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丹·格雷厄姆
——精选辑
—
艺术家
丹·格雷厄姆 Dan Graham
—
展览时间
2017年11月9日 —— 2018年2月25日
—
展览地点
红砖美术馆,北京
展览
╱
丹·格雷厄姆—精选辑
红砖美术馆与里森画廊及格林·纳夫塔利画廊携手宣布丹·格雷厄姆(Dan Graham)在中国的首次个展将于美术馆举办。格雷厄姆作为当代艺术中最具革新和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在很多重要的艺术发展动态上始终走在前沿,其中包括观念艺术、影像和电影装置艺术、行为艺术和特定场域雕塑等。格雷厄姆的作品常常将私密与公开、包容与排斥之间的界线模糊,其作品在世界各地展出。此次红砖美术馆的展览以20余件艺术家的新作、近作及旧作完整地为观众呈现了格雷厄姆艺术五十多年创作的特点概观。
上世纪60年代初到70年代,格雷厄姆开始探索有关行为、裸露、偷窥、镜面反射以及俗世的种种议题。为了获得最广范的受众群,格雷厄姆当时喜欢的宣传方式是将作品登在报刊杂志上做广告。这些杂志作为展览的一部分,将在中国首次展出,它们通过将艺术品降至一则单纯的广告,挑战了人们的价值观,被视作格雷厄姆正式介入观念艺术创作的里程碑。
早期行为影像
_________________
格雷厄姆对行为艺术的远见也体现在他早期行为影像的展览中。单频定时作品如《宽松/放松》(Lax/Relax,1969)和《表演者/观众/镜子》(Performer / Audience / Mirror,1969/1995)将墙面等大的镜子、摄像机以及观众的参与融合在一起,着重呈现了艺术的互动力和反映力。这些旧作代表着艺术家开创性地使用录像来记录感知,也印证了他对电影符号学的喜爱。像《摇滚我的信仰》(Rock My Religion,1981) 和摇滚木偶剧《别相信任何一个30岁以上的人》(Don't Trust Anybody over 30,2004年)等作品强调了摇滚音乐的文化价值,并展现了格雷厄姆与青年文化的交汇以及他在跨界合作上的创新方法。这些影像将在红砖美术馆进行完整地放映,呈现了艺术家于历史的各个时期所喜爱的音乐,同时通过聚焦宗教与政治两方面将不同时期的社会语境囊括在内。格雷厄姆的精选辑,一份他在过去几年中收录的音乐列表,将会在一间为此特意打造的附带多间隔音室和耳机的空间中供观众收听。
‘馆’系列著作
_________________
该展览还通过与北京大学建筑研究中心教授董豫赣设计的红砖美术馆建筑本身的直接接触,展现出格雷厄姆对建筑环境与其居住者之间关系的持续性调查。美术馆的设计中所使用的红色砖块不仅代表了建筑的基础材料,且试图涵括中国园林的历史、传统和意象,在中国熙攘嘈杂的首都开辟一片宁静之地。同样的,或许是格雷厄姆最为著称的作品,“馆”系列重点强调了空间、时间和建筑环境,体现了建筑能够转变社会感知体验的能力。为弥合艺术与建筑之间的鸿沟,格雷厄姆的“馆”由钢铁,镜子和玻璃筑成,创造出各类光效。“馆”系列的样貌尺寸混杂不一,从公车候车亭到时装秀场,这些展馆作为具有特定功能的空间,在观者穿行其中看到自身的、他人的和周遭空间的映像时被唤醒激活。本次展览还将呈现一个全新委任的“馆”和艺术家多件经典作品模型。
本次展览得到了格林·纳夫塔利画廊(Greene Naftali )和里森画廊(Lisson Gallery)的支持。 格雷厄姆还将参展里森画廊联手独立艺术团体黑胶工厂(The Vinyl Factory)举办的50周年庆之大型场外群展‘万象共此时/Everything at Once’(2017年10月5日至12月10日,伦敦)。而在上海11月即将举行的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上,里森画廊也将会展出格雷厄姆的部分作品。
王礼军
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邱家和
内地雨雪初霁,香港却已是春意盎然了:由于香港巴塞尔艺博会3月...
2015.03.10
向京
同为雕塑艺术家的向京谈路易斯·布尔乔亚
2019.04.08
胡湖
看艺博会后画廊老板们对媒体说着各种言不由衷的话,是一件有点残...
2015.10.20
金耕
刚刚做完彭小冲的新水墨展“水中花”。这个在我职业生涯中用时最...
2014.03.11
陈 欢婷
其实只靠花了十亿元买画,并不能把一个美术馆推向国际。 感觉...
2015.11.12
黄燎原
黄燎原眼中的迈阿密海滩艺博会有哪些亮点。
2015.12.23
李苏桥
其实昨天我没有能够回到北京、来到嘉德拍卖“现当代艺术夜场”的...
2016.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