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放大

《象•外》吴强行走日记:从北京•798到法国•克鲁尼个展

日期:
2014年1月18日 - 2014年2月10日以往展览
开幕:
2014年1月18日 15:00
空间:
太和艺术空间(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2号798艺术区B10)

展览简介

余暇闲聊,吴强总说我从未把他当作画家,其实我想说的是,他不止于是个画家,更是一位艺术家。中国画家已逾百万,能称得上艺术家的却廖廖无几。究其缘由,画家精于手工地技巧性描绘缘由,而艺术家善于发自内心地灵魂性创造,前者惰性地献媚他者图谋温饱,后者积极地关照本我得获自在,二者之别,有如云泥。

吴强是我生平认识的第一位艺术家,如今算来也有二十几个年头了。尤记当年他送我的一幅花鸟:一个四周被腊梅包围着的小鸟,形单影只的缱绻在脆弱的细枝上,卷缩着身体,眼中透露出对未知命运的无助与迷茫,像极了我俩当时的际遇。虽然那个年月的我们都生活在各种困顿窘迫之中,但我始终对他存有仰慕和佩服,能做一个艺术家太了不起了!而没有想到的是后来我也一脚踏入了艺术这条路,更没想到这一走二十几年过去了,我也成了这个行业的老战士!

应该说我对吴强的艺术是有发言权的,我知道他是当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在清华美院)的高才生;知道他随着老师吴冠中云游四方到处写生;知道他小时候在老家长安城已是个绘画小神童;知道他辞职下海做设计;也知道他在人生的大海里沉沉浮浮,历尽苍桑风雨;还知道他近些年沉潜下来猛读书、玩越野。正如他自己所说,玩越野,越玩越野,玩到昏天黑地,野到与野人一样生活。他驾驶着四轮战车,涉水越沟,爬坡过坎,翻山越岭,穿越戈壁大漠、雪域高原,游走在浩瀚无际的大疆南北,无数次地挑战身体和心理的极限,他身在其中而心在其外。他一直以一个艺术家敏锐的觉知力取舍眼前的所有境像,搜尽奇景打草稿,那些或有形或无形,或具象或意象的天地大美,最终在他这里均幻化成内心独特的领悟,渐以形成自己的心象。

经过内心的千锤百炼,在艺术上他把具体的物象融化在笔墨的气韵中,逐渐显现出一种"虚空",这种"虚空"正如佛家的"真空妙有"之境,是对自然的回归和心灵的超越,是随机生发的,在游离的形与色及线之间穿行,摇曳中焕发出鲜活的生命气象,一种由心而发的象外之象悄然而生。读他的作品能听到山峦之间呼啸的风声,看到暗涌之上水汽的氤氲,触到皑皑白雪落到大漠的清脆,这些由画面所赋予的神奇感觉将观者不自觉地带入了一个象外之地。吴强通过作品在作者与观者之间形成了一种合作关系,在个人的心象表达和他者的感情共鸣之下携手建构出一个象在其外、心处其中的美妙世界。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吴强用他的行走日记给我们带来一个共同创造的世界,这世界在你、我、他的心里成为不期而遇的心灵约会。

文 / 贾廷峰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