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台湾艺术发展于1960年代正经历一个剧烈转变和拓展革新的阶段,“画会”为当时极具代表性的产物,一般最常提及的就属“东方画会”及“五月画会”,而本展正是“五月画会”代表人物之一韩湘宁个展。两个主题展区是亚洲艺术中心一馆的“再现一九六O”,以及亚洲艺术中心二馆的“不是山水”,分别展现台湾战后艺术“六O年代”的特殊表现力,与此一重要艺术家获得战后台湾艺坛重要的刺激力量、思想发展,因应时代与旅途的发展所做的新的创作系列,一窥其延续至今丰沛的创作力。
亚洲艺术中心 台北一馆“再现一九六O”
韩湘宁将自己60年代的油画图像以数位微喷方式再创作,薄涂压克力及凡尼斯,创作出《再现1960》系列。从这系列作品中可以看到那些经由创作者撷取的图像,进而转为符号的重现,也召唤了原始画作中的时代意涵;同为数位微喷的《雨水非水墨》系列,雨水的痕迹随机地呈现在地面上,层层叠递的仿如抽象画般,又散发如水墨画的气氲,游离在似是而非的氛围中。而这两个系列有个共同之处,在于画面都经过低度的绘画处理,这种手绘的低度情感形式,如同艺术家抽离自身的主观意识,以旁观者的角度在画面中展现物的状态,凸显其物性和时代性,也反映出韩氏的观看哲学。
本展区另有两件韩氏于60年代创作的实验影像《跑》及《今日开幕》,此次特别针对影像的内容,规划为整体的空间展出形式。韩湘宁挪用约翰・凯吉 (John Cage) 的《4’33”》,从“机遇音乐”概念出发,特别将《跑》重新剪辑为4分33秒,观众进入空间所产生的行为和声响,都将成为《跑》这件作品的一部分,巧妙地将《4’33”》所承载之意涵重新在无声影像中跨领域的致敬赋予了作品多重的意义层次。而《今日开幕》的影像内容则是借由把玩人偶等行为,阐述人们青春年少时对性的幻想;我们在展览空间中以影像重叠的方式呈现,引导观者进入现实与幻想之间的出神状态。
王礼军
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李苏桥
其实昨天我没有能够回到北京、来到嘉德拍卖“现当代艺术夜场”的...
2016.11.16
向京
同为雕塑艺术家的向京谈路易斯·布尔乔亚
2019.04.08
胡湖
看艺博会后画廊老板们对媒体说着各种言不由衷的话,是一件有点残...
2015.10.20
邱家和
内地雨雪初霁,香港却已是春意盎然了:由于香港巴塞尔艺博会3月...
2015.03.10
陈 欢婷
其实只靠花了十亿元买画,并不能把一个美术馆推向国际。 感觉...
2015.11.12
黄燎原
黄燎原眼中的迈阿密海滩艺博会有哪些亮点。
2015.12.23
金耕
刚刚做完彭小冲的新水墨展“水中花”。这个在我职业生涯中用时最...
2014.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