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雕塑艺术家的向京谈路易斯·布尔乔亚
2019.04.08
艺术家:Jean Prouvé、Pierre Jeanneret 、Charlotte Perriand、黄渊青、陆春涛、倪志琪、陶轶、杨丹凤、张洹、张天军、周轶伦、朱小禾和Leonardo Drew
上海─藝術門将荣幸与Gallery Sohe联合呈现艺术与设计展《造梦者》,展出二十世纪重要的现代主义建筑师、设计师的家具系列作品,包括Jean Prouvé、Pierre Jeanneret和Charlotte Perriand,同时展出中国设计师杨丹凤及多位中国及国际艺术家的作品,包括黄渊青、陆春涛、倪志琪、陶轶、杨丹凤、张洹、张天军、周轶伦、朱小禾和Leonardo Drew。
展览中的家具设计作品大多完成于上世纪中期前后,一方面体现出机械时代影响下的现代主义美学特征,包括运用新工业材料和技术进行去装饰化的突破,在设计上大量采用钢管、钢板等工业材料以及木材、皮革等自然材料,在造型上借用构成主义简洁的几何构型,在功能上则注重实用、经济和合理性;另一方面也传达出作为进步和激进信仰的现代主义对社会生活所产生过的变革性影响,以及建筑和设计师同时作为现代主义的梦想者、建造者所扮演的乌托邦式的角色。
展览选择以印度的昌迪加尔城作为线索,以历史照片的图像和家具使用的原始场景来带领观众进入这一项庞大的乌托邦城市的角落,一座属于新印度的自由、进步的现代主义城市。展出的一组家具由Pierre Jeanneret完成,在与Le Corbusier共同规划、设计和建造这座城市期间,他设计了一系列与建筑配套的家具作品,
这些作品在运用现代主义设计语言的同时充分考虑到印度当地文化的特殊性,并在造型与材质上与本土文化进行融合,而作为这个项目的建筑者、监督者、实施者的Pierre Jeanneret则在印度居住长达十多年,其去世后的骨灰亦挥洒在昌迪加尔的苏克纳河上。
展览题目《造梦者》试图援引建筑师既作为梦想者、又作为建造者的双关角色来回应艺术与设计作为广义的传达理想的方式在当下社会所能够承担的角色,两者无疑作为生活美学的塑造者对当下的社会面貌产生了不可忽略的影响,展览则试图通过既是客观的陈列、又是隐喻式地将作为文化遗产的设计作品作为理想的寄托之物来反思当下的技术时代,这样的反思包括我们如何以过去的视角来看待过去、又如何以现在的视角看待过去,以及如何重新以现在的视角重新观看现在,而观看视角的不断切换将无疑有助于我们更多地了解何为“理想之物”以及我们如何去建造它。
向京
同为雕塑艺术家的向京谈路易斯·布尔乔亚
2019.04.08
王礼军
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邱家和
内地雨雪初霁,香港却已是春意盎然了:由于香港巴塞尔艺博会3月...
2015.03.10
金耕
刚刚做完彭小冲的新水墨展“水中花”。这个在我职业生涯中用时最...
2014.03.11
胡湖
看艺博会后画廊老板们对媒体说着各种言不由衷的话,是一件有点残...
2015.10.20
黄燎原
黄燎原眼中的迈阿密海滩艺博会有哪些亮点。
2015.12.23
陈 欢婷
其实只靠花了十亿元买画,并不能把一个美术馆推向国际。 感觉...
2015.11.12
李苏桥
其实昨天我没有能够回到北京、来到嘉德拍卖“现当代艺术夜场”的...
2016.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