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放大

“圆明园”原弓个展

日期:
2014年4月18日 - 2014年5月18日以往展览
开幕:
2014年4月18日 15:00
空间:
金彩画廊

展览简介

2014年4月18日下午三点,著名当代艺术家原弓先生的个展《圆明园》将在杭州延安路37号金彩画廊举行,展出艺术家近年来装置绘画作品22件。

原弓的作品《圆明园》系列是结合装置、影像、行为、绘画、丝网版与印刷术等综合媒介跨界而成的作品,主要基调为“中国红”,在红色的背景下,传统中国山水画、圆明园兽首等图式“隐约”呈现。作品的制作过程很有深意:艺术家约花费一个月时间将山水绘于铁皮之上,然后用机械的方式将绘画打磨,破坏、消解完整的图画,最后将错版丝网版画覆盖在上面。

“油画画上去其弓收藏的马口铁饼干箱,刚开始艺术家将旧藏饼干箱上象征“幸福”、“美好”的波普图案做为消解的主体,在几次尝试之后逐渐以青绿山水画取代,并最终创作出了《圆明园》系列。

“粗野抹去的痕迹象征着社会工业化发展过程中,我们在无度地获得物质的同时,也感到亲情远离,意义与信仰的走失。画面的实并没有价值,打磨掉之后反而形成一种价值,打磨的过程其实也不简单,里面有节奏感、有深度、有透视。”原弓说,“机械式的抹去反映了今天市场的一种冷漠和无情,大家是在用自己的灵魂在交易,我想表达的是对消亡的文化和历史的一种缅怀。”

《圆明园》系列最初的灵感来源于原‘消解’过程给人强烈的视觉上震撼和心理上的痛感,错乱的丝网版代表了我们这个时代错乱地前行。”原弓说。

《圆明园》系列呈现了艺术家内心对当下痛觉的回应,也道出了艺术在当代与传统的矛盾中走向当下的历史。

原弓,著名国际艺术家,当今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当代艺术家之一,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博士。

原弓自90年代以来,一直涉足中国当代文化的各个层面,1997年在香港个展之后,其工作混杂性的个人状态与今日中国当代艺术之乱象暗合。原弓选择再次以艺术家的身份,于2007年4月历时八个月组织并参与了西藏系列艺术活动《透明之局》。2008年5月汶川大地震,以志愿者身份进入灾区参与救助,并实施一系列艺术项目,历时一年。2009年5月以艺术家的身份再度参与陕西省岐山县周公庙遗址的发掘现场。

原弓的创作以独特的方式介入社会、事件和现场。

2007年9月获《文化中国·年度人物大奖》。作品《与声5.12--东风》作为2009年代表作品被邵大箴收录其主编的《万山红遍:新中国美术60年访谈录1949-2009》。作品《空香》于2011年参加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主题展”,同年12月原弓获《ICS城市节拍》年度EDGE艺术家奖。

订阅hi邮件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
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联系我们:

邮箱
编辑部:
info@hiart.cn
展讯邮箱:
zhanxun@126.com
招聘邮箱:
zhaopin@hiart.cn
电话
编辑部:
010-59756811
广告部:
010-59756811

关于Hi艺术

《Hi艺术》创刊于2006年9月,集结全球前沿的艺术信息、拥有专业的市场分析和深入的人物采访内容,日常以十多个专业的栏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是非常具有可读性的当代艺术媒体平台。

《Hi艺术》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次都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今天的《Hi艺术》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在不断完善中,追求进步的脚步也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010-59756811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可享会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