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放大

何成瑶个展——周而复始

日期:
2015年9月8日 - 2015年10月4日以往展览
开幕:
2015年9月8日 19:30
空间:
上品艺琅

展览简介

策展人:廖雯

展览时间 2015.09.08—2015.10.04

开幕时间 2015.09.08 19:30

行为现场 2015.09:08 20:00-21:00

“周而复始” 何成瑶个展将于2015年09月08日晚07:30在草场地艺琅国际隆重开幕,20:00-21:00何成瑶现场行为创作。本次展览将展出何成瑶2015年间用针、马克笔记录的时间作品,一秒扎一针或一秒点一个点,用“秒”这个刻度记录时间,记录时间自身的形状。此次展览作品有十几个小时的小点的圆形作品,也有三十几个小时的大的圆形作品,更有长三米达八十几个小时的长方形作品。除此之外还有一分钟、十分钟、一小时的小作品展出,可在时光中慢慢品味何成瑶的作品。

何成瑶用针扎来记录时间的作品是从2013年9月开始的,每天重复不断地在一秒钟扎一下,这是对艺术家持久力、耐力、意志力的一种考验。何成瑶描述: 单调记录时间的创作不仅是对她身心极限的一种挑战,也是一种形而上的精神感受,是超越极限后是另外一种状态。

何成瑶1964年出生于中国重庆,1989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师范系,2000—2001年期间曾在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当代艺术研修班进修一年,2000年开始工作、生活于北京。

何成瑶艺术创作工作包括:

现场行为、照片、录像艺术。作品曾于中国、意大利、日本、英国、韩国、泰国、加拿大、新加坡、爱尔兰、台湾、美国、芬兰、香港、塞尔维亚、西班牙、德国、罗马尼亚、澳门、希腊、斯洛文尼亚、比利时、法国、瑞典、波兰、印度、巴西、以色列等国家和地区展出及被收藏。

行为艺术工作坊教学经历:

6th IPAH Summer Camp, Flutgraben e.V.Berlin,德国 2011

展览策划:

北京现场2012:爱与痛,花花世界艺术中心,北京,中国

Meta:重庆现场2014,501艺术基地, 序空间,重庆,中国

志愿者经历:

职务:汉语/文 教师

地址:四川省甘孜州藏族自治区炉霍县朱倭乡杜柏村觉日寺佛学院

时间:2012年4月-2013年5月

----------

她引用了尼采的一句话阐述此次展览的作品:

“ 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曲折地接近自己的目标,一切笔直都是骗人的,所以真理都是弯曲的,时间本身就是一个圆圈。” --- 尼釆

