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回应沉默
我们害怕死亡
又渴望活着
或者
只是一直从属于
被迫
—— 策展人 方慧
如何意识到生命里相反的力量?在提出这个问题的同一时刻,「问题」即刻构建了一个困境式思维:什么样的生命样式和它有怎样的相互力,最重要的一点是即将回答问题的人,是否会追问问题产生的原因。
以上这套问题模式可以认为是思维的逻辑,也可以认为是语言的游戏,就像维特根斯坦的观点,凡是能说的,都是可以被命名的,当然可以被说清楚;凡是不能说的,无法言说对象内在特性的,那是无意义的(就像追问声音为什么不能是红色),我们对此必须保持沉默。现在问题继续,在我们时代特有的真实冲突中,在集体立场下,当「个体无意义」成为主流意识立场的范式时,如何呈现无意义的个体沉默?
方形工作室将于8月28日为烟台观众呈现青年艺术家郑新皓首次个展「是如何」,本次展览也是方形以影像、装置为主要展陈的首场实验艺术展。当艺术总是利用最新的创作方法来设定新的观看界限时,艺术家(郑新皓)则从自身境遇出发,用精准的观念处理他所遇到的困境,人际消耗、生存焦虑、亲密关系、家族身份等。
在这组作品内容下,「是如何」呈现了日常中被给予的习惯性困惑:同质化的生活,每个人按照通用的规则来思考、交谈和生活,那些逐渐偏离主流正常的敏感,无论是伦理的、心理的还是物理的种种疑问,在未来会成为福柯所谓的「癫狂」么?在这次展览的新场域里,观众可以看到艺术家使用日常材料(布匹刺绣、3D打印)、物品(负片、蜡烛、节拍器、只有秒针的时钟)、非叙事影像装置,阐释冷静背后所孕育的个体的不安与危机。
郑新皓,1996年出生于兰州,西安美术学院公共艺术专业,研究生在读。他的作品大多具有先验意味,倾向于用现象学的眼光去投向现实,在不断追问中将沉默言说。
面对不确定而又原始的直观,构建偏离正常下的制约观看——方形·界限第10场,寻找个体,用「沉默」回应沉默。
Square Studio
2021.8.22
王礼军
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向京
同为雕塑艺术家的向京谈路易斯·布尔乔亚
2019.04.08
黄燎原
黄燎原眼中的迈阿密海滩艺博会有哪些亮点。
2015.12.23
邱家和
内地雨雪初霁,香港却已是春意盎然了:由于香港巴塞尔艺博会3月...
2015.03.10
陈 欢婷
其实只靠花了十亿元买画,并不能把一个美术馆推向国际。 感觉...
2015.11.12
胡湖
看艺博会后画廊老板们对媒体说着各种言不由衷的话,是一件有点残...
2015.10.20
金耕
刚刚做完彭小冲的新水墨展“水中花”。这个在我职业生涯中用时最...
2014.03.11
金闪
用棍子撬开门,泥地上有两个塑料垃圾桶,一个蓝色的,一个红色的...
2014.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