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放大

滕菲:诺亚方舟还在吗?

日期:
2021年3月20日 - 2021年5月15日以往展览
开幕:
2021年3月20日
空间:
壹美美术馆(北京市海淀区北清路中关村壹号)
艺术家:
滕菲

展览简介

前言

诺亚方舟还在吗?

决定做这个展览是因为在这个特别的庚子之年有话想说。

先说展览名字的缘起。早在1992年我逗留德国期间,在柏林CHRISTOF WEBER 画廊的个展中做过一件装置作品名为“诺亚方舟”。该作尺寸为150*80*20cm大小,材料采用羊毛纤维,手工制作硬毡状,船身分两部分实施,最后拼合组装于一体,用蜂蜡将带有玫瑰香味的干花封存植入船体,是一只对未来承载着忧伤却不失诗意和美好憧憬的诺亚方舟。在人类心中,诺亚方舟原本是“希望”和“未来”的象征!

来到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伊始,人类的生活方式极速发生改变,令人猝不及防的变化,让每个个体似乎在一夜间经历了从无限自由到划地为牢式的骤变。在这个庚子之年,我同样经历了常人都有的日复一日——自我隔离、网购、网络会议、口罩、健康码、洗手、核酸检测、病毒变异。它和以往的任何一次疫情和自然灾害不同,不是小范围、不是地域性,而是全球覆盖,加之救治等问题的未知性和不确定性,无处、无人可幸免。

从工业文明到信息文明的发展与变化,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方式在改变,数字时代的去中心化在带来更加自主便捷的同时,也越发松散和碎片化。面对突发危机导致的资源匮乏,引发地域间的自我保护机制急剧放大;加之资源分配不均带来贫富两极分化的社会问题愈演愈烈,原本日渐脆弱的社会开始失控,终将世界的裂变推到了极致。世界在震荡,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不安、无序与飘零。原本就是一个整体,为什么会有这般的撕裂?这个世界还能顺应自然圆融万物吗?也或许跳脱出来才会发现,世间的这一切原本就是事物运行的常态,不足为怪?

我无所适从,想去找回诺亚方舟,即便它已形骸散落。

我行走,感受生命从生到亡的无常之常道。(我行,故我在)

我做无用工,体悟有为无为的实相。(从前……)

我寻求存在,让自己属于自己。(重新再来)

我带上自己用的箱盒、收纳的物件和拆解后又重组的故事,还有对这个特殊年代的纪念“we are the world we are the children四海皆一家我们同为子民”来了,诺亚方舟还在吗?

——滕菲 写于2021年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