----------

1964年出生于中国重庆

1989年四川美术学院师范系毕业

2000—2001年期间曾在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当代艺术研修班进修一年

2000年始移居北京生活和工作

个展

2015

周而复始—何成瑶个展,艺琅国际,北京,中国

2011

玫瑰花:何成瑶的行为艺术片段,苏州河艺术中心,上海,中国

何成瑶个展,卢布林艺术中心,卢布林,波兰

2007

心灵之痛—何成瑶的行为艺术及影象,证大现代艺术馆,上海,中国

肢体的延伸—何成瑶绘画作品展,聚画空间,上海, 中国

2004

何成瑶行为艺术摄影展,斯民画廊,新加坡

2003

何成瑶行为艺术个展,世方艺术中心,北京,中国

2000

何成瑶油画个展,秦昊画廊,北京,中国

群展

2015

中国式书写的维度,德国波恩当代艺术馆,德国

天然奇魅,意大利中心,北京,中国

2014

META——重庆现场2014,501艺术基地,序空间,重庆,中国

FIAC巴黎国际当代艺术博览会,大皇宫,巴黎,法国

中国艺术在巴西,OCA展览中心,伊比拉普埃拉公园穴屋展览馆,圣保罗,巴西

私房菜:女性艺术家沙龙展,马奈草地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3

新瓶老酒,杭州金彩画廊,中国

ZAZ Festival 2013,国际现场艺术节,以色列

性别映像:跨南半球的当代艺术中的身体与性,艺术美学院,尼赫鲁大学,印度

女性•我们,城市工作室,迈阿密,美国

解锁艺术,泰特美术馆,伦敦,英国

我、我自己、裸体,贝克尔美术馆,德国

中国独立艺术展:未曾呈现的声音,威尼斯,意大利

2012

观念维新——中国当代影像简史,寺上美术馆,北京,中国

2nd UP-ON(向上)国际现场艺术节,成都,中国

我们,旧金山中华文化基金会,旧金山,美国

心尘:五位中国女性艺术家,PearlLam FineArt HK Gallery,香港,中国

艺术的变化:来自中国的新方向,海沃德画廊,南岸中心,伦敦,英国

归去来兮,上湖流动美术馆,北京,中国

出入天堂——杭州2012行为艺术现场,杭州,中国

2011

我们,上海复旦大学和旧金山中华文化基金会,上海,中国

行为艺术平台,卢比林艺术中心,卢布林,波兰

波兰行为艺术节2011,Ujazdowski城堡当代艺术中心,华沙,波兰

青年行为艺术家平台,柏林,德国

弗劳•弗赖塔格-1.行为艺术的展台,卡尔斯鲁厄艺术学院,卡尔斯鲁厄,德国

哥德堡现场行为,世界文化馆,哥德堡,瑞典

现场艺术链接,Fylkingen Blend,斯德哥尔摩,瑞典

Infr'Action Paris,国际现场行为艺术,法国瑞典学院,法国

行为艺术中国文献 1985—2010,宋庄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0

广州现场2010,53美术馆,广州,中国

第5th届行为艺术双年展,诺兰达,加拿大

第16th届国际现场艺术,LE LIEU,魁北克,加拿大

三生万物,证大当代艺术陈列馆开馆展,证大现代艺术馆,上海,中国

改造历史:2000—2009年的中国新艺术,国家会议中心北京,中国

0&1:数字空间与性别神话,501艺术艺术基地,重庆,中国

可商议价值,CAC,曼切斯特,英国&501艺术艺术基地,重庆,中国

军械库艺术博览会,爱丽丝奇尔顿画廊,美国

2009

迈阿密艺术博览会,爱丽丝奇尔顿画廊,美国

中国现场艺术,女性之城,卢布利雅娜,斯洛文利亚& La Bellone,布鲁塞尔,比利时

第2届当代艺术双年展,塞萨洛利卡,希腊

北京的暖冬,韩国阿特塞帝画廊,北京,中国

现场相机:北京行为摄影,莫瑞斯与海伦贝尔金艺术画廊,加拿大

2008

观点——一个当代女权艺术项目,Anaid 艺术画廊,罗马尼亚

以身观身——亚洲行为艺术邀请展2008,澳门艺术博物馆,中国

第3届中国国际建筑艺术双年展,北京大山子艺术区751厂,中国

艺术不是什么——中国当代艺术的45份问答,北京798艺术中心,中国

2008中转:世界文化宫,柏林,德国

休止符,红星画廊,北京,中国

介入:艺术生活366天,证大现代艺术馆,上海,中国

意派,中国抽象艺术三十年,La Caixa Forum美术馆,帕尔马,巴塞罗那,马德里;西班牙

2007

Out of the Box,Elga Wimmer PCC,纽约,美国

VITAL07现场艺术展,中国艺术中心,曼彻斯特,英国

Off Beat,塞尔维亚

被枪毙的方案展,上海可当代艺术中心,中国

中国行为摄影,映画廊,北京,中国

Chain,CAC,曼切斯特,英国

全球性女权,布鲁克林美术馆,纽约,美国

从西南出发,广东美术馆,广州,中国

2006

活力,国际华人现场行为艺术节,华人艺术中心,曼切斯特,英国

酷/爱身体,香港艺术中心,中国

The International Exhibitionist,Curzon Soho,伦敦,英国

