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的裸体一目了然,其视觉效果取决于所处的周边环境。绘画中...
2012.07.24
美凯龙艺术中心开馆展览“大象出走”将于2022年1月15日揭幕并面向公众开放。“大象出走”试图回应后疫情时期的当代社会以及生活形态。该展览通过五位年轻的中国艺术家方迪、李明、彭祖强、沈莘和陶辉的全新委任创作,呈现一个独立与纠缠的对话情景。
大象具有典故寓意,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盲人摸象”的故事描述难以辨别的大象之形和真实难以捕捉的轮廓。在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的小说《猎象记》中,经常破坏庄稼的⼤象不断激化着殖⺠者与殖民地之间的复杂关系。2020年3月开始的云南野象北迁事件,揭示了自然界长期变迁过程人对环境不可逆转的影响。大象持续给予我们关乎权力变化的想象和警示。在此,大象出走,或庞然大物的缺席,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待定状态:当固有秩序的搁浅以及对应的时间结构失效时,当个体故事不再沿着整齐的进步弧线展开时,我们如何休耕?
路内于2020年1月出版的长篇小说《雾行者》在追踪个体时代命运的同时,谱写了一个关于从1998年洪水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复调叙事。复调这一音乐概念原指一首曲子有两个以上的主旋律,后被文学评论家借以讨论小说文体的诗学特征。通过非线性的故事情节,《雾行者》塑造了时代变迁中的诸多角色,他们各自平等地拥有自己的世界、价值观和独立意识。透过众多性格和命运构成的物质世界,可以窥见大规模人口流动在中国社会塑造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其背后的全球化、市场化的驱动力至今仍然值得反思。思考当下,这十年的当代史也为我们提供了记忆回溯的通道与心理建构的支撑。
相较于本世纪初中国社会的流动性和急速发展,今天社会的节奏已经由急板转入了渐慢,个体受困于思想和身体交流的种种障碍。出走的大象使人惊愕,提醒着要去面对那些显而易见却一直被忽略的问题,将耗尽的养分恢复到土壤中。待定并非必然,重要的是学习拥抱无始无终的当下,甚至学会赞美僵局。展览“大象出走”延续了美凯龙艺术中心自创立以来持续探讨的问题:“我如何成为复数?”这不仅是针对个体与集体、艺术家与机构之间不断变化的关系的持续追问,也是对艺术创造重新获得复调的期待。
“大象出走”由美凯龙艺术中心艺术总监富源策划,助理策展人陈於建和黄格勉协助呈现,展览空间由Ballistic Architecture Machine设计。
刘钢
现实中的裸体一目了然,其视觉效果取决于所处的周边环境。绘画中...
2012.07.24
孙振华
大画家毕加索1944年加入法国共产党,这让处在反法西斯战争中...
2012.04.16
杨天帅
他知道大主教需要一面人像花窗玻璃,只是他对这一决定感到疑惑。...
2014.07.08
崔灿灿
他离开了,上升成夜空里的星星,照亮着我和朋友们,也照亮着石节...
2021.03.18
李振华
当代艺术的第一次洗牌应该从89大展算起,这次洗牌的结果是当代...
2014.01.07
尹朝阳
关良画作近几年逐渐成为热门。大凡热门出现,离他冷却之时想必也...
2016.01.08
刘钢
很早以前就在画册上看到过何孔德的自画像。虽然仅仅是图片,但画...
2013.11.10
夏可君
西方开始的现代性,就一直在欲望与虚无之间打转,陷入了如同长蛇...
2015.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