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的裸体一目了然,其视觉效果取决于所处的周边环境。绘画中...
2012.07.24
2013年12月15日下午3点,DOU空间将迎来青年艺术家董健的个人作品展“荒原”。艺术家董健是西安成长起来青年艺术代表,致力于消费时代艺术反思的创作探索。此展览由著名艺术批评家彭德先生担任学术主持、批评家蓝庆伟先生担任策展人,在DOU空间的大力支持下呈现董健近两年来的艺术创作。展期自2013年12月15日开幕将持续至2014年2月15日。
1978年出生的董健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现任教于西安科技大学和西安美术学院。现代生活生发着泛滥视觉,忙碌与色彩填充着那些被时间占据的“饱满”生活,而董健像一个充满虚无主义与悲观主义的空心人,对这个色彩斑斓的世界持有充分的质疑。在其早期系列“向上看”、“姑苏遗梦”作品中,“与记忆相关”这个解释或许可以作为“仰望天空”行为的最佳答案。在这两个系列的作品中,我们看到更多的是一种静谧描绘的冥想与追忆。在新的创作系列中,董健选择了一种将过去与现在的悖论融为一体的解决方案。
以先入为主的方式观看董健“遗失的风景”系列作品显得再正常不过,其中的园林形象往往会被理解为再传统或符号化,这不足为怪,因为董健的作品用意的其中一点便是对这种主观简单粗糙理解的批判。从印象派开始,绘画中“物理真实”与“视觉真实”的研究就越来越细化,获得的差异也越来越大。董健用色带营造的迷惑手段令观者犹疑,因为那些品红色、柠檬黄色和苹果绿色的风景事物显然在人们的现实经验之外——理论上也没有这些色彩的风景,只有在调高了饱和度印刷的某个阶段,它们才切实存在。将刺眼的荧光色带直接植入绘画在视觉效果上或许显得简单,但这恰恰是艺术家追求的真实之一,只有这样画面才更像是印刷机器失调后的印刷物,也同样是这样明确的色调才能与背景的黑白形成最鲜明的对比。于是观者的潜意识驱使他们去寻找色带中最接近真实的部分——这个黑白的部分恰好又被艺术家处理得格外写实。在找到这个领域的时候,每个人都松了一口气。“熟悉”的风景,是人们内心的安全领域。董健用简单的色彩游戏驱使了观者的意识,让人们在被动中主动寻找个人经验圈养出的安全感。这只存在于意识中的风景,反而成了疏离的真实。
刘钢
现实中的裸体一目了然,其视觉效果取决于所处的周边环境。绘画中...
2012.07.24
刘钢
我有时跟我老伴说,我真正的恋爱对象是绘画,而不是你。
2020.06.04
周婉京
疫情时期的写作就像是站在自己的历史之外,回看自己的过往。
2020.05.10
王晓松
从纽约回来的朱先生常对朋友说的一句话是:“人真多啊”。
2023.07.10
酒仙桥一姐
没有线下,线上就是个寂寞。
2021.04.06
崔灿灿
他离开了,上升成夜空里的星星,照亮着我和朋友们,也照亮着石节...
2021.03.18
刘钢
表面上看,这件名为《金秋》的作品是一幅平淡无奇的山水画。然而...
2013.11.05
王 从卉
2014年,香港,秋。去还是不去,这是一个问题。 于是问了香...
2014.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