中国行为艺术档案,SUMU Titanik Gallery,芬兰

2005

东南亚行为艺术研讨会和第七届泰国国际行为艺术节,曼谷,泰国

中国现场艺术英国巡回展,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等艺术机构,英国

搞关系—台湾中国当代行为艺术,台北市美术馆,高雄市美术馆,台湾

墙——中国当代艺术主题展,中华世纪坛艺术馆,北京/水牛城大学艺术画廊,纽约,美国

越界语言,北京东京艺术工程,大山子艺术区,北京,中国

流变的艺像—亚太女性创作者讲座与展览,国际艺术村,台北,中国

魔光,高尔维艺术中心,爱尔兰

语言的阁楼—中国先锋女艺术家展,四分之三画廊,北京,中国

2004年

想象未来,第2届国际行为艺术节,新加坡

行为艺术在798——图文记录展,大山子艺术区,北京,中国

第十四届国际行为艺术节,魁北克市LE LIEU艺术中心和蒙特利尔市Clark画廊,加拿大

第二届大道现场艺术节,建外SOHO,北京,中国

酷/爱身体,多伦现代美术馆,上海&798厂时态空间,北京,中国

出神入画,华人摄影新视界,台北当代艺术馆,台湾,中国

美之环流——亚洲女性艺术展,东京女子美术学院美术馆,日本

2003

第五届泰国国际行为艺术节,曼谷/清迈,泰国

第一届大道现场艺术节,798艺术工厂,北京,中国

蓝天不设防,北京,中国

听女人讲男人的故事,重庆,中国

2002

梦02,伦敦OXO 画廊和Barge House,英国 

釜山双年展,韩国

中国新摄影——平遥国际摄影展,山西平遥,中国

第7届亚洲行为艺术节,东京、爱知、大坂、京都、长野,日本

身体的限度,香格里拉文化艺术中心,北京,中国

中央美术学院当代艺术研修班进修毕业展,中央美术学院展览馆,北京,中国

2001

对话——困惑,中国当代艺术展,曼多瓦市青年博物馆,意大利

1994

首届深圳中国当代油画展览暨拍卖会,深圳,中国

----------

廖雯、何成瑶访谈:

廖雯:你以前的作品中,我最喜欢两个行为作品,一个是《广播体操》,一个是《幻影》,这两个作品概念完整,表演过程严谨,都跟中国人的生存处境和女性体验有关,在中国行为艺术中都是非常好的作品。这两个作品,哪个是先做的?

何成瑶:《幻影》先,是2002年的。

廖雯:你最早做行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

何成瑶:2001年,《开放长城》那个,是偶发的,以前我从来没有看过行为的现场。

廖雯:那是第一个?

何成瑶:对,第一个。

廖雯:《幻影》已经是你自己的感觉,而且语言上也比较成熟了。

何成瑶:是。也是一次突发灵感。我当时看《金刚经》的时候,多处对我有触动,特别是读到一段偈颂,仿佛触电般。那本《金刚经》是同学的妹妹放在我家,很多年我一直没有摸过。但是很奇怪,我那次回去,也是从那一年开始学会抽烟,因为重庆是雾都,经常下雨,我是秋天回去的,每天下雨,下了半个月,我觉得很沉重,我需要一个东西是往上升的,突然想到烟,我马上就出去,跑到学校门口的小卖部买了一包烟,就在那里抽,然后就看着雨往下面滴,烟往上面升,那种感觉我现在想起还是有很清晰的印象。

廖雯:当时是什么东西促发你做幻影那件作品?除了《金刚经》。

何成瑶:好像有一段私人情感纠结在里面,而《金刚经》提供给我释然的理由,包括很多纠结一下子解开了。

廖雯:女性感觉?

何成瑶:可能看起来是挺女性的,因为找了一个男性观众去操控那个镜子,但是实际上的确是各种的纠结。

廖雯:《广播体操》是哪一年的?

何成瑶:《广播体操》也是2002年,最早是在日本做的,也是在夏天。我觉得我做行为的爆发期应该是2001年和2003年,后面慢慢的步伐比较缓慢了一点,基本上在国内做的少一些,国外邀请我到哪里去做,我就根据现场给我的感觉,然后找材料、找场地,这样做。

廖雯:你做现在的这个《时间》系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何成瑶:我2013年从藏区回来以后。

廖雯:你觉得你去藏区的经历与创作《时间》系列的关系是不是很密切?

何成瑶:对,太密切了,对我有直接的启发。我在藏区好象全被部掏空了,他们的生活方式、他们的习俗,让我有种感觉想要深深地挖掘存在的意义,我也在想快乐和痛苦,二元对立的那些东西。还有我后来的创作,我不想让它有很明确的形象,比如说有人、有花或者风景等,我觉得这些东西对我有局限,限制了想象空间。

廖雯:你在西藏的经历,最直接触发你感觉的东西是什么,能说具体一点儿吗?

何成瑶:一种无形无相的东西,比如说挂在山上祈福消灾的经幡,经幡上有很多的经文,随着风的吹动飘向四面八方。还有他们在石头上面刻着经文,放在水里面,通过水流也是可以飘向五湖四海,把这种祝福带向五湖四海。还有喇嘛们,他们要加持的时候,比如说要给我们一根红绳,或者有的病人需要红绳这样的消灾祛病信物,喇嘛们先念经,念完经以后先递给寺院大喇嘛,大喇嘛对着红绳子吹一口气,再依次传递给经堂里的各位喇嘛吹气加持。

廖雯:是不是可以理解成一种修行祈祷的心理状态?

