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的裸体一目了然,其视觉效果取决于所处的周边环境。绘画中...
2012.07.24
点击放大
致颖善于使用不同媒材,如录像、摄影、装置等来探究对象与人及公共空间的相互关联,以及资本对人类生活状态的改变。近期,他尝试通过历史调研的方式来反思潜藏于日本、韩国和台湾日常流行文化中的后殖民和后移民意识形态,并以此角度对全球范围的当代社会进行研究。在其全新作品中,致颖聚焦于一批在场馆改建期间由非洲漂流至今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木雕,以之为线索展开创作,结合影像与装置等媒材来检视自1955年第一次亚非会议后,由以中国为首的亚非国家重新形塑的当代东亚与非洲大陆经济文化交流状态。
致颖1985年出生于(中国)台北,毕业于德国柏林艺术大学,现工作、生活于柏林、台北两地。主要个展包括:“无趣的现代生活”(NON Berlin画廊,柏林,2016);“抵抗徒劳无功”(456画廊,纽约,2017)等。主要群展:“2016台北双年展”(台北市立美术馆,台北,2016);“透过显示屏”(175画廊,首尔,2015);“男孩和他们的玩具”(克罗伊茨堡/贝塔尼恩艺术空间,柏林,2015);“第10届上海双年展”(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上海,2014);“被看见系列3:放置图像/图中之处”(摄影博物馆,柏林,2014);“改变”(ZK/U艺术及城市规划中心,柏林,2013); “书——如物”(台湾柏林艺术协会,柏林,2012)等。

刘钢
现实中的裸体一目了然,其视觉效果取决于所处的周边环境。绘画中...
2012.07.24

刘钢
我有时跟我老伴说,我真正的恋爱对象是绘画,而不是你。
2020.06.04

王晓松
从纽约回来的朱先生常对朋友说的一句话是:“人真多啊”。
2023.07.10

酒仙桥一姐
没有线下,线上就是个寂寞。
2021.04.06

崔灿灿
他离开了,上升成夜空里的星星,照亮着我和朋友们,也照亮着石节...
2021.03.18

周婉京
疫情时期的写作就像是站在自己的历史之外,回看自己的过往。
2020.05.10

热心 读者
有时候他只是很平庸
2021.03.18

杨天帅
It’s raining Rain Rooms in Chi...
2017.08.16