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中的身体和宇宙——从隋建国作品谈开去”艺术与科学主题沙龙

日期:
2019年4月7日以往展览
开幕:
2019年4月7日 14:30
空间:
北京SKP 四层RENDEZ VOUS书店

展览简介

对谈嘉宾:

刘兵(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教授)

隋建国(艺术家,中央美术学院前雕塑系主任、教授)

主持人:罗怡(策展人与博物馆顾问)

活动内容介绍:

对谈将从隋建国先生在SKP艺术橱窗大家系列展出的作品展开。本次展出的雕塑是其“衣钵”系列的发展“衣纹研究系列”中的两件。艺术家将西方舶来的中山装——中国国服作为主要创作语言,穿在了米开朗基罗的两尊艺术史上著名的裸体男性雕像上。当西装革履的当代白领走在橱窗前,与穿中山装的古典奴隶“相遇”,“SKP艺术橱窗”犹如一场令人充满反思的时空戏剧现场。同时,一组视频则记录与展现了隋建国先生以艺术语言对宇宙时空的探索、对存在意义的追问,以及建设雕塑新体系的雄心与尝试。新的科技成果如3D打印等在创作中的应用,更是让人不禁好奇艺术和科学、科技的连接与关系。

科学和艺术的想象是推动着人类不断探索自我与世界的最大的动力,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这两股力量有着神秘的交织与重合。为此,我们邀请了对这个话题最有发言权的著名“科学文化人”、清华大学科学史博导刘兵教授,从人类科学史发展的角度切入展开,与艺术家一起,就以下相关话题方向,围绕“艺术与科学”展开跨领域的对话与讨论,以下话题都可能被包含其中:

人类文明史(科学与艺术)中对身体和物质的探索以及本质

科技发展是否重新定义了身体/物质的存在意义和存在关系?

从已知和未知(科学猜想)探讨科技对人类的身体和意识的影响?

从负空间到宇宙凹凸到中国艺术与文化中的留白

时空在不同维度导致对观看的认识|不同时空维度的“艺术效果”

从庄子的“万物齐一”到霍金的“果壳中的宇宙”

嘉宾过往语录:

刘兵:

人类对于世界的认识上的“平行性”,是指尽管科学家与艺术家有着不同的认识世界的方法,而且在其“作品”的表现形式上也体现出巨大差异,是在不同的领域中按照各自的“范式”从事着对世界的探索,但却经常不约而同地触及到相似的主题,得出相似的“结论”,或者说,表现出了相似的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在科学和艺术这两个领域里,人们探索世界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认识和发现的平行性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只是我们不应过于以科学的严格性来要求其艺术中的平行性认识,也不应以艺术中的标准来评价科学。

确立了这种平行性的存在,就向人们提出了一个新的、更深刻的问题:为什么它会存在?人类认识世界是否在不同的领域中有着某种共通的规律?要回答这些问题并不容易。不过,有一种可能性,就像米勒已经提到的那样,美学的因素,也许是重要关键。或许,美学,是在更大的范围中不同领域里人类认识世界的某种更基本的范式?

隋建国:

“中山装代表了近一百年的中国历史。中国人身上都有一件看不见的中山装。”

“脱下中山装,我找到了身体”。

“我的肉身是一个意外,我用它来寻找另外一个意外。去掉被规训的视觉感官,面对未知,寻找未知,也许可以回归到最原始的状态”。

“我的身体作为一个负空间,永远是显示在泥巴的形式中”

“雕塑家追求的永恒,千年,万年,只是相对人的生命而言,如果从超音速想到光速、联想到宇宙的时间,那这种永恒就不算什么….”

“我这十年的艺术实践,就是对意外和未知的追寻,这是一种对直觉的信任。直觉相对比较肤浅,艺术家和科学家的工作是捕捉这种直觉,然后把它发展成知识,进入一个更深层的理解。”

嘉宾简介:

隋建国,1956年生于山东省青岛市,享誉国际的中国当代雕塑家。自1989年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研究生班毕业至今, 他的艺术创作历程贯穿着对当下主流艺术范式的反思与挑战。 他的艺术展览遍布世界各大主要的博物馆与展会,并被大英博物馆等世界级博物馆收藏。他被评论家誉为“在观念主义方向上走得最早也最远的中国雕塑家”。

刘兵,1958年生,曾就读于北京大学物理系及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现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协-清华大学科技传播与普及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常务理事,上海交通大学等多所高校兼职教授。刘兵教授著书立说,不胜枚举,是推动中国科学史发展与普及的关键人物。

主持人简介:

罗怡,独立策展人/博物馆顾问。毕业于伦敦艺术大学圣马丁学院。22岁担任《好书》杂志执行主编。曾为今日美术馆副总经理(总编辑)《东方艺术》杂志编辑总监等。2017年设计北京艺术总监。2018红砖美术馆顾问。有《当代艺术博物馆》等多部著述 (合著)出版。是2018“ACBD”艺术季等多项展览与艺术活动的策展人。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