何成瑶:就是这个,那种无形无相的东西,我们看不见的,非物质的,就比如说刚才说的吹一口气,它的这种祝福加持的方式,我觉得这些东西给我很直接的灵感。

廖雯:你从西藏回来,到你开始做《时间系列》大约有多久时间?

何成瑶:其实在西藏我也一直在想这个问题。我不想再做以前的作品,也不想多看我以前的作品,太沉重了,太累了,人生苦短,我希望我的作品有一种愉悦感,在愉悦感里给人以思考,而不是我把痛苦呈现在观者面前。

廖雯:不是直接呈现痛苦,潜意识里是不是想化解一些东西?

何成瑶:是,对我自己来说也是一种自我平复吧,这对我很重要,这个过程大概就是从我2012年4月去,到2013年的5月回来。我在藏区一直没有做作品,我回来就想怎么把我在那边生活体验到的东西,以及给我的启发,转换成自己的作品。

廖雯:从你回来以后想要改变和你最后开始想到用现在这个一秒一秒扎针的方法,这中间有多长时间?

何成瑶:去之前就在考虑改变,可一直没找到自己满意的方式。

廖雯:你第一个用针扎的作品是从什么时候开始?

何成瑶:2013年的9月。

廖雯:最开始是什么方式?

何成瑶:最开始我就是扎针,但是扎针一开始是有一些图案的。

廖雯:什么样的图案?

何成瑶:比较传统的那种,很规整的图案,就好像是什么被格式化的东西,不断的复制。

廖雯:什么时候把这个“形象”抽离了?

何成瑶:也是一瞬间的想法,突然就想到我既然要用“秒”这个刻度记录时间,那我其实就应该是记录时间自身的形状。虽然这些形象可以是繁杂的,我应该去繁就简,很直接明确地切入观念和感觉。

廖雯:从“有形”到“无形”,虽然行为都是一秒扎一针,但是行为本身的意义是不一样的。如果有具体形象,那你每一个点实际上都具有塑形的意义,不仅仅是繁和简的问题。如果一个点就是一个点,没有塑形的意义,它自身的意义就更形而上了。

何成瑶:对。

廖雯:在具体的行为过程中,你的体验是不是也更单纯和精神化一些?

何成瑶:是,我自己也是这么认为。而且,在做的过程当中,我觉得我反而就没有那么多复杂心理,我不用考虑它究竟要表达什么,或者我想要表达什么。

廖雯:这个作品大概做了有多长时间?

何成瑶:从2013年到现在。

廖雯:两年多,基本上是天天都做吗?

何成瑶:对,我中途出去旅行了一次,去转山,除此之外,我基本上天天做,因为我觉得在做的过程当中,心里很平静。

廖雯:有净化心灵的作用?

何成瑶:在享受,还有我觉得对我是个挑战。

廖雯:什么方面的挑战?

何成瑶:比如说是对我的持久力、耐力、意志力的考验,因为每天重复不断地在一秒钟扎一下,这个太单调了,我觉得比做家务更单调。

廖雯:这个过程,我估计开始肯定不是愉悦,这个过程每段时间的体验和心情应该是不同的。

何成瑶:是不同的,做每一个作品我觉得都是不一样的。做那几张长的作品,我觉得我是鼓足勇气,必须要完成它,因为我知道我只要一开头,就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结束,那么长一卷,我强制自己要做,慢慢进入了,超越了那个极限,我感觉是在享受。

廖雯:你每一个作品的时间是预先设定好了的吗?

何成瑶:没有时间设定,我不知道每一个作品什么时间结束。

廖雯:就扎满为止吗?

何成瑶:是,扎满。

廖雯:你在这两年之间累计起来大约有多少小时在做这个作品?

何成瑶:我没有统计,但是我那个去年不是卖了一次100小时吗?其实那是三个月的工作量,我是一个月完成的,就是100个小时,做完特别累。

廖雯:那是设定的吗?

何成瑶:定的,那是网上众筹的,100个小时。

廖雯:应该大约统计一下。

何成瑶:我估计有七八百个小时了吧。

廖雯:你做定制时间的作品和你自己想完成的作品,过程中心理状态有没有区别?

