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马凌画廊(香港/上海)很高兴能够在Condo 纽约中推出两位艺术家,杰里米‧埃弗雷特(生于1979年,美国)和郑洲(生于1969年,中国),对两位艺术家的挑选,体现了画廊对促进东西方多元交流的推动。
杰里米‧埃弗雷特的作品似于句子的片段——一种抒情诗词的篇章,以忘情但又精准的方式宣读给全世界。由景观建筑改投艺术创作的埃弗雷特,在多伦多大学完成艺术硕士学位。在科罗拉多州土生土长的埃弗雷特,成长环境充满了原生态空间,经常与孕育脉动的赤裸大地接触。受大地艺术大师罗伯特‧史密森 (Robert Smithson) 和迈克尔‧海泽 (Michael Heizer) 影响,他的作品微妙地从程序和创作演变为从直觉出发,作品从未完满创作至完成,其意义只存在于美与凋零的转换之间。
无论是站在《垫画》(2018)其晕染的蓝色色调,或《曝光光箱/玫瑰》(2018)其由灯光照出的紫红渐变的渲染,观众在视觉上产生移动的错觉,反射性的表面,引诱和挑逗人的目光。引用动态的感官,《就地 #8》(2013)照片中的人正在走动,其作品以简陋又随意的方式固定在木框上。《肯尼天堂》(2017)唤起了一种紧绷的状态,作品中一张折叠椅和墙壁之间镶嵌了一个棕榈树盆栽。埃弗雷特的作品不仅研究不同的媒介,更试着寻找其中的平衡,反过来要求观众露出弱点。
相反的,郑洲是一位依赖本能的画家,他的笔触闪躲又大胆,带了一种迫切感——去捕捉、去描绘这充满情欲与奥秒的宇宙,这些我们人类与艺术家同时见证的一些现象。参考着《易经》(“The Book of Changes”),郑洲引用天文学,评论构成我们宇宙的各种成分,以色彩和技巧模仿它的连绵、多变、及跳跃。
意象、人群、动物、及物体——日常生活中的元素是郑洲的主角,但没有任何东西保有原样。在《胜利者》(2014)中,一群人撑起了主角的躯干,他举起手臂,画中通过轮廓和扭曲的肢体强调了人们的热情和兴奋。郑洲对宇宙的兴趣在《指月》(2014)里呈现,一个身体靠在一张绿色火焰床,仿佛是天空中燃烧的星星。《猴山之王》(2014)中有反覆出现的动物主题,一个巨型的猴子像幽灵立于卧倒的人像前,而《沟通的密码》(2018)似乎是一幅图像和数字的拼贴,结合多变的绘画技巧、人物和深度感,提供了各种各样的隐喻性和偷窥的暗示。
杰里米‧埃弗雷特 (Jeremy Everett) 是位新晋年轻艺术家,曾在纽约、巴黎举行个展,并在摩纳哥、柏林、香港和洛杉矶参加多次不同群展。他最知名的作品在芝加哥现代艺术博物馆中展出,由费顿制作目录。杰杰米‧埃弗雷特的作品已被艺术评论家广泛支持,并在《L'OFFICIEL DE L'ART》、《缪斯杂志》、《纽约时报》、《史密森尼杂志》、《Flash Review》、《现代画家》与《ArtReview》等出版物中刊登。
郑洲1969年出生于浙江温州,1990-1994年就读于浙江美术学院版画系,1994-1996 在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工作。1997-1999年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研究生课程班,2000-2010年在中国美术学院附中工作。 2013年至今,以自由艺术家身份生活于北京。2017年在马凌画廊上海空间举办首次个展“悬象”。
王礼军
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胡湖
看艺博会后画廊老板们对媒体说着各种言不由衷的话,是一件有点残...
2015.10.20
向京
同为雕塑艺术家的向京谈路易斯·布尔乔亚
2019.04.08
陈 欢婷
其实只靠花了十亿元买画,并不能把一个美术馆推向国际。 感觉...
2015.11.12
邱家和
内地雨雪初霁,香港却已是春意盎然了:由于香港巴塞尔艺博会3月...
2015.03.10
李苏桥
其实昨天我没有能够回到北京、来到嘉德拍卖“现当代艺术夜场”的...
2016.11.16
黄燎原
黄燎原眼中的迈阿密海滩艺博会有哪些亮点。
2015.12.23
金耕
刚刚做完彭小冲的新水墨展“水中花”。这个在我职业生涯中用时最...
2014.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