作品画面起初看起来像一只当代的熔岩灯,平静而引人沉思;后来实则更像是一只捕蝇草。迷失在屏幕迷幻色彩中的观众可能会错过屏幕底部不断弹出的实时新闻通知,这些来自CNN的实时新闻弹窗加强了观者对那些与自身密切相关的全球重大事件的沉思性的观看体验。作为一件直述当代生活经验质感的艺术作品,《醉鸟宇宙》于2020年参展了沙迦艺术基金的大型群展《焦虑时代的艺术》。

关于艺术家

塔博尔·罗巴克,1986年出生于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市,是二十一世纪年轻一代艺术家中的佼佼者,致力于推动数字美学的发展和边界。罗巴克的沉浸式动画影像装置充满了想象力和趣味性,同时具有前卫的超现实感,这源于他早期对软件和数字工具的热爱。罗巴克从少年时期就开始参与商业设计项目,2010年从波特兰西北太平洋艺术学院毕业并获艺术学士学位,此后曾在耐克和AT&T等公司工作。

罗巴克的作品被世界范围内众多著名艺术机构收藏,包括奥尔布赖特-诺克斯美术馆(纽约州水牛城)、德斯特当代艺术基金会(雅典)、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纽约)、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纽约)、蛇形画廊(伦敦)、余德耀基金会(雅加达)。其近期主要的美术馆展览包括《焦虑时代的艺术》,沙迦艺术基金会(2020);《开放世界:电子游戏和当代艺术》,美国阿克伦艺术博物馆(2019-20;后巡展至美国库立尔美术馆以及圣何塞艺术博物馆);《投射》,Stads三年展,比利时;《新秩序:21世纪的艺术与技术》,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2019);《我在互联网上长大》,芝加哥当代艺术博物馆(2018)。艺术家将于2020年12月携全新作品参展维多利亚国家美术馆三年展。

罗巴克的特别项目包括2017年受微软公司委任于其纽约旗舰店合作的文化墙项目,同时以作品《流体样本》(Liquid Demo)参与了公共艺术基金举办于巴克莱中心的《综合艺术家:商业突破》(Various Artists: Commercial Break)项目。艺术家近期与设计师品牌巴黎世家(Balenciaga)合作了一部动画影像作品,由DJ Hell配乐;并于2019年在纽约SoHo区的梅森·马吉拉(Maison Margiela)临时概念商店展出其作品。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