何成瑶:我觉得定制是有约束的,我可能完成的更轻松一点。

廖雯:就是别人的约束和自己的约束比,自己约束更难,是不是?

何成瑶:是。好比有任务,我也可能完成得要轻松一点。

廖雯:靠自己约束更难,所以自由职业更难做。

何成瑶:我觉得自律很难。

廖雯:你这两年的生活状态,除了去旅行以外,做这个作品几乎成了你的日常的生活状态吧?

何成瑶:对,如果我不做我也会很心慌的。就像吃饭一样,有时候我如果白天没有时间做,也许晚上会去做,就觉得今天没有白过,好象这个饭吃了。

廖雯:你在整个两年的做这个的过程中,你觉得你的心理有没有变化?

何成瑶:我觉得变化挺大的,特别是做100万遍“唵嘛呢叭咪吽(OM MAŅI PADME HUM)”,也是有外在的约束。我去年8月去藏区,跟我支教的寺院的大喇嘛说,我念“唵嘛呢叭咪吽”已经练了十多万遍了,当时我很自豪,也好像有点得意,住持说不错,那你就念100万遍吧,我当时迟疑了一会儿,然后说,好吧,那念吧。

廖雯:你这100万遍,是以时间计数还是每念一句计数?

何成瑶:靠时间和每念一句同时,我有一个念佛计时器,穿在左食指上的,念一句按一下,我念的时候左手带着计时器,右手要在纸上点一点,有的时候要默念,念出声还是挺累的。我刚答应住持时,是想拿着佛珠念,比较轻松,每天没有事就念一下,走路也可以,做什么事的时候都可以。回北京以后,我想还是要把它记录下来,念可能是无形的,就像风吹动经幡一样,也可以用物质的形式表达出来。但那个时候我已经念了30多万遍了,我想我要重头开始念,这个工作量太大了,真的是一个考验。

廖雯:其实念出来和不念出来体会是不一样?

何成瑶:不一样。我的第一张,点连成线条,是横着记录的,感觉那个点是在跳跃的,我的心是不平静的,包括从颜色也能看出来,但后来的几张就越来越静,你看原作就能感觉到。

廖雯:实际上每一秒钟人的闪念是不同的,只是因为时间很短,变化比较微妙,不易被察觉,但是这一秒和下一秒的体验肯定不一样。

何成瑶:不一样,每一秒都不一样,实际上我虽然在念,但是心里面还是有杂念,专注过后杂念逐渐清除,就沉浸在这个喜悦里面,也很平静,在享受那个过程。

廖雯:有点愉快感?

何成瑶:有。但我感觉是在梦境里面,我以前没想过有这样的一个梦,我好多年没有梦了,但是快做完的时候就有两个梦,我觉得很奇怪。

廖雯:《时间》有一种是用针来扎的,有一种是拿笔去点的是吧?

何成瑶:对。

廖雯:这两种在做的过程中的体验一样吗?

何成瑶:我觉得体验差不多,只是制作的难度,对我的身体来说是不太一样的,扎针那个很费眼睛,我觉得比较难一点,所以我有的时候要换着做,我需要调节视力。

廖雯:主要是视力还是身体?

何成瑶:身体感觉也不一样,有的时候颜色还是给我刺激、安慰,比如说蓝色是冷色调的,让我更平静一些,身体感觉更舒服,扎针也会这样,就是对眼睛的伤害很大,我休息的时间、频率会比较多一些。

廖雯:你会根据你的状态,在这几种方式里切换吗?

何成瑶:是的。

廖雯:所以穿插着做的?

何成瑶:嗯,如果用针的时间太长了,我觉得太疲劳了,我就会换,保持那种激情和状态。

廖雯:你现在做了两年了,你觉得你现在的状态是疲倦、快不想做了,还是正在高潮之中呢?

何成瑶:我觉得我还可以做。因为还有很多的想法,应该还是在激情当中,就是想把这些给一一实现出来。但身体还是有点疲劳,也想把这批作品做了以后,休息一段时间。

廖雯:这个作品对你的生活和你看待世界的态度是不是有很大的改变?

