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2019年5月18日至7月14日,龙美术馆(西岸馆)将推出艺术家薛松的大型个展“涅槃”。展览由杰佛瑞‧约翰‧斯鲍丁担任策展人,呈现艺术家跨越30余年的艺术创作历程,展出作品包括薛松早期的碑帖残片拼贴尝试,以及艺术家一直在发展重塑的“与大师对话系列”、“历史与现实系列”、“城市与青春系列”、“传统山水系列”、“泡沫系列”等作品。
为配合龙美术馆(西岸馆)一楼展厅超大的空间,此次展览将特别呈现薛松最新创作的作品《基因族谱》。这件大型的创作由100幅小作品构成,每一件小作品都是一个中国人的姓氏,它们共同拼绘出一张中国地图。薛松从最早的艺术学生时代开始,一直对书面文字的形式有着迷恋。“书法”在西方世界是一个久已遗忘的过去,打字机,电脑和现在的语音信息翻译器几乎已经根除了手写的手艺。薛松坚持下来,他喜欢各种形式的手写文本的正式外观:古代和现代。这是他艺术的主题。
将书籍、刊物、报纸等载录的丰富历史文化图像巧妙地焚烧、拼贴,并结合实地风景,创作出极具地域特色的作品,是薛松一种全新的创作方向。此次展览亦将特别呈现一组《上海明信片》(8拼)。薛松在上海生活工作30余年,对这个城市饱含深情。透过这组作品,观众将看到一组生动的、富有时代与历史文化气息的“上海风情图”。
薛松的艺术是一种浴火而重生,他试图从“废墟”中重新塑造艺术,形成新颖的、新鲜的、独特的和非常个人化的特色。他的艺术提供了一个人为的仪式性的破坏一切的象征。90年代初工作室突发火灾毁掉了薛松的一些作品,从这些最初的火焰和正在进行的艺术史文本的清理和燃烧中产生的灰烬创造了原始材料,当与绘画媒介丙烯混合时,产生勾勒出他作品的黑色线条。
薛松对中国和亚洲数百年历史的杰出画家和书法家有着深刻的了解和欣赏,他是第一批接受19世纪和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艺术的中国艺术家之一。薛松的作品彻底搜索了艺术史,并对光辉灿烂的艺术史进行引用、挪用和颠覆,他通过将西方和亚洲的艺术史混合成一种可触知的糊状物来醒发艺术和他自己的重生。
本次展览试图透过薛松对历史的尊重与敬畏,以及其个人令人赞赏的雄心壮志,记录薛松的艺术探索历程。
王礼军
葛姆雷对空间的理解深入到了人所感知的最底层
2023.07.06
胡湖
看艺博会后画廊老板们对媒体说着各种言不由衷的话,是一件有点残...
2015.10.20
向京
同为雕塑艺术家的向京谈路易斯·布尔乔亚
2019.04.08
陈 欢婷
其实只靠花了十亿元买画,并不能把一个美术馆推向国际。 感觉...
2015.11.12
邱家和
内地雨雪初霁,香港却已是春意盎然了:由于香港巴塞尔艺博会3月...
2015.03.10
李苏桥
其实昨天我没有能够回到北京、来到嘉德拍卖“现当代艺术夜场”的...
2016.11.16
黄燎原
黄燎原眼中的迈阿密海滩艺博会有哪些亮点。
2015.12.23
金耕
刚刚做完彭小冲的新水墨展“水中花”。这个在我职业生涯中用时最...
2014.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