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放大

从《新摄影》到“摄影奖”——来自三影堂收藏作品展

日期:
2014年3月9日 - 2014年4月20日以往展览
开幕:
2014年3月9日
空间:
何香凝美术馆(深圳市南山区深南大道9013号)

展览简介

“从卡拉汉到杰夫•昆斯:来自靳宏伟的收藏”

“从《新摄影》到‘摄影奖’——来自三影堂收藏作品展”

展览信息

展览名称:从卡拉汉到杰夫•昆斯:来自靳宏伟的收藏

主办: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何香凝美术馆

协办:希帕中国

展览总监:乐正维、冯博一

学术主持:王璜生

策展人:蔡萌、谢安宇、汪海

策展助理:周赫

开幕式:2014年3月9日 (周日) 17:00-18:30

展期:2014年3月9日—4月20日

地点:何香凝美术馆

展览名称:从《新摄影》到“摄影奖”——来自三影堂收藏作品展

主办: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何香凝美术馆

展览总监:乐正维、冯博一

策展人:荣荣、毛卫东

策展助理:谢安宇、汪海

开幕式:2014年3月9日 (周日) 17:00-18:30

展期:2014年3月9日—4月20日

地点:何香凝美术馆

讲座

我们的影像世界 主讲人:荣荣

不见不散:照片的样子 主讲人:蔡萌

时间:2014年3月8日14:30-17:00

地点:何香凝美术馆报告厅

对 话:本土与西方:再谈摄影收藏

对话者:靳宏伟、荣荣、杨延康、付羽、蔡萌

时 间:2014年3月9日(周日)14:30-17:00

地 点:何香凝美术馆报告厅

“从卡拉汉到杰夫•昆斯:来自靳宏伟的收藏”和“从《新摄影》到‘摄影奖’——来自三影堂收藏作品展”是“灵光与后灵光——首届北京国际摄影双年展”之中“收藏展”的两个部分,将通过巡展的方式于2014年3月9日在何香凝美术馆同时开幕。

这两个摄影收藏展通过将中国本土与西方之间,具有代表性的个人与摄影收藏机构的藏品进行充分展示,旨在鼓励、推动一种对当代摄影作品的收藏意识,以及通过这些精选的经典藏品,展示出一种彼此参照、相互对应的维度,进而探讨摄影如何在既往与当下、本土与西方、媒介与社会的语境关系中,生发与呈现出的新的认知和体验,以及在这个充斥着数字化的时代,如何重新把握和认识当代艺术的特征与价值。

从卡拉汉到杰夫•昆斯:来自靳宏伟的收藏

2011-2012年间,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成功举办了在国内八座城市巡回的“原作100:美国摄影收藏家靳宏伟藏20世纪西方摄影大师作品中国巡回展”(以下简称“原作100”),作为2009 年以来对中国摄影界产生影响的西方摄影作品展,该展也曾于2012年3月巡回至何香凝美术馆展出。而作为中国摄影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以摄影史为线索的西方摄影大师原作展,“原作100”不仅使摄影的“原作”概念在中国形成进一步的广泛认同,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新建立摄影认识的新契机。

这次,我们再度从靳宏伟先生新近收藏的一大批藏品中挑选少部分摄影大师包括哈里•卡拉汉、罗伯特•梅普尔索普、莎莉•曼、辛迪•舍曼、达明•赫斯特、安德烈•古斯基、杰夫•昆斯的精品,共有66 幅摄影作品巡展至何香凝美术馆。此次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何香凝美术馆主办,“希帕中国”协办,蔡萌、谢安宇、汪海担任策展人。

无论是“原作100”,还是此次展览,我们如何看待西方摄影的经典与传统,如何感受它的现代与当代,如何认识它作为一个艺术门类的“媒介特殊性”,以及如何将其视为一种宝贵的艺术遗产和视觉参照,进而为我们的当代艺术未来发展提供更多有益的思想和话语资源。这是我们前行的动力,也是作为我们策划此展并巡展到何香凝美术馆的基本出发点。

从《新摄影》到“新人奖”:来自三影堂的收藏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与文革结束后开始寻求从沙龙美学和社会批判角度追求新摄影语言的一代摄影师不同,《新摄影》潮流中的摄影师们更多地把注意力转向了自身,自觉或不自觉地从摄影的自我映射这一特性入手,以当下宏观的社会现实状况作为影像创作的载体,镜像般地在创作的图像中,把一代人的困惑、焦虑、压抑和怀疑呈现出来。从那一代人开始,更多的摄影创作者开始探索摄影在政治和社会批判工具这一功能之外的可能性。而2008年开始举办的“三影堂摄影奖”,在发现摄影新人的同时,也对延续这一可能性探索的脉络进行了梳理。年轻一代的探索更具多样性,也体现出更多的层次和越发敏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本次展览展出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所收藏的19位艺术家的113件摄影作品,透过三影堂的藏品向公众展现九十年代后中国摄影走过的探索之路。该展览由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何香凝美术馆主办,荣荣、毛卫东担任策展人。

