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马凌画廊荣幸参加“画廊策展:RHE”计划,特此呈献群展“水形”,带来周育正、高倩彤、关尚智、赖志盛、王卫五位艺术家的作品。
新冠肺炎在全球范围的流行影响了画廊行业的各个环节,从艺术家、从业人员到艺术品买卖,虽然大流行病使得许多早已计划好的项目流产,但也让更多画廊同行们因此走到了一起,激发了互助与合作,为了表达这一团结和统一的立场,发起了“画廊策展”(Galleries Curate)计划,在1月至 5月期间,共有21个展览在参与画廊的线上平台和展览空间内同时展出,旨在表达各个画廊项目之间的动态对话,“RHE”是这次合作的第一章。“RHE”来自希腊语“流动的东西”,“panta rhei”(万物皆流)是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名言,表明了他核心的哲学观点:统一和无常。“RHE”希望从地理、政治、经济或隐喻的层面探讨“水”这个主题,在这个特殊的时期通过“水”把我们所有人都联系在一起。
马凌画廊响应这一主题,带来展览“水形”,作为首批参与“画廊策展”计划中的唯一在中国的画廊,希望可以从不同的视角丰富关于“水”的注解。“水”在中国艺术史上始终是特殊的存在,以水墨描绘山水,“水”既作材料,也是对象。在中国的古典哲学中,“水”被赋予了众多哲学思想,“上善若水”,即具有最崇高的善的人就好像水一样,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水柔弱却可以穿透坚硬的石头,水无形却可以依附于容器变成任何形状。水性柔且谦卑,无论在儒家和道家的哲学中,还是在传统文化和艺术中都常常被赞颂,但到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水却经常成为要征服的对象,“治水”、“筑坝”、“修水库”代表着新政府对国家大刀阔斧的建设,代表了一种人定胜天的唯物主义思想,经常成为题材出现在艺术作品中,“水”因为政治宣传的需要被隐喻为与人类对抗的大自然,是需要改造解决的问题。前两种对于“水”的态度是截然相反的,它导致在当代艺术之后,艺术家在处理以“水”为主题的作品中带有复杂的感情和饱含政治意味的考量。如果说古希腊哲学从“水”与时间、空间的关系去探讨了万物永恒变化和发展的辩证关系,那么东方哲学则从“水”的特性中得到更多精神上的启发,在“神化”和“去神化”的两端游走,崇拜它抑或是战胜它。
五位参展艺术家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地区,展览回应了RHE的策展主题,同时结合画廊所在地区的地理、政治和历史文化的背景,带来与“水”相关的艺术创作。周育正的《水,共时,沉积,物质,流动,历时,彩 #6》(2020) 中参考了被水流长时间冲刷之后物质发生渐变和沉积的现象,例如自然界里水流影响了河床石头的排序;工业废水排放里的化学污染物在流经的物体上留下物质的原生色泽。作品再现了在时间和水流的交错作用之下,物质之间排列和表面色彩的形成,作品也隐喻疫情之下幽微黯然的情绪如何在人们内心慢慢形成逐渐发酵,直到惶惶不安。赖志盛的作品《水雕塑》(2016) 在半透明橡胶手套中填充无形而透明的水,用随手可得的物品快速完成一件“雕塑”小品,反转手套内外之间的阻隔关系,从防止渗入变为防止溢出。作品延续赖志盛作品中一贯的观念性,通过对空间的细微干预,对常规的小小破环,以一种轻松、带有玩乐意味的极少主义倾向,对普通的生活事物去进行想象、抵抗、超越或被超越,制造某种熟悉又异样的感受,呈现某种简单却令人心领神会的感性表达。王卫的作品《海岸线》将位于香港港澳码头二层的地面瓷砖图案挪用至展览现场,原空间中蓝色和金黄色的瓷砖象征了从海水到沙滩的过渡,行色匆匆的乘客步入“海”中或行至“沙滩”,这种公共空间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引起了王卫的注意。王卫的作品强调某个具体环境或地点的复制与转移,将易得的材料从日常语境中抽离出来孤立于展览现场,制造多重、荒诞的空间想象。
马凌画廊很荣幸参与“画廊策展”计划,通过“RHE”这一共同主题与其它国家和地区的画廊、艺术家、观众开展对话,展览期间观众可同时在画廊的线上平台及位于香港田湾的工作室欣赏到艺术家的作品,我们对这种画廊间远距离的策展合作充满期待。
王礼军
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向京
同为雕塑艺术家的向京谈路易斯·布尔乔亚
2019.04.08
金耕
刚刚做完彭小冲的新水墨展“水中花”。这个在我职业生涯中用时最...
2014.03.11
陈 欢婷
其实只靠花了十亿元买画,并不能把一个美术馆推向国际。 感觉...
2015.11.12
邱家和
内地雨雪初霁,香港却已是春意盎然了:由于香港巴塞尔艺博会3月...
2015.03.10
黄燎原
黄燎原眼中的迈阿密海滩艺博会有哪些亮点。
2015.12.23
胡湖
看艺博会后画廊老板们对媒体说着各种言不由衷的话,是一件有点残...
2015.10.20
李苏桥
其实昨天我没有能够回到北京、来到嘉德拍卖“现当代艺术夜场”的...
2016.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