何成瑶:有。因为我一直想要找生命的意义,我后来在做这些的过程当中,我觉得生命好象无意义,但是无意义就是意义,意义在“证”的过程中,在当下,当下的每一秒、每一刹那。

廖雯:其实那个意义是自己设定的。

何成瑶:是。

廖雯:时间也是人规定的,什么都是人为的。其实人每做一个事,都想在里面寻找意义,过程是非常具体的,但意义从根本上也是虚的,也就是你说的没意义。

何成瑶:我想,人好像就是用自己认为的有意义的东西来填充我们的生命,让生命走到终点,以此证明这一生没有白过。

廖雯:我听说出家人有一种入定方式,也是念一句阿弥陀佛,画一个叉,或者画一个道。特别整齐,最后也会有个物质形式的“结果”,但对于出家人,这种结果是无意义的,有意义的是过程。画出来也好,拿着佛珠念,没有任何的痕迹留下来也好,对他来说意义是一样的。但是对于艺术家,最后的结果就是作品,尽管类修行的状态和净化心灵的作用类同。我这也是我为什么一直问你当时的状态、感觉是什么?因为修行状态持续到一定程度,都会有净化心灵的作用,但除了过程以外,对艺术家来说,最终的作品呈现,呈现的形式,还是非常重要的。

何成瑶:艺术家的表达还是需要一个物质的载体。因为艺术家骨子里还是要追求一种自由,我之前一直不认同出家人那种清规戒律的。

廖雯:出家人高级的境界,其实也是超越戒律本身的。儒家说慎独,就是没人的时候和有人时一样,也是个人修行里面一个最重要的东西,当然它也包括道德意义上的修炼,但是实际上要真正做到慎独非常难。修行的最高境界,不管是不是出家人,为了什么,实际上是一个慎独的状态,就是一个超越所谓清规戒律的状态,但是大部分人到不了那个境界,所以要靠清规戒律来约束。

何成瑶:对,那种外在的约束,就像我刚才说的,有任务,我必须去做。

廖雯:这个状态非常真实,也非常重要,这个就是你作为艺术家和不完全的出家人不一样的体验。所以我早些年提出一个观念叫“艺术日常禅”,艺术家的这类作品行为,像禅,但它是一个很日常化的禅,就是把这样的一个状态变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何成瑶:实际上我觉得不是为了禅而禅,就没有那么刻意,也就不会执着。

廖雯:因为你最终的目的不是为了修行本身。

何成瑶:其实也是在修行,但是不是为了修行。

廖雯:最终的目的不一样,只是过程里的体验有相似的地方。我最早发现这种类同体验是1995年做《女性方式》展的时候,一些女艺术家的作品以缠绕为基本方式,同一个动作无限重复,非常单调,刚开始状态进入不了很烦燥,缠到一定程度就有快感,所以心和手之间有一个关系。很多人,尤其女人,只要手里重复一个单纯的动作,心里就会慢慢平静下来。

何成瑶:最后是达到身心的统一,物我两忘的平静,开始不平静是身和心没有统一。

廖雯:实际上,把一个动手的形式简化到不能再简的很单纯的形式,然后把这一个单纯的形式无限重复的时候,其实就有一种形而上的精神感受在里头。

何成瑶:我觉得你刚才说的形而上的精神的感受,可能要别人这样做了以后才能体会。

廖雯:没错,是这样的。

2015/8/6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拥有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专业的市场分析、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极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已日渐成为业内的头部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 是一本聚焦于当代艺术的专业杂志,拥有最前沿的艺术咨资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等,视角多元且富有层次, 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具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在目前中国各种当代艺术杂志中影响力、广告份额、发行量各指标均属于领先地位。

依托《Hi艺术》杂志的品牌优势,我们全方位拓展了新媒体资源,先后推出官方网站hiart.cn和公众微信订阅号(微信号:hiart308309),成为《Hi艺术》在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布局的重要阵地。

创建于2011年的官方网站hiart.cn定位为《Hi艺术》的网络升级版本,目前也已成为当代艺术资讯网站中最主要的选择之一。《Hi艺术》官方微信公众号注册于2014年,是当代艺术持续发布信息最久、活跃度最高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也是目前行业内信息发布最为及时、关注视角最为多元、热点话题制作最有深度的当代艺术公众号之一,通过近多年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产出,拥有行业内最为精准高效的业内用户群体。

历载十五磨砺,《Hi艺术》无疑已成为业内顶级媒体。但我们始终密切把握当代艺术的脉搏,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为艺术人群与顶级收藏家及时提供原创、鲜活、专业的独家当代艺术资讯、市场分析与收藏指南,为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资讯服务。《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