为配合这次展览,何香凝美术馆在展览开幕之际,还举行了相关学术与推广项目,包括摄影艺术家、北京三影堂影像艺术中心创办者荣荣的“我们的影像世界”和评论家、中央美院美术馆策展人蔡萌的“不见不散:照片的样子”两场讲座;艺术家与收藏家靳宏伟、荣荣、杨延康、付羽、蔡萌的“本土与西方:再谈摄影收藏”的座谈与对话,以及针对少年儿童参观、参与和互动等教育推广活动。

学术活动

学术活动分为讲座和对话两种形式。我们将围绕摄影与收藏的关系、西方现代主义摄影的遗产,以及摄影如何作为一种社交媒体时代的个人诉求表达方式等诸多议题展开。

讲座

时间:2014年3月8日14:30-17:00

地点:何香凝美术馆报告厅

讲座1

我们的影像世界

主讲人:荣荣

内容简介:

三影堂是我和映里创立的摄影交流的舞台。无论当时还是现在,中国都还没有发挥摄影美术馆功能的艺术空间,三影堂在这样的环境下不断成长,成为独立开展活动、在海内外广泛获得好评的艺术场所。

对于我们来说,这个摄影艺术中心的存在,是一次摄影表现上的挑战,这一点非常重要。今天,我们活动的场所扩展到其他公共空间,或者说我们不断被邀请到这些空间。然而三影堂是原点,我们在追求摄影的新的可能性的同时创造了这个空间。

一般而言照片是平面的,只存在于有限的框架之中。为了摆脱这种限制和框架而苦苦追求的人不在少数,我们俩也是这样。然而,我们意识到无论尝试变换怎样的手法,都逃不出摄影是平面的这一绝对强势的事实,所以我们决定对这一传统思考方式发起了挑战。与此同时,我们决定超越“摄影师”这一概念。

不断确定彼此是对方的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人,并不等于同于秘密地厮守着两个人的世界,我们也是从那时开始感觉到这一点的。与他人共有我们的世界,允许他人的介入,这样也许能够形成一个更强大的世界。带着对于这种无限扩大的可能性的期待,我们选择了三影堂这个名字。

主讲人简介:

荣荣,中国当代摄影艺术家,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创始人及总监。他以“人与生存环境”、“人与自然关系”为艺术表达核心创作了包括《东村》、《六里屯》、《草场地》和《富士山》等享誉国际的摄影系列。作品被包括MoMA、美国盖蒂博物馆、瑞士尤伦斯基金会、东京都写真美术馆、森美术馆等国在内的际顶级艺术机构和私人收藏。

2007 年6 月,荣荣与他的妻子,日本著名摄影艺术家映里共同创立中国首家非盈利艺术机构“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在此期间,他们多次负责并策划东西方国际摄影大师及学者的大型展览、讲座及沙龙活动,包括成功举办三届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草场地摄影季•阿尔勒在北京”、“荒木经惟:感伤之旅”展览及跨越了5 年里程碑的“三影堂摄影奖(TSPA)”。

讲座2

不见不散:照片的样子

主讲人:蔡萌

内容简介:

今天,作为当代艺术的摄影,丰富了当代艺术的媒介方式,已经为大多数人所认同。进入当代艺术,延伸、拓展了摄影的可能性,突破了摄影作为艺术的边界。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现代主义时代兴盛的艺术媒介,依然在进入当代艺术阶段后爆发出来的勃勃生机。可是,除了当代艺术以摄影形式呈现,或是除了摄影的当代艺术应用之外,摄影自身还一直存在着“摄影作为艺术”的状态。这一状态,为摄影自身提供和建立了审美基础、美学架构和独特品性。一种仅仅属于摄影自己的艺术样式。而这一艺术样式的物质媒介载体就是“照片”——为提供审美并建立摄影认识服务的“照片”。那么,到底什么是“照片的样子”?它的媒介特殊性是什么?它的本体语言特性在哪里?本讲座将试着围绕上述问题进行展开。

主讲人简介:

蔡萌,工作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部,曾供职于中国艺术研究院摄影研究所,并曾任广东美术馆摄影项目总监。曾策划“看真D.com:第三届广州国际摄影双年展”(广州,2009 年)、“景观•静观:中国当代摄影展”(北京,2009 年)和“首届CAFAM 未来展:亚现象•中国青年艺术生态报告”(北京,2012 年)等多个展览。

对话

时间:2014年3月9日14:30-17:00

地点:何香凝美术馆报告厅

本土与西方:再谈摄影收藏

对话者:靳宏伟、荣荣、杨延康、付羽、蔡萌

内容介绍:

这场对谈是2013年12月12日,在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图书馆举办的同名讨论会的一个延续,为了配合此次何香凝美术馆的展出,除了上次在三影堂对谈的靳宏伟、荣荣、蔡萌这三位嘉宾外,主办方特意邀请了长期工作和生活在深圳的著名摄影家杨延康,以及曾经在“原作100”展览巡回期间配合该展览进行的一系列现场导览的著名摄影家付羽先生共同参与。届时,五位嘉宾将围绕摄影的收藏、摄影大师的原作对建立摄影认识的重要性,西方摄影大师作品中的摄影语言,风格对摄影创作、摄影观看的影响等话题展开探讨。

更多动态可以留意我们官网 www.hxnart.com

新浪官方微博:@何香凝美术馆

微 信:hxnart

联系人

林帆:

Email:lftop@163.com

Tel:0755-26905273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